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面鏡子,能照出了不同人的高尚或卑微,我們平時眼中的上位者未見得一如過去,渺小也不等同于微不足道。當我們還在糾結于要不要出門時,武漢的一位快遞小哥已經用行動感動了病毒陰霾下的全體國人。
平凡的人生,不凡的經曆
事情起源于大年二十九的晚上,除夕假期的開始,全年無休快遞小哥兼順風車司機汪勇偶然闖入一個“醫護人員車輛需求群”,金銀潭醫院有一位護士因回不了家而求助,接應時間是大年三十淩晨6點。
幾個小時過去,群裏無人回應,到了半夜11時,汪勇說了聲“我去”,于是第二天清早就以加班爲借口告別了家人。之所以說告別,因爲他知道短時間內肯定回不來了,金銀潭醫院處在抗擊新冠的一線,跟醫護人員接觸之後他不敢回家,生怕一不小心將病毒帶給家人。
在第一天忙活十三個小時接送醫護人員三十人次,汪勇決定繼續幹,因爲“人家都拼出命來救我們,我們爲何不能送他們回家”,而在全國醫療救援隊來之前,金銀潭醫院就是這場戰役的中流砥柱。
“一天接送一個醫護人員可以節省4個小時,接送100個就是400個小時。”
“這能救多少命啊,至少能讓他們多休息一會兒啊。”
他告訴妻子自己因解除疑似病例而隔離,隨後義無反顧地成爲了專職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這位單純的快遞小哥甚至自己賺到了。
“我所有的資源就是一輛車,但我用自己串出了一張網,如果說成績,這是隊友們齊心協力的結果,我就是一個組局的人,而局裏的每一個人都是拿命在扛,在這場疫情中每一個付出的人都是英雄。”–汪勇
不久之後,汪勇成爲了志願者領袖和救援物資的“大總管”,加入者越來越多,彙集的力量也越來越大,單車、車隊、盒飯、物資… …白天當志願者,晚上住公司倉庫,在武漢最爲艱難的二十多天裏,他默默貢獻著,各種各樣的物資都在汪勇團隊的組織下送到了醫護人員的手中,物盡其用地投入了抗擊新冠的工作中。
具體情況新聞早已報道,筆者就不贅述了。
俠之大者:是英雄也是凡人
當很有人在咆哮著喊口號時,這位普通的快遞小哥已經辦完了許多我們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後勤工作尚不全面的情況下,這位平凡的快遞小哥憑帶著一群志願者解除了新冠抗擊一線的後顧之憂。
志願者們將他奉爲值得信賴的帶頭大哥,想跟在他後面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醫護人員感謝他,不光開車送飯,還包括了換眼鏡架、修手機、買拖鞋、指甲鉗、充電器、秋衣秋褲、衛生棉等,可謂事無巨細。
但他並沒有什麽絕世武功,更沒又一呼百應的天生美麗,而是能力之外更可貴的東西–真心,從隊伍的組建、人員的整合,以及物資的籌備和發放莫不是無數條朋友圈、志願者群信息和“掃街”的方式一點點聚集而來。
他是個英雄,也是個凡人,有過躊躇和害怕。在大年二十九的那個晚上他猶豫了一個小時,並考慮了三件事情:一、如何出門;二、不回來住哪;三、如果出事怎麽辦,當天晚上也是徹夜輾轉,如果遭遇不幸,家人、車貸、房貸,這些怎麽處理?
但在出發前,他還是決定“把腦袋提了起來”,生死有命,事在人爲!
汪勇說,自己最感謝的就是自己除夕前夜的那個沖動,有點理想主義,但也就是這次回複,讓這份從大年三十淩晨開始的溫暖,綿延不絕。一個又一個新的“局”不斷組成,一點一點的愛不斷傳遞,一點一點的計劃漸進實施,陰霾漸漸散去,陽光即將降臨。
2月23日,快遞小哥汪勇終于回家了,相比離家前一小時的躊躇,他提前三天在朋友圈裏“廣播”,而吃了一個月的泡面之後,他覺得晚上桌上的飯菜,全是他愛的口味。
第二天早上,妻子悄悄告訴他,爸爸媽媽晚上終于睡著了。他才知道,自從2月13日知道他在外面做的事情之後,父母就再也沒有睡安穩過。而妻子沒有告訴他的,是自己和孩子一直的惦念。那個在元宵節的時候抱著爸爸照片親了又親的2歲半女兒,此刻一直抱著他的大腿不放。
筆者找不出更恰當的溢美之詞,想來金庸先生筆下的俠之大者,也不過如此吧。
最恰當的任命
2月19日順豐快遞複工,汪勇也接到了領導的電話:
“明天來上班,你被升職爲分部經理,管理四個營業網點。”
這是一個聽起來都舒服的好消息,更是一條人盡其用的任命,人品自不待言,快遞小哥汪勇在過去的一個月裏也充分證明了自己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順豐公司給汪勇隨口罩寄來的祝福卡片
頗具大俠情懷的王衛有這個舉動,貌似也不意外,這是對他付出的回報和肯定,而筆者只想說一句:幹得漂亮。
在一個多月的全民抗擊下,漫長的冬季也迎來了尾聲,陽光明媚的春天即將來臨,當我們肆無忌憚地在田野上撒歡時,也當記得那些負重前行者,他們或許風光,他們也曾跟我們一樣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