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吳三桂相比,多爾衮可以稱爲真正的大英雄。他被乾隆帝評爲“撫定疆陲,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還原曆史人物的本來面貌,是我很多年的追求。因爲曆史的最高境界是還原曆史的本真,實事求是,不粉飾,不醜化,更不是爲了自己的某種需要而肆意篡改曆史,不管你的理由是多麽的冠冕堂皇。
寫史應正心,記史須正己。遙看375年前的甲申年,有幾個人物是值得我們重新審視和評價的。前文已經評析過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張獻忠和明朝降將吳三桂,而攝政王多爾衮是甲申年衆多人物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主角,是應該重重寫上一筆的。
多爾衮的名字和事迹早已被掩藏在康乾盛世的光環背後,留下的只是現代影視劇裏戲說的形象,能征善戰但霸道、多情善感但“強占”嫂子孝莊皇後……
1644年多爾衮指揮清軍入關,滅明朝、剿闖王、問鼎中原,戰功卓著,先後封多爾衮爲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位級人臣。1650年多爾衮去世後,被追尊爲成宗義皇帝,由于多爾衮生前得罪了衆多滿漢權貴,這些人群起而罵之,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爲多爾衮平反,複睿親王封號。
真實的多爾衮爲清朝立下了三件大功:一是擁戴福臨,鞏固了新的統治秩序,避免了一場內戰;二是山海關之戰中運籌帷幄,擊敗了農民軍,占領了北京城,開啓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曆史一頁;三是占領北京之後,嚴禁搶掠,停止剃發,爲明崇祯帝朱由檢發喪,博得了漢族士紳的好感,迎請順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穩定了占領區內的形勢。爲中國的康乾盛世和遼闊的邊疆打下了百年基業,爲祖國大一統付出心血乃至生命,他不僅是清朝時期的偉大統帥,更是提倡滿蒙一家、滿漢聯姻,重用漢臣的政治家。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暴疾而死。大清入關以前,繼嗣不是由皇帝生前在皇子中指定,而是由貴族諸王議立。皇太極死前,諸王已漸漸分成黨派:一派以多爾衮爲核心;另一派以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爲首。雙方各不相讓,形勢極爲緊張。清政權處于嚴重危機之中,隨時有發生混戰的可能。
多爾衮以一位久經沙場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的氣魄,審時度勢,顧全大局,采取主動,他召集諸王大臣會議,提出立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爲帝,由濟爾哈朗和他輔政,等福臨年長之後,當即歸政。多爾衮擁立福臨這一行動,在客觀上避免了滿洲貴族的公開分裂和混戰;這對下一步協調一致入關作戰,奪取全國政權,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同時由于擁立6歲的福臨,一切實權掌握在他手中,他實際上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入關後清政權的真正締造者和完成統一中國大業的傑出奠基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滅亡。當權的多爾衮決定立即入關,加入爭奪政權之戰。
此時,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在投順反順之後,自料不敵大順軍,遂請求清朝出兵援助。當此形勢突變之時,多爾衮顯示了驚人的應變能力。他接受了大學士範文程(漢臣,名士範仲淹之後)的建議,把農民軍當成主要敵人。在李自成的大軍被擊潰之後,清軍進入北京城,多爾衮看到了李自成兵敗的原因,立即下令全軍,“今入關西征,勿殺無辜,勿掠財物,勿焚廬舍。不如約者罪之。”又在進軍途中四處張貼安民文告:“義兵之來爲爾等複君父仇,非殺爾百姓,今所誅者唯闖賊。官來歸者,複其官;民來歸者,複其業。”此舉與李自成農民軍“拶夾降官,搜括贓款,嚴刑殺人”等行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關內的官兵百姓,向風歸順,近悅遠來。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農曆八月二十日,清朝開始遷都。順治元年九月,順治帝從盛京(沈陽)到達北京,封多爾衮爲叔父攝政王。順治元年農曆十月初十,皇帝在皇極門(順治二年改稱太和門)向全國頒布登基诏書,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開始了以北京爲都城的長達267年的統治。
滿族是個人口不多的少數民族,要統治偌大的中國實非易事。多爾衮作爲清初的實際統治者,立綱陳紀,對鞏固清王朝的統治起到了巨大作用。滿洲統治者是剛從奴隸制貴族轉化爲封建制貴族的統治集團,許多人還沒有完全擺脫某些落後生産方式的影響。按照什麽思想和模式建國,將直接關系清王朝的前途。多爾衮的思想較爲開通,接受漢人的影響較多,在建國過程中,在許多重大問題上,他接受了範文程、洪承疇等漢人的建議,不失時機地采取了一系列籠絡明朝士人的措施。
多爾衮對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四位漢姓王十分器重,他深深懂得如何利用漢官漢將來達到他的政治目標。他貫徹清太宗的“以漢攻漢”的政策,用他們的力量來擊敗明朝與農民軍的反抗,完成一統的大業。他從實踐中,已看到吳、孔、耿、尚和他們的部隊都是一支生力軍,是對付一切反清力量的四把利劍。
爲使“四王”效忠于清朝,多爾衮不惜封王之賞,頻頻施恩。這就是貫徹清太宗優禮漢官、“恩養”漢人的政策。
當時清朝初建,個別漢臣和一些漢族人抵制滿族入主北京,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衮以大襟胸、大智慧處理與漢族的關系。他深知道,一個小民族要治理好一個大民族的國家,就要向漢人學習,充分發揮漢族人的作用,以尊重漢族人以取得漢族人的尊重。以爲崇祯帝發喪爲例,李自成的農民軍進入北京後,不僅燒毀了太和廟,還下令將崇祯屍體連同周皇後的屍體一起送往昌平,葬到田貴妃的墓中。崇祯皇帝生前尚未爲自己修造陵墓,他死後竟會屈就在貴妃的墓裏。
多爾衮在清軍進入北京的第三天,聽從範文程的建議按照國殇的禮儀爲崇祯發喪,並大張旗鼓地派大員到田貴妃墓前隆重祭祀。其政治上的積極態度和成熟度絕非等閑,而這種思想影響著順治帝。在順治帝遷北京後,在崇祯上吊日子年年祭祀他,順治還親切地稱崇祯爲老哥。後來清政府于順治十六年(1659年)在朱由檢的墓前又修建了明樓及享殿三間,並立了碑記,圈了圍牆,稱思陵,成爲明十三陵的最後一陵。
此舉大得民心,許多反清義士改變了對清王朝的態度,不但如此,多爾衮還規定“故明諸王來歸者,不奪其爵”,讓衆多明進人才歸降。並且申嚴軍紀,多爾衮把多數清軍留在城外,“凡軍兵出入城門者,有九王標旗方得出入”。規定“軍兵出入民家者,論以斬律”。對于清軍中一些違反禁令,“毀傷民間,動用家夥者”,則“悉置重典”。(而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駐紮北京城,燒殺搶奪)所有這些安撫明朝統治階級、整肅軍紀的做法,都是“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爲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
事實證明,這些辦法確實起到了安撫明朝士大夫、安定漢族民心的作用。當時隨清軍入關的朝鮮人就指出,“九王多爾衮入關之初,嚴禁殺掠,故中原人士無不悅服”。 多爾衮此舉爲大清帝國一統多民族的中國,達到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多爾衮在北京立住腳跟的同時,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又進一步采取了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政策,以鞏固陣地,擴大戰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取消加派;明末“三饷”(遼饷、剿饷、練饷)數目之多,已爲明朝政府正常賦稅的數倍,實是明末最大的苛政。這種無休止的加派,使得明末人民處于貧困交迫之中,人民對加派恨之入骨,李自成等農民起義也是由于民不聊生之故。
清朝入關後,多爾衮查看到民情,隨即下令,革除三饷及正稅之外的一切加派。同時,他要求“各該撫按即行所屬各道府州縣軍衛衙門,大張榜示,曉谕通知。如有官吏朦胧混征暗派者,察實糾參,必殺無赦”。于是,每年賦稅減少了數百萬兩,窮困已極的百姓得以緩一口氣,民心大悅。在三百多年前多爾衮等清朝官員就知道,誰解決好農民問題,誰就可以贏得天下的道理。多爾衮此措施,是明君所爲,非農民起義之“最專制的王權統治”也。
不僅如此,多爾衮對明末廣行賄賂的惡劣作風也嚴加斥責,順治元年六月,他在《谕衆官民》中說,“明國之所以傾覆者,皆由內外部院官吏賄賂公行,功過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員,有財之人雖不肖亦得進;無財之人雖賢亦不得見用”,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段話都是警鍾!“亂政壞國,皆始于此,罪亦莫大于此”。 因此,當時的一些漢官不得不心悅誠服:“多爾衮新政比明朝多善,如蠲免錢糧,嚴禁賄賂,皆是服人心處”。
多爾衮作爲滿州貴族的代表,始終把滿洲貴族集團作爲維護清朝統治的基本力量。爲此,清朝剛一建立,他就明確規定了王公貴族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享有的種種特權。但是,多爾衮有遠大的政治眼光,他懂得維護滿洲貴族的尊嚴和特權,並不完全等于依靠他們治理國家事務。所以,多爾衮在從根本上維護滿洲貴族特權的同時,不斷限制諸王、貝勒個人的勢力,尤其是削弱、打擊自己的政敵,使他們無法利用特權幹涉國家重大決策和事務。
多爾衮在打擊他的滿洲貴族政敵的同時,給漢官以更多的參政機會(這一點他開創了民族團結和諧之新紀元)。原本,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重要的決定國策的機構。自多爾衮執政以後,這個機構的作用大大受到限制,它只能討論和處理滿洲貴族內部的一些升降、賞罰等事。多爾衮把更多的權力賦于了多由漢人擔任大學士的內院。
順治元年五月,多爾衮同意了大學士洪承疇、馮铨的建議,首先改變了內院過去對一些重大事務不得與聞的地位。多爾衮還讓大學士“于國家事務,當不時條奏爲是”。這些大學士日隨多爾衮左右,應對顧問,處理政務,頗得重用。順治五年,多爾衮又設立了六部漢尚書、都察院漢都禦史,提高了漢官在這些重要機構中的地位和職權。正是因爲有了漢官的輔佐,多民族的擁護,才使大清朝得以百年基業不朽。這與現在中央政府提出的民族團結,和諧社會是異曲同工之妙。
多爾衮爲了穩定和調和民族之間和矛盾,完成民族複興大業,使漢官更多地發揮作用,他嚴禁滿洲貴族欺壓汙辱漢官,違者要受到處罰。順治元年,宣府巡撫李鑒劾奏赤城道朱壽鍪貪酷不法,多爾衮下令議察。朱賄囑滿臣綽書泰求阿濟格說情,阿濟格率師南討途經宣府時,便派綽書泰和總兵劉芳名脅迫李鑒釋其罪。多爾衮聞知這種不法行爲後,立刻將綽書泰同朱壽鍪等人枭首棄市,將劉芳名奪職入旗,將阿濟格降爲郡王,罰銀五千兩。
阿濟格是比較有實力的親王,又是多爾衮的同母兄,在滿洲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中,是忠于多爾衮的。多爾衮對他們任意欺壓漢官的行爲做出嚴肅處理,說明多爾衮在處理民族矛盾上,開明且公正(清朝統治中華近三百年,不僅開創了民族間和諧共榮之典範,且立下了執政者決不徇私枉法,皇親犯罪與庶民同罪的榜樣)。然而這卻讓他得罪了許多滿族貴族,爲自己埋下了惡果。恰恰正是這一點,多爾衮可以名垂青史,令我們當今社會大小官員所銘記:凡想名垂青史者,非公正無私、心如清水不可。
多爾衮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爲了緩和滿漢間的民族矛盾,曾主張滿漢人民通婚。順治五年,他以順治帝名義谕禮部:“方今天下一家,滿漢宮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親睦,莫若締結婚姻。自後滿漢官民有欲聯姻好者,聽之。”多爾衮的大統一中國、“滿漢一家”的思想,不僅是民族團結合作的典範更是難能可貴的,更是當今民族大團結政策的首倡者。
乾隆帝確是一位偉大的明君,在多爾衮沉冤一百多年以後得到徹底平反昭雪。乾隆皇帝專門發布诏谕,肯定多爾衮首先統兵入關,“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並稱每覽《實錄》中所載其言行,“未嘗不爲之墜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義,尤爲史冊所罕觏”,斷然否定了多爾衮有謀逆之心,“實爲宵小奸謀,構成冤獄”。因此,下诏爲其昭雪:複睿親王爵,由其五世孫襲爵,並配享太廟,重修瑩墓。其封爵“世襲罔替”,成爲清代八家鐵帽子王之一。
如果說清朝能夠保持江山三百年不易主、盛世清廉,除了康雍乾等大部分皇帝是英明的以外,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最爲成功的法寶,而奠定了清朝民族政策的奠基人則是多爾衮。
清朝在內外蒙實行支持黃教、滿蒙聯姻、分而治之的政策;在西藏實行支持喇嘛教,冊封達賴、班禅,派遣駐藏大臣等政策;在新疆設置伯克城主,派遣伊犁將軍、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等政策;在南方民族地區設置土司,實行“改土歸流”等政策;很好地解決了中央王朝與民族地區的關系,從而建立了一個長達267年之久統一和諧富強的多民族國家。
縱觀多爾衮的一生,謀勇兼備,能重用漢族謀臣和將吏。統兵馭將,賞罰分明。尤其是在清朝統一中國的問題上,他有著卓越的見識和膽量,是其他君主所不及的。
回望375年前甲申年,爲何形成兩朝滅亡一朝興的局面?人物的性格決定了人物的命運,領袖人物的性格、胸懷決定了國家的命運。李自成、張獻忠、吳三桂和多爾衮,他們性格不同、胸懷不同、眼界不同,其結果各異,他們領導的軍隊和國家,也因他們性格和胸懷的不同而各有各的命運。無疑,大清朝因爲有了多爾衮,才有了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曆史的基石。
“三百了,種族的遺恨幸已消除,而三百年前當事者的功罪早是應該明白判斷的時候。從種族的立場上來說,崇祯帝和牛金星所犯的過失最大,他們都可以說是兩位種族的罪人。而李岩的悲劇是永遠值得回味的。”這是郭沫若先生《甲申三百年祭》精妙絕倫的結尾,至今讀來仍然感慨萬端,吾之文章結尾亦想效仿之。
……375年了,種族的遺恨幸已消除,而370前的當事者的功罪是應該撥亂反正的時候了。從種族的立場上來說,努爾哈赤和多爾衮所做出的貢獻最大,他們不僅僅是種族的英雄,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大英雄。反觀李自成、張獻忠、吳三桂種種“德政”,是應該令我們永遠銘記和深思的——
甲申兩朝相繼亡,
史海鈎沉笑爾狂。
自古揭竿患一病,
功敗垂成腐敗殃。
排難坐鎮見佛心,
治亂撐天堪虎將。
案前憤讀慷慨句,
善得民心定三疆。
以史爲鑒,可以知興替;甲申年留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決策于不仁者險,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