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媒體近日報道,上周新加坡外交官員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指出,與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性大國同樣發展良好的關系,是根據新加坡的外交原則建立起來的。新加坡認可美國在領導二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方面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提倡開放、以規則爲主導的國際秩序,爲亞洲創造穩定和繁榮的條件。四分之三個世紀以來,美國企業在包括新加坡在內的亞洲經濟體進行大量投資,輸入資金、科技與創新思維,促進區域繁榮。
美國仍然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美國是新加坡與東盟最大的投資來源國、最大的服務貿易夥伴國,也是新加坡第三大商品貿易夥伴國。在新加坡,美國企業在創新、培養人才方面的優勢被普遍認可。如同新中關系一樣,不難看出,新美關系的立足點與新加坡基于原則的追求——區域和平、國際秩序、互惠共贏的經貿合作——是密不可分的。這些原則不僅主導新中關系與新美關系的發展,也主導著新加坡與大國、中等強國、區域鄰國發展友誼與合作。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等全球面臨的問題,迫切需要所有國家並肩合作。
大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是可以共存的。即便價值觀與意識形態不同,大國也可能進行合作。如果大國之間相互猜忌,誤會與成見只會越來越深,國際秩序也難免動搖。國際合作基礎日益薄弱,將意味著斷加坡對于區域和平、國際秩序穩定、經貿合作的訴求失去保障。各國也將錯過共同爭取繁榮、共同解決全球難題的機會。縱有再高超的平衡術,也無濟于事。這種局面,新加坡該如何應對?如果我們的應對方式只有“繼續不站隊、不出頭”,那未免過于消極。
我們自然希望看到世界局勢好轉,也會爲此付出努力。具體的做法便是盡量拓寬國際合作基礎。從各方面來看,中國是積極尋求合作的。新中三個國家級的合作項目,標志著中國各個發展階段。蘇州工業園區建立于1990年代,當時中國正在迅速工業化。2008年,我們配合中國對于環保的關注,開展了新中天津生態城的合作。2015年,爲了強化中國與世界接軌,我們開展了新中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促成了中新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與中國進行經貿合作的許多經濟夥伴包括新加坡,都收獲了實質的成果。新加坡是中國最大的外來投資來源地之一,而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商品貿易夥伴。在東南亞,新加坡致力于建設以東盟爲主的區域合作框架。此外,新加坡也爲建設以規則爲導向的多邊體系盡一份力,協助提升國際共享空間的有效治理。這包括在聯合國踴躍參與國際法的制定。新加坡以及所有處于中美之間的區域國家都需要促進中美進行合作,緩和緊張。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