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一個主權國家,卻被美軍駐紮,在我們看來,是國恥!
現實也在印證這一點——看看現在的美軍駐紮地吧:
在韓國,韓國女孩屢屢遭美國大兵侵犯,韓國政府卻不敢吱聲,甚至還暗中大搞情色業、掙美國大兵的Dollar;
在日本,沖繩美軍駐紮,沖繩人淪爲故鄉的三等人——一等人是美國大兵,二等人是日本老爺,三等人才是沖繩土著;
然而,卻有一個國家,非但不排斥美軍駐紮,反而是撒出去大筆美元、把美軍請進家裏來,注意啊,是自個兒贊助美國軍費、請美軍來駐軍,這不是花錢打自己臉嗎?
在中國文化裏,這是不可接受的喪權辱國行徑,但這個請美軍駐軍的國家,卻是以華人爲主體的新加坡。
爲什麽新加坡把美元散出去、也要把美軍請進來?
看起來,這是地緣政治的操作,但實際上,這是意識形態的去中國化。
李光耀花大價錢把美軍請進新加坡時,給了一個含混的理由:
親西方,更符合新加坡利益。
簡單一句話,卻蘊含三重政治算計,李光耀打的,是三張牌。咱們今天就一張張來說。
第一張,是軍事牌。
李光耀不是一般人。
作爲新加坡首任總理,統治新加坡30余年,把連淡水不能自己的彈丸小國新加坡,推到了地緣政治場弄潮兒的位置。
小國必須依附于大國而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
美蘇兩大陣營,在東南亞你爭我奪,動蕩的地緣局勢下,安全,成了新加坡的頭號問題,尤其是面對那個把自己攆出來的馬來西亞。
李光耀很清楚,單靠新加坡那點兒兵,是守不住新加坡的,他只有一個選擇:以世界性大國霸權制衡區域性大國霸權。
選項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
親英派李光耀的選擇無可厚非,放棄部分軍事主權,投靠英、美,得到一把保護傘。
說白了,新加坡甯可被一個強國半殖民,也不能被弱國如馬來西亞半殖民。
第二張牌,是貿易牌。
剛接手新加坡時,李光耀最大的執政之難,不是外部馬來西亞的虎視眈眈,而是內部華人社會對中國的衛星效應。
新加坡華人,挂心故邦,說華文、書漢字、挺中國。但在美蘇冷戰的時代背景下,與中國的親近,成了新加坡與西方做生意的障礙。
南洋華人心系祖國,西方人怎麽放心把東西賣給新加坡?誰能擔保新加坡不會倒賣給中國?
但讓美軍駐紮,就可以打消西方的疑慮。我連軍事主權都讓渡了,你們還有什麽理由不信任我?我給了你們隨時可以顛覆我的權力。這就是李光耀的算盤。
讓美軍駐紮是新加坡給西方納下的投名狀,之後,新加坡成了西方小弟,也拿到了美英真金白銀的經濟支持。
60年代起步的新加坡工業化,原始積累就是美英贊助的。
第三張牌,是政治牌。
1991年,蘇聯解體,美蘇冷戰終結,新加坡也已然崛起爲亞洲四小龍,但面對美國的撤軍計劃,李光耀仍是死命留住,不惜砸下重金。
1992年,美國蘇比克海軍基地司令部遷至新加坡; 1998年11月,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允許美軍使用;2000年,新加坡首次參加了美國“金色眼鏡蛇”軍事演習。
李光耀爲什麽死活不讓美軍走?
因爲中國。
中國的崛起,對新加坡有巨大的磁吸效應,同文同種同源,但李光耀知道,新加坡的存在,或者說李家坡的存在,必須建立在去中國化的政治立場上。
事實上,從一開始,讓美軍駐軍就有著與中國切割的意識形態暗語,當時的中國還一窮二白,如今的中國傲然屹立,如果新加坡不貼近美國,它必然被吸入中國的圈,那麽,新加坡在地緣政治上,還有什麽橫跳的空間呢?
不得不說,李光耀是一個政治奇才,他用一招美軍棋,達到了三重戰略目標。
他不但讓新加坡擺脫了獨立時的生存困境,更是把新加坡推向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小國只要生存,不關心恥辱,恥辱的國家情感只屬于大國。
不知道你對新加坡這三張牌是怎麽看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