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萬隆說:“頭一個月我們肯定會比較辛苦一點,顧客會有顧慮不敢買,或者覺得比原來的肉貴就吃比較少。鮮豬肉不能放太久,所以最近會少進大概20%左右。”
他說,盡管成本上漲導致攤位生意下降了約三成,但是老板近期反而增加了進貨量,以避免供應中斷或豬肉繼續漲價。
林邦濕巴刹攤位助手陳阿偉(41歲)受訪時說,砂拉越的豬比布蘭島的要大,每頭重了十多公斤,但是吃起來味道沒太大分別。
記者走訪發現,由于巴刹豬肉攤位的招牌很多有“印尼”字樣,因此不少售賣鮮豬肉的攤位都挂上了標識或告示,注明豬肉是來自馬來西亞與澳洲,讓顧客安心購買。
本地濕巴刹星期三(5月3日)起恢複了馬來西亞砂拉越鮮豬肉的供應,但各部位的豬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蔡萬隆的攤位之前主要售賣的都是印尼豬肉,目前也有一小部分的澳洲進口豬肉,但是價格和新鮮度都不及印尼豬肉。他說,母豬懷孕生小豬要110天,小豬長大還要時間。因此攤位主要依賴砂拉越豬肉的情況預計會持續半年至一年。
在油池濕巴刹經營了20多年豬肉攤位的蔡萬隆(70歲)說,砂拉越整頭豬每公斤進價比印尼的要高出3塊多,“但是扣掉豬大骨、豬腳這些部位,我們賣五花肉、排骨的價格就要漲四五塊。”
砂拉越整頭豬每公斤進價比印尼的高出約3元,除去大骨、豬腳等部位後,排骨、五花肉等部位的售價就高了約4元至5元。(蔡家增攝)
目前濕巴刹五花肉售價約爲每公斤21元至22元,肉碎每公斤約9元,排骨則根據品質和部位不同,價格介于20元至28元不等。
《聯合早報》記者走訪多家濕巴刹了解到,砂拉越進口豬只的成本價比印度尼西亞布蘭島(Pulau Bulan)的每公斤高出約3元至4元;由于砂拉越豬只近期需求量增加,相較之前的砂拉越豬肉每公斤也漲了1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