文|甯溫
編輯|SHI
在新加坡,催你結婚生孩子的可能不只是你媽,還有總理李光耀。
2011年新加坡的一場對話會上,李光耀對著台下的年輕記者發出了靈魂拷問:“你幾歲了?”“你結婚了嗎?”“你有男朋友嗎?”
在聽到記者27歲還在讀博士沒有男朋友時,李光耀頗爲幽默的留下一句:“孩子比你的博士文憑更有滿足感。”這話立刻引發衆人哄笑。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時向來以強硬著稱,要求公務員一律剪短發、禁止吃口香糖、禁止學校賣油炸食品……
可對于新加坡生育率不斷降低,老齡化加重的問題,李光耀卻是束手無策,他無法強硬的去要求國民結婚生子,甚至他的女兒李玮玲都選擇了不婚不育。
對此,李光耀最終也只能絕望的表示:“這個問題我無從解決,也早已放棄。”
那新加坡的人口問題到底有多嚴重?爲什麽會讓國父李光耀感到這麽絕望?
新加坡的人口問題
李光耀曾經在自傳中提到,如果讓他說哪個問題對新加坡的生存威脅最大,他的回答是:人口問題。
作爲一個東南亞的城市島國,也是一個華人占多數的國家,新加坡和我國的淵源頗深,在人口發展過程中,新加坡和我國都曾采取過抑制生育的政策,兩國的老齡化速度都比較快。
從1959年自治到1965年獨立,新加坡的人口出生率基本還是保持在24%-30%之間,人口總數在188萬左右。
而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733.1平方公裏,我國隨便一個省的面積都比它大。
在地少人多且國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新加坡的這種人口猛增就直接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房荒、市政建設緩慢、交通擁擠、生存空間壓縮等等。
爲了解決人口爆炸的問題,新加坡決定要控制人口增長,確定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目標。
此後,新加坡推出了“一個家庭兩個孩子”計劃、頒布墮胎法、自願絕育法、提倡晚育,懲罰多生家庭等等。
在這一系列控制人口增長的措施下,到80年代,新加坡的人口控制就取得了顯著成績,高出生率變爲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人口密度從每平方公裏29700人減少到每平方公裏17700人。
但在新加坡生育率持續下降的同時,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速度也在加快,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不斷上升。
此時的李光耀很快就意識到生育率降低在未來可能會給國家帶來危機,于是到80年代末期,新加坡轉變政策,開始鼓勵有負擔能力的家庭可以生育3個或者更多的孩子。
爲此,新加坡取消過去的兩孩政策,推出兒童保育補貼、對生育3孩和4孩的家庭進行退稅獎勵、住房分配和入學優先等等。
但在新加坡不斷推出優惠政策,鼓勵生育的情況下,新加坡的人口出生率並沒有提高,總和生育率依舊在世代更替的水平之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也在逐年提高。
尤其是進入21世紀之後,新加坡就進入了超低生育時代,2011年,新加坡只有3萬多的嬰兒誕生,平均生育率從80年代末的2.0下降到了1.15。
反之,新加坡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卻增長到了新加坡總人口的9%。
至2023年2月24日,新加坡政府在國會上透露,在2022年,新加坡的居民整體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05,創造了曆史新低。
這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選擇不結婚或者是晚婚,或者是不生育、少生育。
有預測表示,大概在2030年,新加坡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80萬以上,基本上五個人裏面就有一個是老年人。
在人口不斷萎縮的情況下,新加坡未來怎麽才能繁榮興盛,李光耀生前對此甚至還曾憂心忡忡的表示:“我們將變成日本那樣逐漸老化和萎縮的國家。”
那我們可以再來了解一下出生率降低、老齡化加劇對一個國家有什麽影響?
新加坡面臨的危機
新生兒少,老年人口增加就代表著社會的勞動力會逐漸減少,進而對國家生産力和經濟發展産生負面影響。
同時人口老齡化加劇也意味著未來大家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會更多,國家要在社會醫療保障、養老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是一筆很大的經濟負擔。
這樣下來,國家很可能將國民的退休和再就業年齡不斷延長。
就比如日本,作爲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一個國家,有研究表明日本到2040年可能會有超1100萬的青壯年勞動力短缺。
而沒有年輕人補上這些勞動力短缺,老年人就不得不繼續工作,根據日本官方發布的數據,在2021年,日本依舊有900多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工作,到2022年,老年人的這種就業率已經達到了50.3%。
今後隨著法定退休年齡的一再上調,日本人可能終生不會退休。
爲了扭轉這種局面,到目前爲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經將提高日本新生兒出生率當作了日本政府的首要任務。
同時他還警告日本人民,如果新生兒數量持續下降,不僅會阻礙日本的經濟增長,還可能會讓處于重壓的日本養老體系面臨崩潰。
這其實也是很多人口老齡化國家都會面對的問題。
按照新加坡不養懶人,不要求年輕人養老年人,而是老年人自己養活自己的政策,現在新加坡也有很多過了退休年齡的老人依舊在外工作掙錢。
那新加坡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大家爲什麽不願意生孩子?
對此,有些人認爲是新加坡政府之前推行的“兩個就夠了”節育運動造成了新加坡如今的困境。
李光耀對這種說法的評價是荒謬至極,他曾將新加坡生育率降低的原因歸咎于婦女受到了高等教育。
表示一旦婦女受到教育,有了和男性平等的就業機會,她們就不會再把生兒育女照顧家庭視爲首要任務,因爲婦女在經濟上的獨立,她們也不需要依靠丈夫和家庭。
李光耀的這番言論曾引發了一些婦女團體的抗議,他最後只能自嘲:“看來我的說服力非常有限。”
不過李光耀依舊堅持他的看法,後來在接受楊瀾采訪期間,他被問到是否還是認爲新加坡出生率降低是因爲婦女接受了高等教育時,李光耀明確表示了肯定。
並且他還提到如果讓婦女繼續生孩子,那除非不再讓婦女受教育,但這麽做毫無意義。
李光耀的這番話可能有點不好聽,但其實想想確實也有點道理,思想落後的婦女遠比思想進步的婦女更願意生孩子。
總之,或許是因爲新加坡此前長時期鼓勵少生少育,優生優育的政策,又或許是因爲工資低,買房難、社會福利少、教育成本高等等因素,新加坡國民的生育意願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無法逆轉。
李光耀也很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如何解決人口問題
在李光耀看來,只要生孩子就給獎錢這種獎勵並不會刺激生育率,這大概只能證明生育率低和政府援助沒關系。
最主要的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已經不一樣了,獎勵已經無法鼓勵國人生育了,他只能想想其他方案來避免新加坡在短短幾代人間就逐漸消失。
當時李光耀還曾想過其他國家提高生育率的做法,有些國家會接受非婚同居文化,或者是承認非婚生子女,這樣可能確實會改善生育率問題,也會讓未婚媽媽不再那麽受歧視。
但同時李光耀也認爲這種做法會在無意間鼓勵不婚現象,尤其是新加坡作爲一個傳統的亞洲社會,非婚生子女的個例還是在少數。
而且如果放開了非婚生子女,社會規範就會發生改變,也會帶來一些其他的社會問題。
所以新加坡的法律是不支持婚外生子的,未婚媽媽生的小孩出生證明上父親一欄只能是空白,小孩也只能隨著母親報身份,如果母親不是新加坡公民,孩子也就不是新加坡公民。
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情況下,無計可施的新加坡政府最後只能開放移民政策,引進外來的年輕人口來維持國內的經濟發展,緩解人口壓力。
按李光耀的想法,本地生育率不能達到人口替代水平,如果再不引進外來人民,國家就撐不下去了。
新加坡每年要引進6萬多的移民和外籍客工,這樣才能確保勞動團隊保持年輕,維持經濟活力。
但新加坡本土人民又對引進外來人口有著強烈的反感,對在自己國家時刻能見到長相、口音、膚色等等不一樣的人感到不自在。
而且如果引進的外來人口過多,很大程度上就會影響到新加坡當地的文化和精神,也很可能和新加坡的土著發生摩擦,
像日本就格外排斥移民,老齡化再嚴重他們也不可能將移民作爲解決生育率的方法,再比如法國從非洲引進移民,結果現在法國的黑人是越來越多。
李光耀顯然不願意新加坡變成這樣,爲了照顧新加坡本土人民,不引起他們的反感,也不讓自己國家被移民侵蝕,政府只能將移民人數控制到人民和國家都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而新移民確實能替代上新加坡所缺的年輕人缺口,可這些移民大多也和新加坡人一樣不願意多生孩子,他們的下一代最後同樣替補不上上一代的人數,新加坡的生育率並不會顯著提高。
從人口問題上來說,新加坡引進移民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始終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未來只能無休止的從外面引進新移民。
要想真正的解決新加坡的人口問題,除非讓新加坡人改變觀念,願意多生兒育女,但新加坡人又不願意,這就成爲了一個完全無解的難題。
這難怪李光耀會對新加坡的人口問題感到絕望,最後只能表示:“我把這個工作移交給下一代領袖,希望他們或未來的接班人能找到出路。”
而新加坡現任總理,同時也是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對新加坡的人口問題也十分憂愁,苦笑道:“我在這方面比他(李光耀)更遜色。”
目前爲止,新加坡面臨的人口形勢依舊很嚴峻,近期李顯龍在發表講話時還稱:“盡管下降是長期趨勢,但我們不能放棄。”
顯然,解決新加坡的人口問題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結語
人口生育問題並不是新加坡獨有的,這其實是很多國家都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
拿新加坡來說,只要你願意生孩子,政府就給你發錢補貼,生一個獎1.1萬新加坡元(56521.3人民幣),生的越多獎勵越多。
政府還會給孩子的教育和醫療津貼,最高7000新加坡元,另外還有寶爸陪産假、無薪育兒假、買房津貼等等,可就是這樣,新加坡的生育率還是沒有提高。
所以就像李光耀說的,經濟問題、房子這些都是次要原因,主要的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和觀念改變了。
李顯龍同樣認爲:“房子和票子都可以解決,新加坡現在最難的是沒有新生嬰兒。”這不是短期內就能徹底解決的問題,還需要政府更長時間的去摸索。
參考文獻:
日本少子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人民網.
【楊瀾訪談錄】小舞台大人物 專訪李光耀.
新加坡人口逐漸老化【J】.東南亞南亞信息,1994,(16).
張瑩瑩.新加坡人口變動及其成因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3,No.198(03):35-42.
王峥.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問題淺析【J】.文化學刊,2015,No.58(08):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