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下一任總統預料會在任內遇到總理交棒和地緣政治局勢日趨嚴峻的局面。受訪政治觀察家認爲,《憲法》已明確規定總統職權,當選者不會是本地政治格局的替代權力中心,總統對內團結人民、對外代表新加坡廣交朋友的重要性則會越來越顯著。
選舉局:總統選舉日期由總理決定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許林珠博士則指出,我國總統和總理各司其職,都要爲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務,參選者開始任何競選表述之前如果能夠認清這一點,會讓人們更加放心。
選舉局指出,接下來的總統選舉可以在2023年6月13日之後,或現任總統任期結束,也就是9月13日之後的不久舉行。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析,我國內閣與民選總統之間的工作規範已有明確規定且受憲法約束,就算接下來有新總統和總理,總統不會是政治格局的替代權力中心。
哈莉瑪總統上星期一(5月29日)宣布不尋求第二個任期,意味著我國接下來會選出未來六年的國家元首,而且李顯龍總理預計也會在這幾年交棒給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新加坡會出現同時有新總統和新總理的政治景象。
選舉局也說:“我們無法進一步評論總統選舉的日期,因爲這是由總理決定的。”
延伸閱讀 來屆總統選舉 所有族群可參選哈莉瑪宣布不參選 總統選戰要開跑了?
許林珠在分析總統的外交角色時說,總統必須同外國政要與領導人積極接觸,讓新加坡和友邦之間建立牢固的聯系和良好關系。“這個人選須是熱情的,且具備一定的國際大局觀。”
她說,我國總統的權力非常有限,其中之一是作爲國家儲備的“第二把鑰匙”,新一任總統須意識到,由于外部環境具有挑戰,以及存在非傳統安全威脅,政府有可能要求總統批准動用國家儲備來應對危機,因此須有能力做出相關判斷。
許林珠也認爲,最合適的總統人選要得到不同種族、宗教信仰者的支持與認同,並在國際舞台上讓新加坡人感到自豪,不能是造成社會兩極分化的人。
穆斯塔法認爲,新加坡人也對總統有一定的期望,在與東南亞以及世界其他區域國家的交往中,總統應該是軟實力外交的最高水平實踐者,因此比較可能由前任或現任部長、國會議長或高級公務員出任。
隨著本地政治競爭愈加激烈,陳慶文也指出,總統團結人民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新總統的社區角色將得到加強,包括哈莉瑪總統支持的女性發展、心理衛生、社會團結、宗教互信、殘障者等領域。“人們會期望新總統延續這些方面的工作,甚至要成爲重要的倡導者。”
陳慶文則指出,沒有人天生就是總統,當選者會有時間在任內成長,讓自己適應這個角色,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如何看待總統這個位置。
學者:總統團結人民作用 會越來越重要
至于總統選舉應在什麽時候舉行,選舉局受詢時指出,根據現有法律,它不能早于哈莉瑪總統任期結束前的三個月,而總統任期結束前如果未能選出新總統,憲法也有規定要委任代總統直到新總統就任;主管公共服務的部長陳振聲在2017年曾說,代總統任期不應超過一個月。
Solaris Strategies國際事務高級分析師穆斯塔法博士(Mustafa Izzuddin)認爲,新加坡如果出現一個非建制派的總統,他和“第四代總理”會有什麽樣的工作關系,以及雙方要如何攜手努力保障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將是人們所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