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妖的孩子千千萬,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始終樂意跟父母對著幹。
01孩子作妖、爸爸火上澆油
距離上一次帶孩子下樓玩,還是去年大年三十的事了,宅家26天,帶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樓道。
全國人民都不能出門,當孩子第一次想下樓玩被我拒絕後,他總是對我充滿了深深地敵意(老母親不好當)。
所有人的情緒都被疫情籠罩,但是比起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許不出門、帶好娃是我目前唯一能做好的事情。
以他現在的理解力還無法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是孩子天生不受拘束,在經曆了出生以來最長的宅家體驗後,前天,孩子繃不住了,他奮起反抗:拒絕洗手,誓死不從。
前天晚飯和昨天早飯,我生拉硬拽、連哄帶騙匆匆間算是把手給洗幹淨了,可是到午飯的時候,孩子表達出了強烈的不滿,說什麽也不洗。
母子間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沖突,我陷入了兩難。
我不想再強迫孩子,這樣只會激怒他,但即使用叉子,有時候也難免會用手拿,萬一細菌入口可不是鬧著玩的。
當下病毒肆虐,大家內心都充滿了深深地不安,而我的這種焦慮感則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除了飯前和睡覺前洗,只要用手吃東西,我都會再給他洗一遍。
媽媽和孩子矛盾激化,擅于和稀泥的老公站出來說:“不行用濕巾擦一下。”
我拒絕了。
02洗還是不洗,這是個問題?
在一刹那,我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可以餵飯給孩子吃,這樣就可以避免他直接接觸食物了,可是轉念一想,餵飯等于是獎勵他拒絕洗手的行爲,而且也不是長久之計。
養過娃的人都知道,孩子都上杆兒爬,好習慣養成不易,壞習慣一次就成形了。
拒絕洗手,“濕巾擦”、“餵飯吃”,都不是明智地做法。
于是我告訴孩子:飯前洗手是一直以來堅持的習慣,如果你這次堅持不洗,我尊重你,但是你也要遵守規則,想通了,洗了手就可以吃飯。
孩子也沒有跟我置氣,照常玩。可是從早飯後到午睡前只喝過幾次水,中間我提議過一次洗手,孩子搖頭,我沉默。
一直到晚上七點多晚飯,我說洗手准備吃飯了,孩子沒有馬上做出回應,于是我安排他坐在我對面看著我吃飯(他默認),我沒有再提洗手的事情,他說:“想吃飯”,我說:“你的飯在廚房,洗完手就可以吃了。”
看著盤子裏的菜一點一點馬上就沒了,孩子左顧右盼,極度焦灼,我想他此時的思想鬥爭應該很複雜:洗還是不洗,這是個問題?
在我快要落筷的時候,聽到他小聲說了一句:“洗手”。
我發現他沒有直視我、也不確定他是不是清晰地表達了洗手的想法,于是連忙帶他去洗。
自此,宅家絕食篇暫告一段落。
03孩子必然不會成爲天使,但是你們始終可以成爲更好的父母
①遵從一致性原則
父母總是抱怨、責怪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殊不知,正是他們自己無意中促成了這種行爲。
孩子在決定某一項行動之前,首先必須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麽,只有在相似經曆重複出現的過程中學習,孩子才會迅速領會“習慣養成”的含義。
比如建立飯前洗手的習慣,不允許任何例外,在所有適用的情形下,命令必須得到執行,否則父母在訓練孩子就會遭遇極大地困難。
《父母:挑戰》中提到:一旦孩子認識到某一規則長期具有約束力且始終不變,他們就會自動接受並遵守這一規則。
所以,回到洗手這個問題上,父母和孩子雖然各執己見,看起來選擇權在孩子身上,實際上決定權在父母身上,你是強迫孩子洗手(采取極端行爲)、默認孩子不洗手的行爲(孩子可能會生病)還是等待孩子自己想通(心急),都是你說了算。
②區分懲罰和引導
孩子拒絕洗手,也許很多媽媽都會不滿,甚至跟孩子怒吼:必須洗手。但是如果能跟孩子說“洗了手你就可以吃飯”,這其實有本質的差別。
如果對孩子說:“吃飯前必須洗手”,這是“懲罰”;
如果對孩子說:“洗了手你就可以吃飯”,引導出自然後果,更多強調未來後續會發生的事。
心理學家認爲“自然後果的實施是兒童訓練中最有力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分辨“自然後果”和“懲罰”之間的區別。
孩子拒絕遵從洗手的指令,如何讓他心悅誠服,除了語言表述方式,還與父母說話的語氣、語調以及面部表情有關。
急切、憤怒表明你在懲罰,而友好地表達你的態度則會讓孩子更易于接受你的引導,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合理引導比懲罰重要。
③同情心不可濫用
通常,爺爺奶奶在場,看到孩子“不洗手就沒有飯吃”這一做飯很難理解,他們往往攻擊這樣的父母:“心太硬”。
養育,並不是一場你輸我贏的爭鬥,成長的過程是必須要經受一些“訓練”的,但是,往往父母不恰當的同情心可能會使你屈服孩子的這種努力。
《父母:挑戰》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十一歲的小男孩從不回家吃晚飯,引發了家庭中無休止的摩擦,父母束手無策,帶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給的建議是:如果他回家晚了,就拒絕給他吃晚飯。
但是嘗試一周之後,父親說這個方法沒有效果,于是醫生詢問細節,父親只好坦白: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餓著肚子去睡覺。
原來,是父母的軟心腸縱容了孩子的行爲:即使晚回家了還是有東西吃。
習慣養成期間,父母的同情是對一致性原則的摧毀,養育的難題皆因此而源源不斷。
如果父母沒有決心從根本上克服,要做的不應是抱怨孩子,而是檢討自身。
總結:如何讓孩子更快樂,幫助他們擁有舒適幸福的生活,是所有父母的心願,父母總是口口聲聲爲了孩子好,假若沒有掌握正確的養育方法,所謂的“父母的好”其實正是一把傷害孩子的利刃。
“孩子必然不會成爲天使,但是你們始終可以成爲更好的父母。”
——感謝閱讀——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