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給被侵略國家造成了難以言喻的巨大創傷,尤其是我國更是蒙受了巨大的傷亡和損失,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的。抗戰時期,日本修建了許許多多的碉堡和炮樓,這些炮樓易守難攻,對當時缺乏重武器的八路軍戰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一般情況下,日本的炮樓主要是修建在華北等地區,執行治安戰,一個炮樓就可以控制一片地區,而許多炮樓互相連接,就形成了日本的管控網絡。
許多影視劇中,日本的炮樓都有著大量的探照燈,但是筆者認爲這並不可信,當時縱觀整個北方地區,日本的電力設施也是很少的,主要集中在津京地區和日本人苦心經營的東北地區,舉個例子,1937年後,日本人就先後在松花江、鴨綠江、撫順、阜新等地修建電力設施。
1938年前後,日本還使用種種手段,通過名義上的合資和直接實行軍事管理兩種形式,全面控制了東北三省及北平、天津、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電業,強行霸占公用電廠38個、自備電廠62個、送電線路291.7公裏、配電線路5491公裏、變電容量5.531萬千伏安。
不過,在日本治安戰的主要戰場,晉察冀地區的農村,是很難通上電的。一般情況下,也就只有距離城市較近的防禦工事和炮樓內能夠使用電燈和探照燈來照明,距離較遠的偏遠地區是很難接線照明的,而且電線在當時非常容易損壞,稍不注意我們的遊擊隊破壞,所以許多防禦工事內都是使用兩套系統,除了接電之外使用自發電來維持探照燈的運行,或者幹脆不使用探照燈。
在抗日戰爭中,爲了不讓日本人用上我們的電力設備,中國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當時的浦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開發浦東”第一人童世亨先生拒絕和日本的電力公司合作,停業抵抗日本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38年9月,武穴光明電燈公司經理陳雲山及3名工人爲保護發電機組設備,被日軍殘酷殺害。該公司配電工陳實後來加入了抗日隊伍,他們做出的貢獻我們也不要遺忘。
總的來說,雖然當時日本人的炮樓戒備森嚴,但是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方便,很多小型據點還都得使用煤油燈等設備照明,並沒有通電,尤其是在二戰中後期,日本將主力部隊調往太平洋作戰,再加上當時的日本國力已經枯竭,日本炮樓的情況還要更差一些,不僅通不上電,還缺乏各種給養和設備,許多炮樓直到二戰結束都沒有通電。
總的來說,由于當時我方遊擊隊的破壞和死守,當時日本炮樓能夠使用上電力的並不多,大多數是使用自己的發電機帶動探照燈進行照明,而戰爭後期,連日本本土都缺乏燃油的情況下,日本人的情況還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