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飯制度”通俗的來講就是指子女輪流照料老人,爲老人提供吃住。表面看似乎沒有不妥,能夠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讓老人們安享晚年,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我們村老趙頭,今年91歲,他有3個兒子,5個女兒。其中年齡最大的女兒也已經70有余,也需要被人贍養,最小的兒子剛剛45歲。當下自然是三個兒子輪流爲老人管飯,輪換周期爲一個月。
大兒子是所有子女中接受教育最高的,具有高中學曆,最終卻混成了個無賴,年輕時鬼混,被人打斷了手,至今仍有些不方便。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他也不去上班掙錢,成天抱著手機在微信群裏面對著別人唱歌,如瘋子一般。
二兒子是混的最好的一個,家境還算不錯,卻脾氣暴躁,一點虧也吃不得。
小兒子生性老實,卻也是個暴脾氣,家境一般,還有個智力缺陷的小女兒,生活也是頗爲不易。從小,他吃的虧最多,書沒讀什麽,房子也沒分到,心中也難免不滿。
三個兒子,性格迥異,但都脾氣暴躁。在三家“輪飯”的老趙頭可謂是苦不堪言。
大兒子不思進取,不種地、不上班,還常常向老趙拿錢。
在大兒子那時,“早飯午飯一起吃”、“冷飯剩飯都得吃”、“半月不開葷”等等都成了老趙的家常便飯。他自己還常常倒貼錢買肉,幫大兒子煮飯幹活,如此這般還常常被罵道“滾”。
在二兒子那時,生活質量稍好一些。但是老趙一有什麽不對(例如:吐口痰、吃飯半天叫不應),就會遭到怒吼。
在小兒子那時,兒子態度算是比較中肯,不愛,但也還算尊敬。但是兒媳婦常常不滿意老趙。因爲老人幾十年一直偏愛大哥,錢都給大哥;分房子、田地也只給兩位兄弟,沒有他們什麽份。最終他們在夾縫中修了個房子,老人卻還要長期住他們那。因此老趙頭也不是很好過,時常與他們爭吵。
老趙的生活,也許是許多農村老人生活的一個縮影。造成這樣的結果,既有兒子們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是什麽呢?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老年生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
一、當下農村老人晚年不順的原因
晚年不順是很多農村老年人都面臨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失去伴侶的老年人。其中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子女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卻是兩代人的思想觀念存在差異。
- 1. 住所不獨立,使矛盾增多
子女和父母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差異。而矛盾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長期居住在一起,彼此無法再繼續忍受對方的行爲。
在電影《囧媽》就是如此,徐峥出演的伊萬和母親在火車上只短短呆了幾天,雙方的矛盾就爆發了無數次,涉及婚姻、孩子、感情、事業以及日常起居的方方面面。
可想而知,在農村,老人長期和子女住在一起會爆發多少矛盾,多少爭吵。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兩個老人都健在的話,其實子女和父母的矛盾是很少的。這就是不同居帶來的好處。兩個老人都在的時候,他們仍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有著自己獨立的生活,既不希望去打擾子女,也不希望子女影響他們的生活。我們村子裏就有一對70多高齡的老夫妻,他們種地、賣菜,生活得可得勁了。他們的子女逢年過節也都很積極的回家,一年至少4次,這麽多年來我從沒見他們和子女吵過架。
也許這就是“距離産生美”的效果,也許這就是子女和父母不同居所帶來的好處。
- 2. “子不教,父之過”,未給子女們做好榜樣
子女的性格養成,與父母息息相關。如果子女不孝,父母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父母如何,以及子女小時,是否有重男輕女,區別對待,是否過度溺愛,或是經常打罵,導致子女長大後有怨言。在《紅樓夢》中,更是將“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演繹到了極致。賈府中走出了大批的頑劣子孫,都是因爲他們的父母沒有做好榜樣。
幾十年前本就是教育資源匮乏的時代,大部分老人的子女都沒有上過初中。父母不僅是最好的老師,更成了唯一的老師。父母的行爲嚴重影響著子女性格的養成,父母的不當行爲,也就可能完美的被孩子繼承了。
- 3.子女衆多,互相推脫
當下農村的老人往往都有數個子女,像我們村的老趙頭有8個,那對恩愛夫妻有4個。子女一多,就出了分擔責任這個問題。常常爲了贍養老人這事,親兄弟鬧得不可開交。
“輪飯”方法的提出解決了贍養責任的問題,卻讓老人們苦不堪言。
爲什麽子女不肯承擔責任呢?就從老趙家來說,老趙一生偏愛大哥,引得二弟和三弟不滿。自然弟弟們覺得大哥應當多承擔些責任,這時大哥卻是個無賴,連丁點責任都不想承擔。三方僵持不下,最終還是只得按照“輪飯”處理。
兄弟們性格迥異、家境不同、老人曾經的付出也不同,難免爭執不下。而且兄弟們並不是覺得贍養要花多少錢,而是覺得和老人住在一起很麻煩,于是誰也不想獨攬這個事。
于是“輪飯”成了家常便飯,老人常常被趕著走。
二、當下農村老人該如何破局
農村老人(特別是年紀大的)已經逐漸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想要改變子女或者實現住所的重新獨立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老人們渴望且是需要的是穩定、平靜的生活,不想再要折騰。所謂的強硬措施等等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更會傷害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讓矛盾愈演愈烈。
也許老人們可以嘗試著改變一下思維,看清楚自己究竟是哪裏招人不喜歡,通過改變自己也許會比改變子女來的更容易一些。也許如此,緊張的關系可以緩和,能贏來一個更舒適的老年生活。
- 1.改掉陋習,學會適應
父母與子女的相處是個彼此適應的過程,只有相互適應達到一個平衡才能家庭和睦。對于老人來說,就應該改掉陋習,適當按照年輕人的習慣生活,照顧一下年輕人的感受。我們村子裏的老趙,就是一個邋裏邋遢的老爺子,總是很久不洗澡。所以他的子女都比較嫌棄他,覺得丟臉、丟面子。而老趙卻不以爲然,依舊我行我素,成天到處亂竄,總是走到村子裏別人家裏去吃飯,更是讓他的兒子們反感。
其實也不是他的子女們容不下他,而是兩代人未能達成共識。一方面老人不聽勸固執,另一方面子女常常以自己爲中心,未能換位思考。年輕子女據理力爭,老爺子更是“倚老賣老”,矛盾愈演愈烈,雙方誰也看不過誰。這樣的老年生活其實是極其痛苦的,不僅老人痛苦,子女也痛苦。
老人們改變不了子女,但是應該還能改變自己,從而改善自己和子女的關系,讓彼此相處的更加融洽。
- 2.減少唠叨抱怨,減少沖突機會
唠叨和“管事多”是老人們的普遍特點。農村老人們喜歡同子女們談他們的過去,談他們曾經吃過的苦,訴說曾經艱苦的生活。
我奶奶就喜歡跟我說她的過去,說她曾經幹活有多厲害,白天掙工分,晚上納鞋墊;每年還要爲公社養好多頭豬。她也曾說過,曾經的生活有多苦,搬了多少次家。
老人的一生積澱了太多東西,他們想要回憶,想要向別人述說,于是變得唠叨。
一天唠叨,挺新鮮;兩天唠叨還行,天天談,子女們就厭煩了。
還有的老人還想著曾經自己操持整個家的光輝歲月。于是對于子女的每一件事情都想要過問,問種地的事情、問雞生蛋的事情、問坡上南瓜的事情,家裏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一一過問,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無疑是讓年輕人極爲反感的。
種種唠叨和管事,會引發子女的厭煩,從而産生家庭矛盾。
如果希望老年生活更加安生,老人們就需要適可而止,減少唠叨和管事以減少矛盾的産生和激化。
- 3.經常溝通,表達需求
其實,老年人和子女們很多矛盾是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的。告訴年輕人自己需要吃軟的東西、不能吃辣、早上起得早。告訴他們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等著子女們來詢問或者讓他們來猜你需要些什麽,明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多溝通商量,而不是一味固執己見、我行我素,這樣能夠減少許多糾紛,讓自己生活更加愉快。
其實當老年人提出自己的需求時,年輕人都會盡量去滿足,如果一個家庭長期都是暴力溝通,那麽家庭關系只會是越來越糟糕。
三、中年人應當如何布局老年生活
等到了七老八十,真正老了的時候,我們對于自己的老年生活的掌控力就基本爲零,能夠做的就只能是改變自己。
所以趁我們年輕的時候,還有著獨立經濟的時候,就應當提前布局,爲以後做些准備,保證自己能有一個平靜,舒適的老年生活。
- 1. 經濟住所必須獨立
現代社會,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卻是萬萬不能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應該保證自己有獨立的經濟實力,才能在社會上辦事,才能應對突發事件,也才能有力量保護我們的伴侶,我們的子女。
另一個必須要獨立的就是住所,因爲兩代人之間不是“日久生情“,而是“距離産生美”。不能將自己老年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因爲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子女也將面臨巨大的壓力,因此,趁年輕,盡量保證自己暮年之時能夠經濟和居所相對獨立。
- 2.注重養生,注重健康
投資健康是永遠不會吃虧的,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斷學習健康和養生的知識,並且付諸實踐,保證自己有一個強壯、健康的身體。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親人負責。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年老之時,若是體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長期依靠子女照顧,不僅自己痛苦也會給孩子們帶來巨大的麻煩甚至引發子女的厭棄。雖說“吃五谷,生百病”,但我們都知道,健康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愛護的,合理膳食,加強鍛煉,適當放松,學會減壓是可以減少很多疾病的。
此外,伴侶去世的老人相較于伴侶健在的老人的生活難了不是一星半點,因此,不論是從自身角度,還是從伴侶、子女角度,我們都該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3. 以身作則,爲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樣,影響著孩子們性格的形成。身爲人父就應該用自己實際行動,教會孩子應當怎麽孝敬老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愛護父母,尊敬父母;又怎麽指望以後子女尊敬自己呢?
記住:你現在對待老人的態度就是以後子女對待你的態度。
- 4.“一碗水端平”,不偏愛子女
作爲父母應該公平的對待自己的子女,給予相同的愛,盡量做到不偏不倚。
應當讓所有孩子都覺得自己是親生的,而不是撿來的,營造一個健康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愛並學會如何去愛他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擁有愛的能力,他才會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與父母相處,從而爲我們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
- 5. 最靠譜的永遠是老伴,一定相互珍惜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只有妻子或者丈夫才能陪伴你一生,才能做到心無芥蒂的與你分享一切,才是最爲關心你的人。
子女也會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業,也有自己的難處。唯有伴侶是屬于你一個人的,只有他或者她會無微不至的照顧你。
因此,從現在開始,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多花一點心思在伴侶身上,多一點陪伴,多一點溝通,多一點寬容和理解,別讓婚姻成爲愛情的墳墓,要知道,當我們垂垂老矣之時,期望陪在身邊的永遠是那個和你走過人生風雨共度世間坎坷的枕邊人。
【木木總結:】
① 失去對老年生活掌控的人,只有嘗試改變自己才能獲得平靜、舒坦的老年生活。
② 即將步入老年的人們應當提前做好准備,保證自己對老年生活的掌控。
③ 年輕人們應當爲孩子們做好榜樣,好好孝順父母,每一個人都會有老的一天。
④ 伴侶是你最親近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那個與你共度余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