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更好地展現新加坡故事,凸顯本土和世界的聯系,不斷更新並擴大館藏至關重要。此外,數碼化轉型和創新的體驗方式對于文化遺産産業發展也尤爲重要。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星期五(5月19日)在土生文化館宣布推出新加坡文化遺産計劃2.0(Our SG Heritage Plan 2.0)。
爲了制定更新版的文化遺産計劃,文物局咨詢了650名專家、學者、青年及文化遺産業界利益相關者,並向公衆收集了超過7萬2000個意見與反饋。
國家文物局局長章慧霓說,過去五年裏,新加坡文化遺産與博物館都有很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文化遺産的重要價值,並進行更廣泛、更深入的了解。並且,隨著數碼化的發展,虛擬旅遊、線上展覽和數字收藏等也走進大衆的生活。因此,新加坡也應利用技術與創新,適應新的趨勢和需求。
國家文物局推出新加坡文化遺産計劃2.0,將選出更多值得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項目,發展本地設計品收藏展,擴充記錄當代生活的館藏,同時加強社區與年輕人的參與,以進一步強化國民的文化與身份認同,從而弘揚與保留我國的多元文化遺産。
延伸閱讀 文化遺産新啓點 從加東如切開始
更新版的文化遺産計劃將在接下來五年內,著重于提升身份認同、社區參與、文化遺産産業發展與科技創新四個方面。
青年小組會在明年上半年根據收到的建議與反饋,擬定青年遺産藍圖。青年小組成員之一王凱彬(19歲)說,他們希望通過調查和討論,初步判斷年輕人對文化遺産的了解程度、對文化遺産感興趣的人群比例,以及他們最感興趣的文化遺産。
文物局指出,文化遺産是新加坡軟實力的一部分,目前仍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他說,接下來文物局將開展一系列凸顯設計文化意義的收藏展,關注本土設計師和他們的作品,使人們對于新加坡身份的獨特性有更深層的理解。
在社區參與方面,文物局將陸續推行文化遺産新啓點(Heritage Activation Node)和青年遺産藍圖(Youth Heritage Blueprint)兩項計劃。
今年7月到12月,由31人組成的青年小組將通過網絡調查和小組討論,收集青年對現有的博物館活動和文化遺産的看法和態度,也征詢他們對于未來藍圖的建議。
文物局最新的調查顯示,92%的受訪者認爲所有新加坡人應該了解自身曆史與文化遺産,86%的人認爲更好地了解與欣賞新加坡的文化遺産,能夠增強國家歸屬感。
唐振輝說:“身份認同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至關重要。它可以加強我們的新加坡意識,通過共同的經曆、價值觀和實踐建立聯結。”
文物局將開展系列收藏展 關注本土設計師及作品
爲慶祝推出文化遺産計劃2.0和文物局成立30周年,文物局將推出一系列導覽活動。文物局將在5月20、21、27和28日的兩個周末,舉行名爲“從2023到1887:博物館之旅”的導覽活動,帶領公衆從翻新後的土生文化館遊覽至曆史最悠久的國家博物館,進行一場文化遺産之旅。
網絡調查和小組討論主要會圍繞博物館的導覽與活動、實體觸點與數碼內容、參與度和合作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