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麽影視作品,會讓觀衆有“真後悔當年沒看到重點”的感覺?
在香港出品的影視作品中,就至少有兩部,
一部是經典商戰片《創世紀》,在樓價將會不斷翻倍的時期,它不斷強調買樓!
20年前,如果內地的部分觀衆看懂了這部港劇的精粹,那麽他們的人生軌迹也許會有所不同。
另一部,就是1992年TVB出品的《大時代》!
最近全球股市大跌,特別是美股出現了連“股神”巴菲特都聲稱罕見的暴跌,引發了網友對股票的關注。
而《大時代》就是以股票爲題材。差不多30年過去了,這部劇引發的,能影響真實股市走向的“丁蟹效應”早已失效,但它對股票的思考,以及給觀衆的警示,還是值得觀衆“複習”的。
一,股票是人的遊戲
對于股票本身而言,港劇《大時代》是不專業的,因爲影視作品的載體是影音,能夠承載的信息有限,而主要創作者——導演和編劇不是金融人才,更擅長講故事,編情節;
另外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是電視劇的戲劇性,觀賞性,不能僅僅把它拍成“教育片”,有所取舍,會犧牲很多細節,所以劇中關于股票的具體操作,以及其他相關的細節都有很大的漏洞。
但《大時代》像是一個放大鏡,能放大股票背後所涉及的人性,讓觀衆從人性的角度來思考股票,還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①方進新的理想——股票原意
《大時代》的時代背景,始于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當時香港還處于殖民地時期。主角方進新,也就是方展博的父親,他的主要成就,就是創立了香港華人交易所。
他創立華人交易所,有兩個原因,一是出于他的民族意識,他不想被英國人完全控制著他的事業;
第二個原因,是爲了實現他的理想:他想通過交易所,發揮好股票的正面作用。
對于有潛質的公司來說,利用股票來集資,能夠加速它們的發展。在現實中,近年來阿裏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能夠迅速崛起,成爲科技巨頭,股票也發揮了不少作用,因爲利用股票集資,讓它們有了龐大的資金,它們于是有條件高速發展,瘋狂擴展版圖。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股票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購買優質的股票,能夠讓他們的錢越滾越大,比單純把錢放進銀行好。現實中,騰訊的股票在10多年來差不多漲了400倍,如果網友在當時買了幾萬塊它的股票,也許現在資産已經過千萬。
整體來說,股票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因爲社會中很多公司通過股票集資,能迅速壯大,能創造更多的價值,也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普通老百姓也能通過股票,讓自己的資産升值。
通過股票“人皆有賺”,這就是方進新的理想,這同樣也是股票的願意,出發點是建設性的。
②理想的破滅——股票亂局
股票的原意是好的,是正面的,但正如劇中的角色——葉天所說:“股票是人的遊戲!”。
人性不是本善,也不是本惡,而是複雜的,社會上是什麽人都會有。
人有自私的,也有無私的;有曾經自私,但後來無私的,也有曾經無私,後來自私的;也有在某方面是好人,在另一方面是壞人的……….人性相當複雜。
正因爲股票是人的遊戲,人性的複雜性就會影響股票的運作。
在方進新和搭檔陳萬賢創立了香港華人交易所後,香港這個小小的股票圈,就出現了股票亂局。這個股票圈中的各種角色,因爲人性貪婪,從各方面擾亂了原有的秩序。
【規則者】
盡管華人交易所是方進新最早構想,並推動建設的,但陳萬賢的資曆更深,身家最厚,所以陳萬賢最初是交易所的“一把手”,而方進新是“二把手”。
作爲“一把手”,陳萬賢是交易所中權力最大的規則者,最大的“裁判”,對交易所的正常運作起著最關鍵的作用。
但創立交易所後,陳萬賢考慮的卻不是讓交易所發揮好正面的作用,而是重點考慮如何利用交易所爲他賺錢。
只要能賄賂陳萬賢以及其他交易所的相關人員,陳萬賢就能讓他們的公司上市,不需要嚴謹考慮公司的資質;
如果公司不給他們好處,不走“潛規則”,就算那些公司再優秀,陳萬賢也不給他們上市。劇中以李嘉誠爲原型的韋嘉誠,就不肯定走這種“潛規則”,而被陳萬賢拒絕其公司上市。
陳萬賢帶頭破壞了交易所的規則,最終交易所變成了他們“撈油水”的工具,違背了方進新的原意。
【商家】
看到了股票的集資作用,某些商家也亂來了。
交易所的原意是爲商家集資,促進公司的良性發展,而劇中的某些商家,卻是爲了集資而集資,只沖著錢來。
劇中出現了許多”垃圾股”,它們的股價遠遠高于公司價值本身,背後原因可能就是他們的上市不是爲了發展,僅僅是爲了拿到更多的錢,拿到錢後就繼續專注于榨取股民的錢。現實生活中,有部分公司何嘗不是這樣,他們同樣不是爲發展而上市,而是爲了上市而發展,拿到錢就套現。
本來這種行爲華人交易所是可以避免極端化的,因爲有審核機制,但陳萬賢作爲規則者,已經破壞了規則,只要給他好處,劣質公司都能上司,更別說嚴格監管了,所以這條歪路居然可行。
在這種情況下,華人交易所也成了部分商家“撈油水”的工具,因此劇中的股市産生了許多“泡沫”。
【普通市民】
本來股票是一種良性理財的工具,但在部分普通市民心中,卻成了“一夜暴富”的工具,更像是一種能夠容易猜中的彩票。
在“方進新大戰陳萬賢”前期,香港的股市出現了虛假繁榮,許多股票都很快升值,不少普通市民也因此嘗到甜頭,發了一下小財;
所以許多普通市民都對股票很狂熱,連街市賣菜的阿姨都關心著股票,在交易所中,大量普通股民湧進交易所裏,想第一時間知道股票走勢,部分市民一心等著股票爲他們賺錢,甚至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管;
在方進新看來,他們簡直是“發瘋”了,憤怒之下,他還用消防水槍去噴射他們,希望讓他們冷靜一下。
【專業人士】
規則者亂,商家亂,普通市民也亂,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熟悉股票運作,玩法的專業人士,自然也成了“割韭菜”者,繼續“添亂”,從中獲利。
概括來說,因爲人的貪心,導致了劇中的股票亂局。
二,不要炒股才是《大時代》傳遞的價值觀
①丁蟹與方展博——股票中的兩種“常勝將軍”
現實的股市,因爲監管越來越好,也許不會出現《大時代》那麽嚴重的股票亂局,但只要股市是人參與的,股票的亂局還是不斷會有的,股票市場會不斷充滿著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在複雜的股票市場上,究竟哪些人是“常勝將軍”? 《大時代》就概括出兩種人。
第一種人,是丁蟹這種“運氣流”。
在《大時代》中,丁蟹是“運氣之王”。他在跑馬會買彩票,以10塊錢爲賭本,居然連中幾次,還中了冷門,最終用10塊錢賺了4000多萬元;
他完全就是“一介武夫”,不僅對股票一竅不通,文化水平也非常低,但在股票市場中,他大手筆買期貨買跌,碰巧遇到大股災,結果不僅“救”了他兒子的公司,還賺了幾個億;
在人生道路上,他得罪了龍城邦等“黑惡勢力”,但他活下來;他曾中槍,但也沒有死掉;他可以說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但他的兒子們都混得非常好,在他出獄之後,他過得非常滋潤;另外,盡管他殺人了,因爲有兒子們幫助,他最終也不用坐牢,運氣非常好。
在股票市場上,丁蟹這種“運氣流”無疑是常勝將軍。但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丁蟹這麽有運氣的人存在,現實中能走運氣買對了騰訊的股票,已經算是“運氣流”了。
第二種人,是方展博這種“技術流”。
在《大時代》中,也許導演給方展博不少主角光環,讓觀衆覺得他炒股也仿佛是靠運氣。
但事實上方展博更多是靠技術。劇中有一段剪輯將方展博在台灣炒股的情節和丁蟹賭馬的情節剪輯在一起。
在這部剪輯中,看起來好像方展博和丁蟹都是靠運氣發財,實際上方展博的發財方式與丁蟹有本質區別。
變賣所有家産,破釜沉舟去炒股,不是讓方展博有更多的運氣,而是讓他更專注,更容易分析股票的走勢,加上導演給他一些主角光環,所以他成功翻身了。
在人物設定上,方展博本身就對股票很有天賦,後來經過了師傅的指點,另外他還在股票市場上交了不少“學費”(虧錢), 他最終才靠能技術在股票市場上常勝。
現實生活中,像方展博這種“技術流”的“常勝將軍”才是最最常見的贏家。
②股票市場變換無常,人性又貪婪,“不要炒股”才是《大時代》所傳遞的觀點
在《大時代》中,無論是“技術流”的人,還是“運氣流”的人,在股票市場上混得好的是沒多少的,只要他們走錯一步,就會“滿盤輸”。
方展博的好友陳滔滔年輕有爲,也是股票天才,結果碰上了股災,曾一度破産;
方展博的師傅葉天能夠預言股市的價位,但也曾在股市中失敗過,而且家人也間接因爲股票意外身亡,導致他半輩子瘋瘋癫癫;
陳萬賢是股壇的“老狐狸”,結果也敗在股票上,最後負債超過10億,只能在獄中上吊自殺;
另外,“運氣之王”——丁蟹,因爲太貪心,大手筆買期指買跌,他就是因爲一次運氣不好,導致全家欠債100多億,欠的錢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國際“黑惡勢力”的,他和兒子們就算走到天涯海角都會被人追殺,最後只能全家跳樓自殺。
股票是人的遊戲,只要有人參與,“亂局”就會不斷出現。無論股民是“技術流”,還是“運氣流”;無論是貪心的,還是有節制的,都可能會被“亂局”所擊潰,所以對于股票,還是“及早離去”!
這種對股票的警示,就是《大時代》的核心價值觀。現實生活中,對于股民來說,不要炒股,是沒可能的,但冷靜炒股還是必須的。
盡管僅是電視劇,但《大時代》還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回顧方進新拿著水槍去淋醒狂熱股民的情節,也許也能冷卻現實生活中部分股民對股票的盲目狂熱。
洞察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