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加坡,東京和大阪的建築成本通脹也非常高,去年達到9%,今年可能放緩至7.5%。大阪將在2025年舉行世界博覽會,因而帶動日本建築業發展強勁。
至于全球情況,紐約是建築成本最高的城市,平均成本爲每平方米5451美元。舊金山緊跟在後,平均成本爲每平方米5200美元。全球唯有這兩個城市的平均建築成本超過5000美元的水平。
報告認爲,建築成本的高峰期應該已過去,但很可能居高不下。全球建築業的通脹率去年平均爲9.5%。受烏克蘭危機和對俄羅斯實施政治制裁的影響,歐洲建築業的通脹情況嚴重,通脹率平均爲12.7%。
歐洲建築業平均通脹率爲12.7%
林佩詩指出,盡管香港、日本、新加坡,以及韓國等成熟市場的建築成本不菲,但這些市場的建築需求仍非常高。
大阪和香港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名,平均成本爲每平方米4497美元和4292美元。
建築咨詢公司特納唐遜(Turner & Townsend)星期一(6月26日)發表的《2023年國際建築業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10大建築成本最高的亞洲城市中,新加坡排名第四,平均成本爲每平方米3037美元(約4100新元)。東京是建築成本最高的亞洲城市,平均成本爲每平方米4567美元。
她說,在建築成本和通脹壓力日益上升的經濟環境中,建築業者必須合作以提高效率,並且通過數碼化、采納創新科技,以及提升價值鏈來增加生産力。
另一方面,全球企業把可持續發展視爲首要考量,這有助于建築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推動創新和建立供應鏈能力。
特納唐遜總共針對89個全球市場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涵蓋先進制造業、住宅和商業辦公樓等14個類別的建築項目。
展望未來,報告指出,建築活動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放緩,主要是全球利率居高不下,並且沒有那麽快下調。
報告指出,新加坡今年預計繼續面對高人力和材料成本,以及技能方面的挑戰。不過,在建造公共住屋、跨島和裕廊區域地鐵線等基礎建設、商業發展項目,以及生物醫療領域崛起的推動下,我國建築業依舊強勁。
新加坡繼續面對高人力和材料成本挑戰
建築材料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促使我國建築成本去年上升12%,增幅是亞洲市場中最高的,今年預計再提高8%。
特納唐遜亞洲數據與研究總監林佩詩在報告中說:“亞洲建築業在疫情期間保持韌力。所有亞洲國家的建築業強勁,尤其是新興市場引來重大投資和增長。”
與此同時,在大規模交通項目和數據中心、制造業增長強勁和發展商日益活躍的推動下,亞洲多個新興市場的建築業蓬勃發展,其中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