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馬國的出口限額主要影響普通肉雞,集團進口的烏雞和甘榜雞,以及其祥雞(Lacto Chicken)和櫻花雞(Sakura Chicken)等有機養殖的雞類,都不受限制。
受訪小販也觀察到,雖然顧客更傾向于買新鮮雞肉,但對冷凍雞肉等其他選擇的接受度提高了。
其祥食品集團首席營銷官沈寶源受訪時說,飼養並進口家禽的成本增加,導致鮮雞供應價相比去年5月提高30%左右。再加上俄烏戰爭和冠病疫情的沖擊,人們更謹慎花費,這影響了本地雞肉銷量,其祥因此選擇進口較少活雞。
其祥在馬來西亞擁有養雞場,在禁令以前每天爲新加坡進口約4萬只活雞,如今進口量恢複到一半左右。
延伸閱讀 認證無禽流感 我國首次從印尼進口2萬3000只活雞食品局人員爭分奪秒爲我國開拓新雞肉來源
新加坡雞鴨出入口商聯合會秘書長馬瓊就說,雞肉價格的走勢很多時候取決于供應與需求,如今全世界原料供應不穩定,加上氣候變化和疾病等,種種問題都會造成價格波動。
不過,由于雞肉漲價、選項變多,以及經濟不明朗使一些消費者縮緊荷包等原因,部分鮮雞肉攤販的生意下滑,甚至有攤販每天的進貨量減少超過一半。
另一個雞肉攤攤主王榮宗(54歲)說,由于物價上漲、屠宰場的經常開支增加等原因,鮮雞肉價格不太可能降到去年年初的水平。有些顧客會因爲鮮雞肉價格太高,轉而買冷凍雞肉。
家庭主婦宋元明(62歲)說,鮮雞肉價格上漲了,一家人又不喜歡其他雞肉的口感和味道,因此選擇少吃雞肉。“以前我每周都會買,現在可能兩三星期才買一次。”
馬國爲應對內需,去年6月禁止活雞出口,直到四個月後的10月11日才恢複50%的出口量,我國目前進口的活雞從禁令前的每個月360萬只減至180萬只。
我國去年雖一度無法進口肉雞,但透過新加坡食品局與業界努力確保雞肉供應穩定,整體雞肉進口量仍增加了7%。其中,冷凍雞進口量相比2021年多了31%左右。
受訪小販:顧客對冷凍雞肉接受度提高了
食品局:消費者選擇食品可更靈活
雖然有人覺得冷凍肉的口感等方面都不如冰鮮肉,但剛屠宰後再經過商業冷凍過程出産的冷凍肉,與冰鮮肉一樣新鮮。“相反的,購買冰鮮肉再放入家中冰箱冷凍,肉上可能形成冰晶,破壞細胞膜,影響肉的質量。”
食品局建議,不論供應鏈有沒有受阻,消費者都可以更靈活地選擇食品,例如用冷凍肉取代冰鮮肉。
整體雞肉進口量——包括新鮮、冷凍和冰鮮雞,2022年約爲22萬9400公噸,相比前一年的21萬4400公噸左右,增加了1萬5000公噸,即7%。
食品局也鼓勵消費者支持本地農産品。在本地生産的雞蛋和魚類等食品,有助減少我國對進口食品的依賴,並緩解海外食品供應中斷所帶來的影響。
根據食品局提供的數據,2022年6月從泰國和澳大利亞這兩個替代來源地進口的冰鮮雞肉,就比2021年的進口總量增加了約四五倍。
牛車水大廈巴刹陳姓攤位助手(56歲)說,雖然常客多數可以接受價格上漲,但疫情暴發後生意量就一直在跌,目前鮮雞肉進貨量已減少五到七成。
在竹腳巴刹雞肉攤工作了八年的金哈(Jenha,44歲)說,沒有鮮雞肉供應的初期,很多顧客都拒絕購買冷凍雞肉,而今攤位的鮮雞肉賣完後,更多顧客會願意改買冷凍雞肉。
他說:“東西貴人家就會吃少一點,比如之前買五只雞,現在就買兩只,或是原本兩個星期來一次,現在三個星期來一次。”
攤販蔡文龍(53歲)在竹腳巴刹賣鮮雞肉40多年,去年沒有鮮雞肉時改賣冷凍雞肉,當時的生意量下滑至少六七成。鮮雞肉供應恢複後,生意量仍比之前差一半,他的進貨量因此也減50%。
《聯合早報》記者日前走訪竹腳巴刹和牛車水大廈巴刹時觀察到,來自馬國的新鮮全雞售價,從去年5月的每公斤5到7元,上漲到現在的8元到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