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大舞台,終究是大國的,小國千萬別搶戲,更不能加戲,否則後果很嚴重!
近代,波蘭這個國家是最喜歡搶戲和加戲的,結果過去一百年內被虐得那叫個慘哦。可波蘭到現在也沒改這個臭毛病,所以將來估計還得被虐。
最近幾年,沒事亂加戲的國家是烏克蘭,在美俄斗得正歡的時候,愣頭青的自私政客們搞了一把街頭革命,結果不但克里米亞丟了,東烏克蘭到現在還在內戰,實際已失去控制,未來至少也是親俄高度自治。
而2016年亂搶戲的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沒事對著南海仲裁亂說話,現在新加坡不但面臨失去長遠發展戰略機遇,李顯龍自己也正在陷入家庭和政治漩渦。當然,比新加坡搶戲更早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馬上就被送上審判台了。
小國沒實力就多看少動,遇到機會賺錢為主,不說話多幹事。有點實力的國家,應該老老實實發展經濟,所謂和氣生財,多和各方搞好關係必定沒壞處。譬如,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一團和氣埋頭苦幹三十多年,已經由世界邊緣棋手一躍成為核心棋手了。 最近,有四個不知趣的國家。第一個是世界老大美國,第二個是中國南亞鄰居印度,第三個是美國的中東「鋼釘」以色列,第四個是曾經的中國「同志+兄弟」國越南。
美國、印度、以色列三國是商量好的,美國負責在東邊和南邊挑釁中國,印度負責在南邊挑釁中國,以色列負責在背後支持印度。整個過程,筆者在前天文章《原創丨特朗普向普京讓步,中國壓力來了,美下一步劍指何方?》和昨天文章《原創丨美國暴露了,印度要被賣了,中印對峙最大輸家會是誰?》中已經基本梳理清楚,這裡不再贅述。今天說說各國反應和接下來局勢的發展趨勢。
一、美國:
世界老大畢竟是世界老大,哪怕今天比昨天瘦了,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所以駱駝就是駱駝。中國出擊中東針對巴以問題提出主張後,巴以問題雖然一下子成了中東問題的核心熱點和焦點,這不但讓特朗普5月份訪問巴以試圖穩定巴以局勢的計劃泡湯了,白宮想在中東做得戰爭「大生意」也正在跑偏。「大生意」對特朗普來說有多重要?
想想看,特朗普在中東轉了一圈,沙特進貢1100億美元的軍火合同和未來10年3500億美元的軍事合作備忘錄,另外又訛詐卡達120億美元的軍火錢,這還是和平時期,如果中東爆發沙特與伊朗兩個陣營的大戰,美國得賺多少軍火費?
中東打起來,中東石油供給減少,國際油價上漲,美國已變能源出口國,這錢又賺多少?特朗普背後是軍火商和石油商的支持,這些事都干成了,能不連任?更何況,沙特和伊朗為首的兩派打起來,庫爾德人可以亂中實現建國,以色列也安全了,特朗普只要身體沒問題估計連任是有希望的。
但是,中國直接插手巴以問題後,美國沒有驚慌,咬著後槽牙承擔起了中國在南海的「陪練」任務。
據美國新興網絡媒體布萊特巴特新聞網7月21日發表的「獨家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已批准五角大樓要求美軍「例行、規律地」在南海開展「自由航行行動」的年度計劃,相關航行請求將會「更快得到批准」。
評論認為,這意味著美國將更頻繁巡航南海。《印度時報》7月23日竊喜:「美國此舉將讓中國在南海非常忙碌,無暇顧及與其他國家的海洋糾紛,如日本和印度。」 如果大家記性比較好的話,應該會想起之前無論歐巴馬還是特朗普都曾多次拒絕過五角大樓巡航南海的要求,事實上美國在南海的所謂巡航每次都必須得到總統批准,特朗普一度都不批准。
根據媒體的報道,美軍在南海進行所謂巡航是要層層報批的,整個流程是這樣的:巡航要求先由美國第七艦隊提出,然後分別逐級上報至太平洋艦隊、太平洋司令部、五角大樓和國家安全委員會。與此同時,五角大樓也將向美國國務院報批,以確保這些行動不會破壞國務院正在實施的外交舉措。
如今,特朗普卻要把南海所謂巡航變成例行、規律地開展,這表明中國完全沒有滿足特朗普的「特殊訴求」,美國要給中國點顏色看看。同時,表明另外兩點:一是美國在南海已無其它可借用的力量,不得已只能自己親自上陣;二是事情的宣布發生在中國出手中東之後,也是為了給印度打氣,避免印度打退堂鼓。
事實上,美國敢向中國衝鋒的小弟已經不多了,最近連安倍都軟下來了,中國海警船多次進入日本「領海」,日本連個抗議都沒有不說,日本官方長官最近還跑美國表達了修憲壓力太大,緩緩再說的意思。 中國出手中東之後,躺槍的是俄羅斯。美國為了迫使俄羅斯儘快和其達成更大妥協交易,除了在敘利亞問題上向俄羅斯表達了妥協態度外,據媒體報道7月22日同意立法加碼制裁俄羅斯,主要目的是懲罰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以及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與武力併吞烏克蘭屬地克里米亞等。
如果注意觀察,大家會發現美國國會和特朗普政府在態度上會有一些差異,這種差異一方面來自於政見,另一方面就是他們的目的都是一個:迫使或誘使俄羅斯屈服。
美國之所以軟硬兼施,原因在於普京政府在對美問題上的猶豫,這種猶豫源於俄羅斯受西方制裁後的困窘,也源於普京對特朗普的幻想,正是這種幻想讓美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半年多後俄羅斯也只是口頭報復而沒有實施反擊。而中國所採取的措施,讓美國越發迫切俄羅斯希望俄羅斯與其達成妥協,這就是我們看到軟硬兼施背後的心理狀態。
但是,由於中東局勢突然發生巨變,原來伊斯蘭內部的主要矛盾突然轉向了巴以民族和宗教矛盾,這種巨大變化普京不可能視而不見,這也意味著俄羅斯在考慮交易時會更加謹慎,會更趨於觀望。事實上,哪怕歐盟,現階段也沒有表現出跟著美國制裁的意思,而是呼籲在七國集團下協調以避免傷及盟友。但是,「美國優先」下美國會獨斷專行,接下來歐盟到底怎樣的態度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不過,不管美國怎麼做,在巴以問題突然成為中東熱點之後,美國想滅火不那麼容易,接下來這個難題不太好解,因為這題目是中國出的。
二、印度:
印度這個國家喜歡開掛,但喜歡開掛的結果就是容易掛掉。就在美國剛剛說要在南海例行、規律地巡航後,印度主流媒體竟然認為「美國此舉將讓中國在南海非常忙碌,無暇顧及與其他國家的海洋糾紛,如日本和印度。」
在筆者看來,印度主流媒體說這種話是非常幼稚的,原因是美國的軍艦不可能天天待在南海,但中國的軍事基地就在南海駐紮,美國來一趟都不容易,逛一圈又走了,中國軍艦例行性驅逐就行了,增加不了多少壓力。何況,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在不斷加強。美國的軍艦時不時來一趟,頂多也就起到陪練的作用,中國多一個增加南海軍事部署的理由而已,對中國又能怎樣?這種事能讓中國無暇他顧?在這方面,日本比印度聰明得多,中國海警船進入日本「領海」日本都沒怎麼吭聲。
事實上,在中國出手中東後,印度的態度再度緩和了一點。香港《南華早報》7月23日刊登印度學者索拉布·古普塔的評論文章,對印度軍隊進入中國領土導致洞朗地區的對峙提出批評。
他認為,印度部隊干涉洞朗地區可能製造危險的先例,極不明智。印度觀察家基金會的資深學者馬諾吉·約什在日前接受印度「火線」網站採訪時則表示,印度是此次中印邊界對峙中理虧的一方,洞朗地區就算存在爭議,也和印度無關。
印度插手這一問題,給出的說辭完全站不住腳。他建議,印度政府該做的就是悄悄撤軍,別對媒體透露更多。而印度官方也表態希望對話,但這種對話的前提是想讓中印同時後撤,中國停止修路。這種條件中國是不可能認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然繼續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