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雄透露,即使符合市場勞動法規仍有可能令公司差點失去客戶。“我們有個供應商聘雇了一名16歲以下的工人,他不是全職員工,供應商也沒有違反當地法規。但我們的國際客戶不允許供應商這麽做,我們只好終止與那名供應商的合作。”
勞動力也是制衣業長久以來被密切監督的一個面向,公平薪資、不奴役、不聘雇童工等已經是行業標准。
(三之二)
“當中的一些計劃在更早之前已經展開。我們剛起步,資源有限,只能先從最能發揮效益的環節著手。”
盡管最初的驅動力來自客戶,如今在張偉雄看來,可持續發展是集團維持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
“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更加注重負責任的消費。從我們或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就是要提高整個價值鏈的透明度。”
坐在一角挂滿兒童服飾的會議室裏,張偉雄回顧過去,生産鏈移出已是本地制衣業的曆史篇章,該行業正迎來下一階段的新發展。
“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減少碳排放。在決定如何減排前,我們要先了解有多少碳排放量,所以第一步是追蹤和測量。”
張偉雄指出,制衣業向來都不是最環境友善的行業。以布料染色來說,過程耗水,並大量使用化學品。每個市場都訂立預防汙染的法規,集團也嚴格遵守。
身爲獨子,張偉雄約于20年前從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電機工程系畢業後,就加入由父親一手創立的張服裝(TEO Garments)。
位于邵氏路(Shaw Road)15號的張氏工業大廈(TEO Industrial Building),原是張服裝的生産基地,如今是集團的行政總部。
延伸閱讀 起步台:Fefifo——設立共享農場 讓更多人當小農戶創業低谷覓轉機 起步公司銷售額去年翻倍增長
張偉雄指出,許多國際品牌與制衣廠展開合作前,會派人到工廠實地考察。“例如他們先了解工廠是否采用再生能源,如果不通過這項要求,就不能成爲供應商。”
如今社會更重視可持續發展,在勞動層面的要求自然比以往更高。集團在中國的工廠和一所啓聰學校合作,爲聾啞學生提供訓練,並聘雇合適的畢業生爲全職員工,是張服裝嘗試在社會面發揮更多影響力。
“對我們來說,我們必須確保不被淘汰。過去幾年,可持續發展絕對是我們投入大量關注的重點,不論是如何投資或決定投資哪些項目,都和可持續發展有關。”
張偉雄也透露,正在探索如何將六間工廠每個月平均留下來的20公噸至40公噸邊角料,升級再造成價值更高的産品,而不再像過去那樣交給回收商處理。
集團向本地大專學府發出“英雄帖”,邀請各路高手提供創意方案。“我們已經已經收到一些提案,正在評估可行性。可行的提案必須具備商業意義,我希望把它打造成集團未來的新業務。”
可持續發展原生代 擡頭催化改變
相較于過去大家所討論的數碼原生代(digital native),張偉雄認爲,可持續發展原生代正逐漸擡頭。這不僅是指更加重視環境和社會責任的消費世代,也指價值主張植根于可持續發展的新品牌。
希望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張服裝(TEO Garments)總裁張偉雄希望把旗下的兒童服飾品牌OETEO,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童裝品牌。(陳淵莊攝)
“找上我們的客戶,他們很清楚是和一個更負責任和更可持續的供應鏈夥伴合作。我們也希望借此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張服裝後來轉型,替國際品牌從事代工生産(OEM)和原廠委托設計代工(ODM),客戶包括美國著名兒童服飾品牌Carter’s、阿迪達斯(Adidas)、Polo Ralph Lauren等。
“我們合作的客戶也希望能減少浪費,鼓勵消費者購買素質更好、更耐穿的服飾。他們不想成爲大量生産低價商品、穿過即丟的服裝品牌。”
以環境、社會與治理(ESG)這三個面向爲依據,張偉雄和團隊花了三年制定出集團的可持續發展藍圖。
“少買一些、穿用時間長一些”,這句話出自制衣廠第二代的張偉雄之口,似乎有違企業以盈利爲先的運作邏輯,但在服裝與時尚界,可持續發展已經漸漸成爲主流。
花三年制定可持續發展藍圖
“我們這裏沒有陳列室,因爲客戶不來新加坡了。他們直接到我們位于中國、柬埔寨和越南的工廠。本地制衣業一度很蓬勃,但大部分都已經移出新加坡。這裏曾經聚集了很多服裝品牌采購商和代理商。”
張偉雄指出,推動力源自客戶的要求,而客戶的壓力則是來自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和購買行爲。
一旦有了數據,張偉雄計劃向銀行申請可持續發展挂鈎貸款或綠色貸款,以投資減排設備或再生能源,例如在廠房屋頂安裝太陽能板。
這些無疑都會造成營運成本增加,張偉雄卻認爲,即使不是爲了滿足客戶要求,仍值得投資。“例如要提升生産的節能效率,我們初期必須先投入資本購買節能設備,從中長期來看可以節省能源成本,但這些都不是在短期內可以獲益的。”
此外,集團增加采購對環境友善的原料如有機棉和回收的聚酯纖維(recycled polyester),甚至以硬紙皮制的衣架取代塑料衣架。
40多年前,張偉雄的父親以設計與生産童裝起家,集團創立的嬰兒服品牌Fiffy,目前在馬來西亞銷售高踞前三名。張服裝仍持有Fiffy股份,但業務已全面交由馬來西亞夥伴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