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慈欣的獲獎小說《帶上她的眼睛》中,主人公“我”向主任請假兩天,想出去短暫旅行,領導同意的條件是“我”再帶一雙眼睛。
“所謂眼睛就是一副傳感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象由超高頻信息波發射出去,可以被遠方的另一個戴同樣傳感眼鏡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象你帶著他的眼睛一樣。”
然而,今天劉慈欣小說中描繪的科幻故事已經成爲現實。
因爲,5G時代來了。
2019年1月份,國家工信部發放了5G臨時牌照,人們之前關注和討論的5G已經實實在在地從幕後走向了台前,但其實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5G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5G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G就是Generation 的縮寫,也就是“代”的意思。5G其實就是第5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簡稱。到目前爲止,無線通信技術已經經曆了4個時期。
1G時,手機變成了一部可以移動的通話設備,人們可以用大哥大打電話,可以說1G時代是摩托羅拉的天下;
2G時,手機除了語音的功能外,發短信成了一種比較流行的聯絡方式,諾基亞、愛立信等廠商後來者居上;
3G時,網速大大提升,2007年蘋果手機推出iPhone 1,智能手機成了無所不能的移動終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APP,手機變得越來越萬能,且不可替代。各大手機廠商群雄逐鹿,三星、華爲、蘋果、oppo等。
4G時,短視頻APP火了,移動支付無處不在,出門再也不用帶錢包了,手機依賴症患者也明顯多了,這個時期催生了今日頭條、美團、滴滴等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互聯網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
5G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改變呢?
5G的技術細節雖然現在還不明朗,但專家對它未來的前景已經有了很清晰的認識:一個是峰值速率,一個是時延。
如果我們把數據比作超級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峰值速率就是指在每一秒鍾可以通過的車輛。當然路越寬,通過的車輛越多。峰值速率目前已經超過了每秒10個G,是4G傳輸速度的10倍。
身邊有朋友說,現在4G已經足夠快了,我這三年內肯定不會買5G手機。
其實“足夠快”說的不夠准確。長安街夠寬,但它還會塞車。我們在通信中因爲網絡是統計複用的,你絕不能按照一輛車的寬度來定義這個路。路上的車跑得有多快,不取決于你一個人的速度,取決于有多少人同時在用這條路。
今天當我們不僅人要上網,而且更高速地上網,還有大量的路要接進來,萬物互聯,所以,通信流量會要求帶寬非常寬,才能保證不卡頓,未來我們一定需要5G。
時延是什麽?高速公路再快,進去的時候還要有收費站,中途還有檢查站,這都會降低車輛的通行速度。而5G理論上延時是一毫秒,是4G延時的幾十分之一,基本可以達到實時水平。這就爲遠程醫療、無人駕駛、無人機等提供了可能。
5G 就是是萬物互聯、連接場景的一代,它有三個特點:大數據、海量連接和場景體驗,提升用戶體驗感受,這就使得很多科幻的場景得以實現。
那麽,它會如何在人們生活中發揮作用和創新呢?下面是我認爲它會帶來的幾大主要改變。
1. 無人駕駛和智能交通。
5G的低延時使得無人駕駛成爲可能,無人駕駛的反應速度很可能會比人還要快,這就會極大降低車禍或事故的發生頻率,減少因突發情況而引起的事故。
對于很多新學開車的人,停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試想一下,在周六的早上,你開車來到一家最想去的商店門口,你下車後只需摁下遙控,車會自動停好,這裏用的就是無人駕駛技術。
我們不妨更大膽地想象一下,未來,我們很可能就不再需要會駕駛車輛,而汽車也不再需要油門、刹車、方向盤等各種複雜的設備,我們只需預約好出門的時間和目的地,就能安全、准時地到達約定地點,而在車上的這段時間,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把時間騰出來幹更重要的事。從此,酒駕將從曆史上退出。
曾經在一個關于5G的視頻中看到這樣一個演示:在十字路口,通過車輛的時候沒有紅綠燈,只要有一個空隙,就能過去一輛車。那麽它靠什麽呢?它不是靠紅綠燈指揮,而是無線信號。很簡單,就是車跟道路連,跟對面的車連,跟紅綠燈連,跟房子連,跟所有的東西都是相連的。
我們在高速路上開車,如果一個車隊有20輛車,以防出現車禍,它們必須間隔50米。但是它通過5G聯網以後,第一個人踩刹車,最後一輛車也一起刹住了,所以只要保持5米就夠了。這樣整個道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
在5G已經將這些科幻場景變爲可能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5G網絡要全覆蓋,如果沒有全覆蓋,車突然開到一半信號沒了,後果將不堪設想。第二點涉及修改現在的規則的問題,交通規則的修改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
2. 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是什麽概念呢?
通俗一些來講,就是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接入互聯網,比如家中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甚至是每一個插頭,那麽只要這些東西接入了互聯網,就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控制和管理它們了。
你之前可能也通過Siri,小愛同學或者手機來遙控過家裏的設備,但這跟5G相比,可以說是處于非常原始的階段。
你可以設想一下,當你在旅行回來的飛機上看到北京好大的霧霾時,你用手機就可以打開家裏的空氣淨化器,好讓你回到家時就能呼吸非常清新的空氣。到家後,你簡單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這時候肚子餓了,你在手機上下單訂了外賣,沒過十分鍾你的外賣就被無人機送了過來。你遠程遙控著打開了窗戶,無人機把你的外賣放到了餐桌上就離開了。
在未來,可能每一個事物的內部都會被嵌入芯片,用于收集、儲存信息,以便更好地與外界互聯。而那時,無人實體店和無人機將會無處不在。
3 遠程視頻、社交和工作
今年疫情期間,遠程辦公成了一種流行,很多遠程辦公軟件比如飛書等,開始在大公司內普及。
但5G時代,隨著傳輸速度的顛覆式提升,全息3D顯示的遠程會議將變成一種新的流行趨勢。在這種模式中,遠方的客戶還可以像一個真人一樣就坐在你身邊,而不只是在屏幕上看到他的臉聽到他的聲音。
會議中的每個人都像坐在一個會議室一般,和真實的面對面交流別無二致。
甚至,醫生實時控制手術刀的遠程操作也會變成可能。在未來,301醫院的專家們可以遠程指導一台位于江西省偏遠農村的非常規心髒病手術。對于這些專家而言,時間的寶貴性不言而喻,目前他們的很多時間都用在了去往各地的路途中。而5G的普及,使得他們即使在上班的路上也能遠程操作手術。
更甚至,在5G時代,還直接能提升交友的效率。VR交友、相親、AR面基,這些都會成爲流行。情感溝通可以不再需要厚厚的飛機票或火車票來維持了,“雲戀愛”不再是難題。
4 沉浸式體驗
VR 就是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的簡稱,它可以讓受衆獲得沉浸某種環境的切身體驗。 這種“身臨其境”的效果,仿佛把受衆引入特定的場景中去。3D 技術加上聲音傳播的多邊性, 能夠形成視覺感知、聽覺感知、觸覺感知等立體化的體驗。
只需用攝像機或手機使用微型傳感器,讓鏡頭全方位地連接起來,便能拍攝出 360 度的全方位視頻。同時,再把事件中的真實場景添加進去,就能使觀衆産生沉浸感
現在,我們國內的沉浸式視頻僅僅被應用到了電影、動畫、遊戲等上面,而且,體驗者在體驗時必須佩戴3D眼鏡或者頭盔才能看到全景,然而在5G時代,虛擬現實可能會被推向下一個層次,我們只需要通過移動設備的雲計算就可以享受沉浸式體驗,我們不但可以身處其中,而且可以在事件中四處遊走。
VR與旅遊行業的結合,會催生出“雲旅遊”這樣一種全新的旅行方式,比如節假日我們不出門就可以去到故宮、西湖、蘇州園林、博物館等景區,切身感受各個景區的自然和人文魅力;也可以跟遊戲行業結合,根據中國傳統故事策劃遊戲,讓國外用戶沉浸于中國的文化中,幫助我們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以上四個方面是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有可能隨著5G時代的到來而變爲可能的場景,但5G會帶來的創新和變化遠遠不止這些,有可能還會發生一些我們的研究專家不曾預料到的變化。
然而,正如任正非所說,5G有很多的內涵,這些內涵的發生還需要更多需求到來,還需要很長時期,5G發展一定是緩慢的。
發展周期的長短,取決于行業的投入。在擁有了核心技術以後,需要的是跟各個行業的結合,只有做到融合和創新,才能百花齊放。
不管社會對5G時代有多少疑問或質疑,但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5G時代已經轟轟烈烈地來臨,它將巨大而深刻地改變我們現在的生活,實現從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向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實現萬物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