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道歉化解矛盾
道歉的話是消除後遺症的“定心丸
道歉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種做人手段。
人孰能無過。在人際交往中,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難免會出現得罪人的時候,因此,人人都需要學會道歉。誠摯的道歉不但可以彌補破裂的關系,而且還可以促進彼此心理上的溝通,增進感情,使這種關系變得更爲牢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己的言行失誤而打擾、影響別人,或者給別人造成精神上的傷害或物質上的損失時,都要主動向對方道歉,挽回影響,以便維持你們相互間的友好關系。
小吳在海南的一家公司工作。一天,老總要他將一個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給南京的同事陳成。小吳並不認識陳成,報告發過去後,陳成向小吳問了很多業內人士覺得很可笑的初級問題。當時小吳就不耐煩地說道:“你還沒有入門吧?”結果引發兩人之間的言語紛爭。小吳見陳成不懂裝懂還極力狡辯,便毫不示弱、極盡挖苦,陳成氣得用英語唾罵小吳,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幾天後老總提起此事,說陳成投訴到南京集團公司執行總裁那裏,總裁當著他的面對小吳表示不滿。于是老總吩咐小吳在抓好業務的同時,要及時向陳成道歉。老總言辭緩和,顯露愛才之心,說陳成是南京集團公司的一名經理,剛留學歸來,被小吳這樣的小字輩恥笑肯定心中難以平衡,希望小吳能予以理解。小吳爲有辱老總臉面備感歉意,雖然覺得自己吃虧,還是主動發了一封道歉信給陳成。
消除惡感,避免傷害別人的感情,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謙遜一點。自己有過失的時候立刻道歉,別人就會給你同情,這就是道歉的神效。倘若我們大家能運用道歉的神效,我們的生活將會減少很多不愉快。
人孰無過,我們都需要學會道歉的藝術,撫心自問,看看你是否常常毫不留情地妄下斷言,說出傷人的話?再想想看,有哪幾次你誠心地坦然表示過歉意?有點惶恐是不是?惶恐的原因在于我們良心不昧,除非道歉,否則總是內疚于心。
有些人認爲道歉是向別人低頭,失去了個人尊嚴。一味堅持自己的錯誤,不肯道歉,又何談尊嚴呢?
不負責任的人不會贏得他人的信賴,不敢道歉意味著不敢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一次語文單元測驗,老師誤將一位學生答對的題扣了分。卷子發下來,這位學生舉起手:“老師,您錯了,應該向我道歉。品德課上老師就是這麽說的。”頓時,教室裏一片寂靜,老師也愣住了.片刻,這位老師笑著說:“是我疏忽了,對不起!”
事後有人問這位老師:“你當時不覺得窘迫嗎?”他卻說:“像這樣有道德勇氣的學生,很少見,我喜歡。”
盡管道歉是生活中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細節,但在我們所見所聞中,作爲老師,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誠懇道歉的並不多。因爲,道歉對于老師來說,同樣承擔著“誠信"一落千丈、學生效仿“找茬兒"等風險。但是,那位老師做了,他用勇氣呵護了幼小學生心田裏剛剛萌芽的道德的光芒。
有時我們遲遲不道歉是因爲怕碰釘子,這種令人難堪的可能性確是有的,但是不大。原諒別人可以祛除心裏的怨恨,而怨恨是戕傷心靈的。有誰願意反複蒙受痛苦和忿怨的折磨?
那麽應該怎樣進行道歉呢?一般來說有下列幾點:
(1) 假如你想向某人道歉,而且你有對不起他的地方,就應立刻想辦法。你該寫封信,打個電話,有所表示。一本書、一盆花草、一盒糖果,或者用其他任何足以表達心意的東西代你作這樣的表示:“我對彼此的隔閡深感難過,亟望冰釋前嫌,甘願承擔部分或全部咎責,並盼你能接納這點微意以及人間最能化戾氣爲祥和的三個字:'對不起'。”
(2) 如果你覺得道歉的話說不出口,可以用別的方式代替。吵架後,一束鮮花能令前嫌冰釋;把–件小禮物放在餐碟旁或枕頭底,可以表明悔意,以示愛念不渝;大家不交談,觸摸也可傳情達意,千萬不要低估“盡在不言中”之妙。
(3) 除非道歉時真有悔意,否則不會釋然于懷,道歉一定要出于至誠。
(4) 假如你認爲有人得罪了你,而對方沒有致歉,你就該冷靜應付,不要悶悶不樂,更不要生氣。寫一封短信,或由一位友人傳話,向對方解釋你心裏不痛快的原因,並向他說明你很想排除這煩惱。你若能減低對方道歉時的難堪,他往往就會表示歉意一一-說不定他心裏也不好過的。
(5) 應該道歉的時候,就馬上道歉,越耽擱就越難啓齒,有時甚至追悔莫及。
(6) 道歉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顔婢膝。你想把錯誤糾正,這是值得尊敬的事。
(2) 你如果沒有錯,就不要爲了息事甯人而認錯。這種沒有骨氣的做法,對任何人都無好處。同時要分辨清楚深感遺憾和必須道歉兩者的區別。譬如你是主管,某一部屬不稱職,必須予以革職。你會覺得遺憾,但是不用道歉。
(3) 切記道歉並非恥辱,而是真摯和誠懇的表現。偉人也會道歉。邱吉爾起初對杜魯門的印象很壞,但後來他告訴杜魯門說以前低估了他一這句話是以贊譽方式作出的道歉。
“對不起"這三個字的效用是別的字眼所不能比擬的。
"對不起'‘能使強者低頭,能使怒者消氣,能讓你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