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新加坡人均GDP在2023年很有可能會超過9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五。
1965年,新加坡剛剛立國的時候人均只有450美元。那個時候新加坡只有簡單的來料粗加工和日漸衰落的轉口貿易,失業率高達12%。
作爲新加坡領導人的李光耀曾經一度流淚,認爲國內的前景黯淡無光。
不僅他,恐怕整個新加坡當時都不會想到,半個世紀之後這個國家能成爲亞洲最高,世界排名第五的高收入國家。
(新加坡天際線)
那麽,新加坡是依靠什麽在這短短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呢?
回顧新加坡的發展,在1965年到2005年這40年的時間裏,該國制定了重要的3步走發展計劃,每步都審時度勢,既考慮到了新加坡內部的實際情況,又充分的分析了世界局勢的發展方向,讓新加坡每一步不僅踩准了時代的節奏,而且以務實的精神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第1步,承接西方國家的落後産能。
1965年,新加坡政府對國內國際形勢進行了一番分析認爲,西方國家已經從二戰的創傷中恢複過來,並且正在進行産業升級,未來將會把大量的落後産能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而與此同時,雖然世界處于冷戰的高峰期,但是打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新加坡應該利用本國優質廉價的勞動力,並以稅收方面的優惠和相對較好的基礎設施,吸引西方國家前來投資。
于是,新加坡政府開始對外招商引資,對內建設工業園,並且出台了免稅政策。
結果,外資大量湧入,美、歐、日等一些廠商蜂擁而至,不僅使新加坡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煉油中心之一,而且在電子、儀器、造船業、機械工業等方面也初具規模。
新加坡的GDP也從1965年的33億美元,上升到1970年的58億美元。
到1970年代,新加坡大約引進了78億新元,其中美國占了34%,歐洲占了39%,日本占了16%。
到1979年,新加坡成爲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第二大船舶維修中心和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運中心之一,每年的海外貿易額就超過200億美元。
(1970年代的新加坡)
第2步,産業升級。
從1965年到1980年,這15年間新加坡幾乎每年以10%左右的數的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新加坡也面臨著增長乏力的困境。
此時,新加坡周邊的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也因爲承接發達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進入快速發展區間。
他們不僅體量大,還有更低的人力成本,對新加坡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形成了競爭。
而新加坡如果僅依靠勞動力型産業,想要獲得高額的利潤成長了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是不現實的。
所以,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制定了一個經濟重組戰略,又被稱爲第2次工業革命。
在1980年在慶祝新加坡建國15周年大會上,李光耀向全國人民發表講話的時候說道:
現在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需要第2次工業革命,從勞動密集型工業進入高科技工業,即實現機械化、自動化、電腦化,向高度精密工業邁進。
爲此,在1981年新加坡政府正式發表了10年經濟發展計劃。
該計劃在1981年到1990年的目標是,10年之後人均收入達到日本80年代初的水平,位居亞洲第二,並且把新加坡建成以機械、外貿、運輸、服務、旅遊五大支柱爲主體的現代工業國。
爲了發展高科技産業,新加坡不僅鼓勵外國企業向新加坡投資高科技項目,還對高科技項目提出了5~10年的免稅優惠。
此後10年,新加坡每年的平均增長率超過8%。
到1990年,國民生産總值達到394億美元,相對于80年代初增長了一倍,經濟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基本上實現了第2次工業革命的目標。
(1990年代的新加坡)
第3步,加強金融和海外投資。
進入90年代之後,新加坡又制定了新的經濟發展方向。
此時,新加坡的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造船業、運輸業、電子産業、煉油産業等發展的如火如荼。
但是新加坡政府深知,以新加坡的體量沒有能力和工業強國進行全方位競爭,而是應該利用亞洲地區正在蓬勃興起的新興工業國的發展機遇。在確保目前已有的優勢産業在前提下,發展成爲亞洲地區的金融中心和服務中心。
同時,也應該把目光放向新加坡之外的廣闊亞洲市場,對新興經濟體進行直接的投資,搭上這些國家的發展快車。
新加坡尤其把中國作爲其經貿合作和投資的重點,僅1992年投資的項目就高達742個,投資總額高達9.9億美元;到1993年又增加到1240個,投資總額20億美元,成爲當時世界上對華投資第五大國。
事實證明,這個策略仍然非常成功。
到2008年,新加坡發展成爲僅次于英國倫敦,美國紐約和日本東京的世界第四大外彙交易市場。
到了15年之後的2023年,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新加坡的人均GDP將會增長到9.1萬美元,僅次于摩納哥、列支敦士登、盧森堡、愛爾蘭,位于世界第5位。
這4個比新加坡人均更高的國家總人口還不到600萬,可見新加坡的實力還是很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