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新加坡前總理、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吳作棟說,亞洲取得長足的進步,要歸功于地方和平與經濟一體化,亞洲必須保持開放和包容,應當鼓勵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各方深化與亞洲的關系。
新加坡是“堅定合作夥伴”
吳作棟在演講中說,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余年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我親眼見證了中國的飛速發展。1971年,我第一次到訪北京,並在那之後去了中國很多地方。中國現在已經成爲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占全球經濟比重的18%。隨著中國擺脫疫情,我們期望看到中國經濟更強有力地增長,並且在接下來幾年內引領世界發展,中國的發展造福了世界,尤其是對地區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吳作棟稱,新加坡自早期就一直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堅定的合作夥伴。他列舉了中新蘇州工業園、中新天津生態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項目,強調在中國發展的不同階段,新加坡曆任領導人始終竭力明確有關中國的優先事項,進而規劃出兩國利益彙合點,中國和新加坡也因此獲得了雙贏的成果。
“同樣地,東盟各國也處在有利地位,能夠從中國的發展中抓住機會,實現互利共贏。”吳作棟稱。他解釋稱,東盟各國共有6.8億人口,擁有不斷壯大的中産階級和廣闊的消費市場。整體上看,東盟還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與中國互爲最大的貿易夥伴,雙向投資總額超過三千四百億美元。
在這基礎上,中國和東盟仍有繼續深化關系的潛力。2002年,中國成爲了東盟首個自貿區合作夥伴,中國—東盟自貿區開創了先河,促使了中國與其他對話夥伴達成自貿協定,也促使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
“東盟和中國正在商討升級雙方簽署的自貿協定,我誠摯地希望雙方能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將會爲加深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鞏固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鋪平道路,東盟和中國也可以將雙方合作擴展到新興産業。比如數字經濟,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在過去六年間翻了一倍還多。當前,數字經濟爲中國的GDP貢獻了約百分之四十。類似地,東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互聯網市場,這些條件都爲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包括合作提升電子商務平台的相互操作性和跨境貿易的便捷性等等。”吳作棟說。
技術和經濟體系分化加深?
吳作棟演講中稱,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尋求自力更生和國家韌性,體現這一點的現象包括供應鏈轉移、“在岸回流”政策、“友岸外包”政策等,這導致世界的技術和經濟體系的分化正在加深。
吳作棟引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文章稱,“脫鈎”是非理想且危險的道路。“鑒于目前趨勢,破壞性的‘脫鈎’現象,將對全球經濟增長、供應鏈韌性以及糧食和能源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所有國家都因此而更貧困。東南亞和‘南方國家’更會遭受非對等的沖擊,我們必須直面這些挑戰,避免強大的戰略對手之間發生沖突,我們應敦促它們努力爭取和平,而不是發動戰爭。”吳作棟說。
爲此,吳作棟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維護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二是要支持自由、開放、與時俱進的、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三是不要“脫鈎”,而要追求建設性“挂鈎”。
“讀懂中國·灣區對話”4月18日至20日于廣州舉辦。吳作棟19日在演講中期望稱,本次論壇對話能提供更多的想法和更強大的動力,爲達成建設性夥伴關系提出新舉措。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是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台之一。本屆專題論壇設置開幕式、主旨演講、午餐演講及10場平行論壇、4場閉門研討會、3場專題會議和一系列配套活動,多國政要、前政要、學者、企業家、外國駐華使節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