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蔔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
年羹堯家庭概況
父親:年遐齡,曾任筆帖式、兵部主事、刑部郎中、河南道禦史、工部侍郎、湖廣巡撫;一等公、太傅;
兄弟:年希堯,曾任工部侍郎;內務府總管大臣、景德鎮禦窯廠監造 、年法堯著有《定番州志》、年則堯、年述堯
姊妹:年氏,其夫胡鳳翚。胡鳳翚時任蘇州織造,年羹堯被賜自盡後,夫妻雙雙自殺于寓所。
年氏,雍親王胤禛的側福晉,雍正即位後封爲貴妃。谥號敦肅皇貴妃。三子一女,皆殇。
妻子: 正室,納蘭性德的女兒,納蘭明珠孫女。繼室: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
由此看來年羹堯的也算是家境顯赫,名門之後,那爲什麽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他,最後落得個被賜自盡呢?。對于年羹堯的死因,史學家衆說紛纭,有人說雍正即位後,對年羹堯“山人滅口”因其參與九子奪嫡,知曉內幕態度;也有人說,年羹堯評定西北叛亂後,功高蓋主,雍正對年羹堯失去控制,所以來了一招“過河拆橋、鳥盡弓藏”。今天就扒一扒年羹堯的真正死因。
雍正皇帝在位時間比較短,前後僅僅只有十三年時間,因此雍正朝的曆史名人相對較少,年羹堯算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位了。所以當下但凡跟雍正朝有關系的影視劇,幾乎都有年羹堯的影子:火遍大江南北的《雍正王朝》《李衛當官1.2》就不用說了,就連陳建斌、孫俪主演的宮鬥劇《甄嬛傳》也與年羹堯有關系,其妹華妃跟甄嬛鬥的死去活來。曆史記載中,雍正和華妃(年貴妃)感情非常好,並沒有讓她卷入年羹堯事件中。
不管是什麽樣猜測,都說明了一點,這就是就是雍正對年羹堯的態度經曆過了一次非常巨大的變化,從康熙朝開始的親密、信任、器重到即位稱帝後期變成怨憤、隔閡、痛恨。如果,當年雍正對年羹堯不信任的話,怎麽會讓他幫助自己參與九子奪嫡,怎麽會在即位後又委以重任?並且雍正還曾說過,要和年羹堯要做一對千古君臣的典範。
雍正帝:“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康熙時期的年羹堯
年羹堯權勢最大的時候,自然是在雍正即位以後,但他並不是只靠雍的器重一步登天的,因爲年羹堯卓越的才幹,在康熙朝時期就已經是個政治紅人了。他21歲就進入翰林院,;24歲升翰林院檢討;28歲升爲侍講學士;30歲升任四川巡撫;39歲升任四川總督,自此真正成爲康熙朝的一任封疆大吏。爲了表示恩寵,康熙五十年,特將羹堯的妹妹指婚給四阿哥胤禛爲側福晉。這些事兒,都是發生在雍正登基之前。
大家肯定有疑惑,年羹堯憑什麽能升遷這麽快?答案很簡單,就是康熙十分賞識他的才幹,所以不斷的提拔委以重任。那到底賞識到什麽程度呢?曆史記載,年羹堯曾直接向康熙皇帝要官,康熙皇帝非但沒有龍顔大怒,還直接應允了。四川總督之位實際上就是他向康熙皇帝要過來的,可見康熙對他的賞識和信任非同一般。此外,年羹堯還有自己的過硬政治資源,他第一任妻子的父親是清朝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父親就康熙朝大大有名號稱“萬花筒”的宰相納蘭明珠。
這樣看來,在政治上,年羹堯有康熙皇帝和宰相明珠做靠山,那麽,妹夫雍正的存在就比較尴尬了。因爲在當時參與九子奪嫡的衆多皇子中,他還不是非常得寵。雍正雖然娶了年羹堯的親妹妹,但他所擁有的政治資源相比其他阿哥差了好遠,這對年羹堯來升遷來說並無多大關系。相反,年羹堯自身的優勢對雍正參與奪嫡可是能提供相當大的助力。也就是說,這時的年羹堯在四阿哥胤禛眼裏是個香饽饽。
既然年羹堯的政治資源已經是得天獨厚,非常高了,所以,他並不需要四阿哥胤禛在政治上的支持,況且,參與奪嫡是一件要掉腦袋的事情。就即便是四阿哥接受康熙的指婚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羹堯也跟雍正沒有什麽交情和往來,年羹堯不主動,身爲皇子的雍正也不可能“屈尊降貴”地去結交他,因爲清朝開國就定了一條規矩,皇子不得私交外臣,這是爲了防止皇子與大臣私交過甚形成朋黨,所以在這一時期,倆個人之間的關系平淡無奇的。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複立廢太子胤礽的時候同時,當時還是四阿哥的雍正被晉封爲雍親王,分三阿哥胤祉封爲誠親王、五阿哥胤祺封爲和碩親王。清朝有個慣例,皇子被封爲親王之後,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府邸來了,並且還能擁有自己的從屬。而這從屬的來源,就是八旗中的下五旗: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和鑲白五旗,而年羹堯屬于鑲白旗,正好就被劃成了雍親王胤禛的從屬。
清朝的這種從屬關系,並不是真正的如官場上的那種管制關系,地位上和親王有尊卑關系,並且,親王可以要求從屬人員提供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協助,但不是強制性的。有了這層關系之後,雍正本以爲年羹堯會跟其他的從屬一樣會主動和自己走動來往,拉近關系,誰承想年羹堯卻並沒有這樣去做。他依舊對四阿哥胤禛不冷不熱,反而對其他阿哥,諸如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禵來往比較密切,這與四阿哥胤禛俨然成了敵對關系。
這其中,年羹堯又和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的關系最近,當年平定西藏叛亂的時候,負責前線指揮的就是撫遠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而在後方負責後勤糧草籌備的就是時任四川巡撫的年羹堯。
這一切都讓讓四阿哥胤禛心裏非常不爽。雖然他已經是個親王,又是年羹堯名義上的主子,但手中卻沒有實權去左右他,拿年羹堯沒有辦法,也能直接命令年羹堯,但是如果他不在這時候時不時的去敲打一下年羹堯的話,年羹堯很有可就會能倒向其他皇子的陣營,這對四阿哥奪嫡來說可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沒有辦法,四阿哥胤禛就給年羹堯寫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開篇就是一句“君臣大義,素所面牆”,意思就是:你太不把君臣大義當回事了!然後曆數了羅列了年羹堯幾條罪狀,比如:對主子不自稱“奴才”,胤禛的母親德妃過生日不僅不送禮,連賀壽都沒有去等等。還給年羹堯扣了一頂大帽子:你今天這樣對不起我,明天也會對不起皇帝。最後,雍正還提了個要求,讓年羹堯把他的子侄全部派回京城奉養他的父親。表面上是讓年羹堯盡孝,實際上年家子侄就是雍正手裏的人質,以此來牽制年羹堯不倒向其他陣營。對胤禛不冷不熱的年羹堯這次應了雍正的要求,將子侄悉數都派回了京城。打這兒起,年羹堯和雍正的關系才開始有所緩和。
雍正朝前期的年羹堯
是因爲雍正的一封信開始緩和,更准確地說,是年羹堯在看到這封信之後,仔細分析了利弊之後,才開始注意和正視他和四阿哥胤禛之間已經存在的事實關系。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好事兒還得多磨,一時還達不到雍正中期兩人之間的那種信任和親密程度。後來雍正之所以會說那一番“千古君臣”的話,是因爲年羹堯爲他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發生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駕崩的那一年。當時九子奪嫡之爭最激烈的階段已經基本結束,大部分皇子都已失勢,包括原本非常有優勢的八阿哥,剩下來的就只有兩位,就是一母同胞的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當時,四阿哥胤禛是皇子中爵位最高的皇子,而胤禵則是戰功最大的皇子。這時,很多人都認爲胤禵會繼任皇位,最明顯的表象是發生在康熙六十年,也就是康熙駕崩前一年的時候,時任撫遠大將軍王胤禵征戰得勝回京,康熙派了三阿哥誠親王胤祉和四阿哥雍親王胤禛兩個人率百官郊外迎接,這無形中就有點朝賀新君的意思。但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件誰也預想不到的事情,半年之後,康熙駕崩的前幾個月,胤禵突然又被康熙派往西北戰場。
康熙皇帝爲什麽會這樣做呢?在四阿哥雍親王胤禛的角度來分析,康熙自知病將不起,這是在刻意支走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好讓四阿哥胤禛順利繼位;而從十四阿哥胤禵所處的角度分析,康熙這是讓他再立戰功,以增加繼位的砝碼。可惜的是,康熙到死也沒能等到自己的十四阿哥胤禵回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駕崩,四阿哥雍親王胤禛繼位,稱雍正皇帝。而雍正在即位第二天,就下旨令十四阿哥胤禵轉交軍權,只身回京。
這樣一來,年羹堯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是時候開始讓他“表演”了。當時的境況下,十四阿哥胤禵手握重軍,如果不聽新皇帝雍正的旨令,起兵造反,那大清國就會有有滅頂之災。而此時能對十四阿哥胤禵構成制約的,也只有身爲川陝總督的年羹堯了。胤禵雖然是三軍之統帥,但他在西部地區的威望比不上在西北經營多年的年羹堯;其次,胤禵軍隊的後勤保障都是年羹堯一直在負責;再者,胤禵和屬下將領的關系不如年羹堯跟他們的關系深厚,畢竟年羹堯常年駐守西北。也就是說,如果年羹堯處處掣肘,那麽胤禵的部下就會亂成一團,戰力喪失,“識時務者爲俊傑”此時年羹堯早已經和剛繼位的雍正站在一起。所以,胤禵在年羹堯的層層制約下,縱有萬般不服,也只能順應現實,最終交出兵權只身回京,被雍正控制起來。就這樣,年羹堯很輕松的幫雍正解除了繼位以來的第一個威脅,這是他爲胤禛做的第一件大事。
年羹堯爲雍正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畢竟簡單了,當時的西藏和青海地區羅蔔藏丹津叛亂,而既熟悉西南環境又熟悉軍事的,雍正朝中除了十四阿哥胤禵,也就只有年羹堯一人了,年羹堯在康熙朝曾任四川巡撫,川陝總督。十四阿哥胤禵已被雍正圈禁,貶去東陵爲康熙守陵。雍正不可能也不敢再讓胤禵領兵了,所以平定羅蔔藏丹津叛亂的重任就只有交給年羹堯去辦了,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任年羹堯爲撫遠大將軍,總督川陝雲貴四省軍務。整個戰爭持續時間並不長,只有五六個月時間,到雍正二年就結束了。這一戰,年羹堯盡顯大將之風,神勇無比,不僅調度有方,而且還身犯險境,在被敵軍圍困的情況下,連續十一天都沒有睡覺。雍正在知道這些之後,很誇張地在奏折上寫下“好心疼”“阿彌陀佛”等字樣。
年羹堯僅用了十五天就深入大漠,一舉擊潰了羅蔔藏丹津主力,清朝官史記載:成功之速,爲史冊所未有。年羹堯取得這一勝利讓剛剛即位的雍正欣喜若狂,因爲年羹堯這一次徹底地平定了西南叛亂,等于幫雍正完成了康熙未完成的事業,同時也鞏固了雍正初年的國家安定,對雍正帝位的穩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雍正對年羹堯及年家人大加封賞,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辔及金幣等非常之物,特晉升爲一等公。此外,再賞給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襲;其父年被封爲一等公,外加太傅銜。
至此,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年羹堯所受的恩遇之隆,也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此時的年羹堯威鎮西北,“年大將軍”名號名揚天下,又參與雲南政務,成爲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還對他說了那一番“千古君臣”的話,即“我不當好皇帝,對不起你;你不當好臣子,對不起我。我們二人就這樣做一對千古君臣”。
以此看來,在雍正即位初年,雍正對年羹堯親密度、信任度的都達到了高峰。平日裏,也會常常給予年羹堯各種賞賜,朝中大小事情,也會同年羹堯商量溝通。這段日子,在外人看來,他們倆還真的是一對千古君臣。當然這僅僅只是外人的感覺,其實在雍正心裏,一直沒有把年羹堯當作“自己人”,雖然在奪嫡中年羹堯牽制住了十四阿哥,也幫自己評定了西南叛亂,立下不少赫赫戰功,但雍正對他的忠心依舊持有懷疑態度。究其原因非常簡單,年羹堯並不是一開始就向雍正效忠,而是跟八爺黨走的很近,盡管後期他爲雍正出了不少力,立了不少功,但這都是形勢所迫,並不能強有力的說明年羹堯對雍正的忠心。況且,此時此刻的年羹堯,在實際上已經不只是封疆大吏那麽簡單,他的權勢很大,已經是西南土皇帝了。因此,雍正對年羹堯始終不放心,也時刻提防著他。
不過,這時候雍正還未禛的對年羹堯起殺心,沒有輕易地動他,而是先稍微的試探和考驗年羹堯。在奪嫡之爭中,雍正和八爺黨是死對頭,而其中九阿哥胤禟和年羹堯關系比較近,因爲胤禟的女婿是納蘭明珠的孫子,年羹堯的妻舅,所以兩個人來往比較密切,這就遭了雍正的忌諱。于是故意用胤禟來考驗年羹堯,他把胤禟派到甘肅交給年羹堯看管。雍正想要的結果是,年羹堯不僅要把胤禟看緊,而且還要時時刻刻彙報胤禟一舉一動。可是年羹堯卻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到心上,十天半個月也不向雍正上折子彙報,每次都是雍正一遍一遍地提醒和催促。
即便是有雍正不斷的提醒和催促,年羹堯依舊沒有把對監視胤禟當回事,任由胤禟自便,最後胤禟甚至在甘肅當地做起了不小的生意。年羹堯只不過是照顧一下胤禟和當年的情誼,是爲了義氣;可這對于雍正皇帝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禍患,畢竟年羹堯手握重兵,是名副其實的“西南王”,而九阿哥胤禟又是野心勃勃的皇子,一旦二者串謀,加上朝中八爺黨余孽的呼應,那雍正的皇位怕是就不保了。而此時,西南叛亂已經評定,這四省總督年羹堯還能繼續當下去麽?
自取滅亡的年羹堯
雍正從什麽時候對年羹堯起的殺心,又是怎麽把年羹堯置于死地的?
其實,雍正讓年羹堯監視九阿哥胤禟,說明對年羹堯還是有比較高的信任度的。但是年羹堯對九阿哥胤禟的態度,卻不是雍正想要的,這與雍正的期望的結果相差甚遠,于是年羹堯也就失去了雍正對他原有的信任。于是,雍正從派了一名“心腹”,專門去監視胤禟,這等于變相地告訴年羹堯對的不滿和不信任,同時也是對年羹堯的警示,說明雍正已經不放心大權在握的年羹堯了,即便如此,雍正也沒打算走到殺掉年羹堯這一步,他其實幻想年羹堯自己能主動放棄兵權,回京任職,這樣雍正不用費力就能消除這個心頭大患。曆史上,雍正還真的朝這個方向努力過,在雍正二年的時候,特召年羹堯回京慶功。
雍正也是給了年羹堯天大的面子,甚至打算讓各省督撫同時進京,作年羹堯的陪襯。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範時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黃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進京不久,雍正獎賞軍功,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八爺黨成員)等人,也是聽了年羹堯的話。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歡迎儀式完成之後,雍正讓年羹堯參與朝政議事,目的就是爲年羹堯留京做鋪墊。但是,年羹堯沒明白雍正的用意,以爲這是自己政治地位的體現,行事反而更張揚和肆無忌憚起來。
更過分的是,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不僅如此,他還大肆插手京城的政務,甚至還左右朝中人事安排,這不是要搶雍正的飯碗嗎?。這讓雍正明白了一件事,年羹堯沒打算放棄兵權,留任北京。並且,年羹堯飛揚跋扈的樣子,京城也容不下他。所以從這時開始,雍正考慮是時候對年羹堯下手了。
只不過想除掉年羹堯時機未到,雍正明白,但想要扳倒年羹堯,他還面臨兩大障礙。第一,是合法性問題,對于年羹堯這樣一個才幹卓越、功勳卓著的兩朝老臣,不可能一下子就被無緣無故地罷官免職,這必須有足夠正當的理由才能讓天下臣民信服才行。所以賞賜完畢不久,雍正就著年羹堯重新回到了西南。第二,是局勢的控制力,年羹堯總督四省軍政,在西南地區經營二十余年,可謂是根深蒂固,短時間內很難連根拔起。所以在這“著急吃不了熱豆腐”,還得一步一步來。
雍正對付年羹堯分爲五步走,分別是秘密放風、輿論造勢、搜集證據、褫奪官職和定罪處死。不過。首先,雍正先是朝中孤立年羹堯,故意向那些跟年羹堯關系疏遠的人透風,自己意欲除掉年羹堯,讓大家跟他劃清界限,不要站錯隊伍,這些人自然明白雍正的意圖,也就成爲雍正搬到年羹堯陣營的一員。
之後,雍正開始輿論造勢,公開指責和批評年羹堯,甚至直接說他“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雍正一公開指責年羹堯,那些已經知道皇帝意圖的大臣也紛紛上書配合,彈劾年羹堯的種種罪行。年羹堯突然間遭到朝野上下猛烈的批判,手足無措,一下子慌了神兒,不知道該去怎麽辯解,只有不斷地向雍正請罪認錯,請他原諒。年羹堯這一認錯,雍正的目的就達到了。
于是,雍正開始派人收集、羅列年羹堯的罪證。並且繼續孤立年羹堯,不過這一次直接對年羹堯的直系下屬下手了。年羹堯在西南地區經營近二十余年,根基深非常深厚,關系錯綜複雜,就算他年羹堯不起兵造反,可突然地抽調年羹堯,勢必會造成西南地區的官場混亂,所以必須提前准備好能接替年羹堯四省總督位置的人。實際上,雍正以及無色號合適人選了,這個人就是年羹堯手下的頭號將領嶽鍾琪。嶽鍾琪是年羹堯一手提拔上來的,常年跟年羹堯南征北戰,既有才幹,又熟悉西南軍事,是接替年羹堯的最佳人選。而且在清朝,嶽鍾琪還有些政治敏感,因爲他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嶽飛的後人,所以嶽鍾琪很擔心,怕雍正會懷疑他的忠誠,而正是這一點又可以被雍正利用。
其實,雍正的做法非常簡單,他一方面向嶽鍾琪透露搬到年羹堯的意圖,同時又不斷地安撫嶽鍾琪,以表示對他的有足夠的信任,明確承諾,只要年羹堯倒台,就立馬讓嶽鍾琪接任。此時此刻的嶽鍾琪別無他選,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跟年羹堯一起造反,二是和雍正一起對付年羹堯。就這樣,不僅嶽鍾琪被收服,西南地區的其他將領基本上也都被雍正用這種的方式拿下了。這樣一來,年羹堯等于被架空了,變成了光杆司令。
這一切鋪墊都做完之後,雍正開始對年羹堯動了真章。首先免去年羹堯撫遠大將軍和川陝總督的職務,調任爲杭州將軍,這樣一來,徹底斷了年羹堯的勢力和根基。然後再用之前早已經羅列好的罪名,將年羹堯的爵位和官職一步步地褫奪。最後將他押解進京,等待定罪。由于之前雍正鋪墊的到位,一時間來自各級和各地官員彈劾年羹堯的奏章紛紛而來。在奏章中,各官員都衆口一詞:年羹堯罪大惡極,應該明正典刑。
最後,在雍正的授意下,刑部給年羹堯擬定了九十二款大罪,其中光大逆罪就有五條,按罪行年羹堯死一百次都不夠。當然,這九十二款大罪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捕風捉影定出來的,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爲什麽雍正一定要這樣子做呢?是因爲雍正要讓天下人知道,不是朕那番“千古君臣”的話不算數,也不是朕負了年羹堯,而是他年羹堯咎由自取,是他負了朕。
但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名噪一時,“年大將軍”的威名舉國皆知,如果對其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于是表示開恩,賜其獄中自裁。終于,雍正的一個心腹大患解除了。
總 結:
年羹堯的死因:不是因爲他真的要造反,也不是因爲他知道什麽雍正奪嫡的內幕,而是他在雍正眼中,成了一個脫缰野馬,是最大的不可控因素。這其中包括他初期對雍正不冷不熱的態度;以及他對胤禟的監視態度;包括他在京城的飛揚跋扈,這些都讓雍正感覺到,已經沒有辦法去控制年羹堯。所以,雍正知道年羹堯當時的確沒有造反的舉動和心思,但是也沒法保證他在將來不會有,因此在雍正必須得除掉年羹堯。再者,因爲年羹堯位及人臣的地位和雍正曾經的“千古君臣”表態,所以要除掉年羹堯還禛不是一件特容易的事情,又想要名正言順,那麽就必須得讓他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