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小知識:都是篡位,爲什麽只有"司馬氏篡魏"被罵?
中國曆史上,王朝更叠有農民起義、民族遷徙融合、權臣篡位。王朝更叠之中權臣"謀朝篡位"占了多數,如王莽篡漢、曹丕篡漢、司馬炎篡曹魏、楊堅篡北周、朱溫篡唐、趙匡胤篡後周等。權臣的強勢,必然影響帝權。強大到了一定地步,權臣們自然會生出"更進一步"的想法。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篡漢,然而諷刺的是僅40年之後的公元260年,曹魏又被司馬氏篡位。
從本質上來說,二者都是權臣謀反篡位,但是司馬家的名聲要卻要比曹家臭太多!
爲什麽人們對曹丕篡漢采取默許的態度,而對司馬家篡魏卻耿耿于懷?不妨先回顧一下。
曹丕篡漢
東漢末年,在朝廷,外戚和宦官爭權,使朝廷陷入循環內鬥。在地方上,各地豪強地主兼並土地,壓榨百姓,人民苦不堪言。加上天災接續不斷,百姓紛紛揭竿起事,成爲群雄割據的導火線。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黃巾軍主力雖然在同年就被鎮壓,但卻沉重打擊了漢王朝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隨後先有董卓專權,後有李傕、郭汜攻破帝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天下群雄並起,社稷分崩離析,烽火狼煙四起,東漢朝廷名存實亡。彼時天下沸騰,生民百不余一。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大敗袁紹,之後用七年時間平定河北,收撫南匈奴,攻滅烏桓,統一北方。曹魏的一城一池,都是曹操親手打下來的。
曹操興修水利,實行屯田,冶金技術也大有發展,百姓雖算不上安居樂業,但相比較于黃巾之亂可好的多了。
曹操確實"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就算他曹操不這樣做,其他軍閥也會這樣做。
此外,曹操還瘋狂打擊北方的遊牧民族,揍得他們磕頭進貢,不敢有南下觊觎之心,對國家統一和抵禦外族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客觀來說,漢家對曹操其實並沒有多少恩德,反而是曹操將漢室天下延續了幾十年。
此時天下歸于曹魏,也算民心所向,自然更替。于是公元220年10月,百官聯名上書"勸谏",漢獻帝劉協宣布退位,將皇位讓給曹丕。
曹丕假裝推辭,"三讓"之後才答應。隨即,曹丕稱帝,建國大魏,定都洛陽,東漢王朝結束。
司馬篡魏
司馬氏篡位,始于"老狐狸"司馬懿。司馬懿是由曹操一手提拔起來,由于在世子之爭中站隊曹丕,因此被曹丕委以重任,掌了大權。
但是包括曹丕在內,曹家幾位皇帝都是早死,繼任者又都是年少,作爲托孤大臣的司馬懿,漸漸按奈不住野心了。
趁曹芳、曹爽去高平陵掃墓,司馬懿起兵政變,把曹氏核心成員屠盡,一舉奪權,爲以後的篡魏打下了基礎。
司馬懿有一點和曹操很相似,都是先排除異己,爲自己的後代鋪好謀篡的道路。司馬懿死後,司馬師承繼魏國實權,沒多久司馬師去世,司馬昭承繼魏國實權。
司馬昭的作爲,用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可概括了,這句話把司馬昭熏得太臭,怎麽洗都洗不香。
司馬昭死後,司馬炎承繼魏國實權,此時魏帝已經無權,形同裝飾品,可有可無。265年,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奂退位,建立晉朝。從篡位的大體流程上來看,二者是沒什麽差別的,都是老子打好基礎,後代謀朝篡國。
但是還是有些地方不一樣,也正是這些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二者的名聲。
一、大環境不同。
東漢末年,是個超級亂世,而且並不是曹操造成的。但是曹操力挽狂瀾,外抗異族,內平豪強,足足占了七分天下,且治理有方。
曹丕子承父業,拒西蜀,退東吳,篡漢稱帝,屬于衆望所歸。相比之下,司馬氏就差的太遠了。
首先,司馬家的地位是怎麽來的?是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皇帝賜予的,世受皇恩而大逆不道,忘恩負義。
其次,司馬師廢掉魏帝曹芳時,天下非常安定。皇帝無錯,而司馬師廢帝,同樣是大逆不道,沒有任何可以洗白他的借口。
最後,司馬師至少還不敢殺皇帝,而司馬昭卻直接當街殺了曹髦,給後世權臣殺皇帝開了一個很壞的開頭。
司馬家可以說是借巢下蛋,與曹氏的文治武功相去甚遠,沒有任何經得住考驗的篡位理由。晉朝就是陰謀家建立的朝代。
二、司馬氏吃相太難看。
曹操殺伏皇後,殺董貴妃,殺漢獻帝的兒子,好歹是沒有對漢獻帝下手,好吃好喝供著,保持了起碼的尊重,還把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
哪怕曹丕篡漢後也沒殺漢獻帝,臨了還給他一塊封地,讓獻帝得以善終。
獻帝死後,魏明帝曹叡親自帶領群臣哭祭,並以漢朝天子禮儀葬獻帝于禅陵。
且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起碼面上很過得去,天下人也說不出什麽。
而司馬氏對待曹魏皇室,是非常狠毒的。曹叡臨終的時候,將八歲的曹芳托付給司馬懿,曹芳抱著司馬懿的脖子大哭。
曹叡說,不要忘記今日曹芳抱太傅,可以說曹家將司馬懿不但當臣子,還是可以托付的朋友與長輩,然後最終曹芳還是被廢了。
隨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把曹魏皇室、前朝忠臣(夏侯玄、王經等人)誅殺殆盡。
司馬昭時,小皇帝曹髦奮起反抗,卻像條狗一樣當街被殺,事件發生後,連蜀漢、東吳都很震驚。
古代中國講究"名正言順",幹啥都要找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哪怕全世界都知道是假的,也無妨。
你司馬家要奪位就奪位,卻奪了人家皇帝的性命還要暴屍街頭,這吃相就太難看了,既不道義也不仁義,是徹頭徹尾的亂臣賊子!
三、執政後的作爲,天壤之別
曹魏前幾代帝王,雖然沒能大一統,但是一直在努力,對中國的統一和治理都有相當的貢獻,對于周邊的少數民族異族均是打壓之勢,文治武功受到尊重。
在位時間雖然很短,但是民間恢複生産,經濟蓬勃發展,政權已深得民心。
而司馬家的晉朝,太爛了!從司馬炎一統三國開始,晉朝的問題就沒斷過。先是司馬炎貪圖享樂,集全國美女于後宮,每天不知道臨幸誰就坐著羊車四處兜風,後宮女子插竹葉、撒鹽水吸引羊車駐足。
好皇帝哪有沉迷後宮的?司馬炎注定被罵!
整個晉朝上層統治者過著炫富、鬥富、鋪張浪費的生活,毫不關心民衆疾苦。司馬炎的兒子,著名"白癡皇帝"司馬衷,來了一句"何不食肉糜",讓他注定被罵!
隨後司馬氏開始內讧,"八王之亂"開始!腦殘一般的司馬氏諸侯,引塞外胡人助戰,因此引發了噩夢般的"五胡亂華",中華文明到鬼門關走了一圈,漢人十室九空!
天下因此大亂400年,是真正的人間煉獄!晉朝是中國曆史上,皇帝綜合素質最差,百姓生活最噩夢的時代,沒有之一。
曹操曾說:"天下若是無孤,也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而司馬家篡魏之後,也是"不知天下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整個晉朝司馬氏,注定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