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對諸葛亮的評價很高。他寫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成爲中國"散文史"上的名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鄙陋,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出師表》裏寫得更是感恩涕零:"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鞠躬盡瘁"也成爲後世對諸葛亮的崇高評價。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三國演義》更是把諸葛亮的"智慧"渲染到"神乎其神"的地步:周瑜命令諸葛亮監造10萬支箭,限10日之內辦成。諸葛亮明知這是周瑜借故殺他之計。但爲了顯示自己的"本領",他幹脆把10日縮短爲3日。又因爲今天已經晚了,幹脆從明天開始算起,這樣又減少1日。在2日之內監造完10萬支箭。這難度多麽大可想而知。所以魯肅道:"此人莫非詐乎?"但諸葛亮像沒事人一樣。直到第3日五更時分,才帶了20只草船,前去曹營"借箭"!一只草船五六千箭,10萬支箭只多不少!你想,這事辦得多麽玄乎?
再比如"七星壇祭風","擺空城計","巧布八卦陣"等,諸葛亮的"智慧"都"玄而又玄"。無怪乎魯迅評價諸葛亮時說道:"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諸葛亮的智慧跟妖怪差不多了!章學誠評價《三國演義》寫作手法時說道:"七實三虛惑亂觀者。"當然,這是小說的"演義",不符合曆史事實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讀者就喜歡看這樣的:如電影大片一樣扣人心弦!
曆史上諸葛亮的確很有智慧。這一點無可置疑。《三國演義》也是取材于曆史,裏面很多故事都與《三國志》相表裏。《定三分隆中決策》這一回,就與《三國志·蜀书·诸葛亮传》的历史事实完全一致。与"魏蜀吳"三國其他曆史人物一樣,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很"客觀":"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百姓如喪考妣,感念他的恩德。這說明諸葛亮的才幹有益于百姓!
但是,人無完人。當我們從"正面"看到諸葛亮的優點時,是否也應該從"反面"看一下他的未能"盡善盡美"之處?
第一:諸葛亮年輕時就有大志,與別人不一樣,他覺得在哪裏做官都一樣,只要能得志就行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他父親名叫諸葛珪,早年去世。因此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依靠叔父諸葛玄居住在荊州。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躬耕隴畝,喜歡唱《梁父吟》的歌曲,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一類的人物。當地很多人不贊同諸葛亮的做法,只有朋友崔州平和徐庶欣賞他。
有一次,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談起各自的志向。孟公威想學成後回歸北邊故鄉。諸葛亮道:"中原地方並不缺少士大夫,做官何必一定回到故鄉?"三人問諸葛亮以後的打算,諸葛亮笑而不答。裴松之在解讀諸葛亮的志向時,說道:以諸葛亮的智慧和才華,看來從年輕時就立下志向!假如他能回歸中原,去魏國做官,一展才華,絕對不是陳長文和司馬懿的對手,更何況其他人?諸葛亮只所以不回歸北邊,是因爲他看到漢祚將傾,以興微繼絕克複爲己任,並不是認爲偏遠的地方有利可圖!裴松之對諸葛亮說了很多好話。但不管怎樣,都表明,諸葛亮與別人不一樣,徐庶孟公威後來都到了魏國,成爲"顯貴",但諸葛亮一直留在當地!
第二:諸葛亮在"等待",他終于遇到明主,就是"白手起家"的劉備
諸葛亮被稱爲"臥龍"。顯然他像姜太公一樣在"等"一個人。這個人終于來了。就是劉備。劉備怎樣認識諸葛亮有兩種記載。一種是衆所周知的"三顧茅廬"。另一種則完全相反:是諸葛亮先去拜訪的劉備。當時曹操勢力很大,劉備只有幾千兵馬駐紮在樊城。有很多儒生去拜訪劉備,希圖得到重用。這其中也有諸葛亮。別的儒生都走了,諸葛亮還坐在那裏。劉備喜歡編織,也不理諸葛亮。諸葛亮譏諷道:"我認爲將軍有什麽大志向,原來只喜歡編織。"劉備道:"你有什麽話要跟我說?"諸葛亮道:"你認爲自己的兵力怎麽樣?"劉備道:"我非常著急,怎麽辦才好?"諸葛亮道:"你可以告訴劉鎮南,把國中的流浪人戶都收集起來,充實你的人口。"劉備聽從諸葛亮意見,果然兵衆一天天多起來。這是《三國志》"轉載"的《魏略》記載。孰真孰假難以分別。但不管怎樣,諸葛亮遇到賞識他的人,開始"得志"了!
第三:劉備其人。"劉皇叔"這頂帽子戴得不靠譜,甚至太可笑
《三國志》對劉備身世的記載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後來失"侯",幹脆在這裏安家。劉備祖父名雄,父親名弘,到了這一代,已經完全是平民百姓了!劉備少年時家裏很窮,與母親編織草席爲業。與諸葛亮一樣,他從年輕時就有大志向,喜歡結交朋友,當時很多販馬的富商都看好劉備,給他金銀財寶,資助他。黃巾軍起義後,劉備與他的從屬征討黃巾軍有功,被封爲安喜尉。這是劉備走上"仕途"的開始。
在很大程度上,"劉皇叔"這頂帽子是《三國演義》給他戴上的。《三國志》裏並沒有這個說法。《三國演義》裏的劉備打著"漢室宗親"這塊招牌在中原四處遊蕩,誰見了都會給他個面子,于是他的名聲越來越大,漢獻帝見到他,見他長得像漢景帝,便問他的家譜,論資排輩的話,劉備竟然還是漢獻帝的叔叔,"帝大喜,乃敘叔侄之禮。"這是"劉皇叔"帽子的由來!
但說實話,"劉皇叔"這頂帽子戴得非常不靠譜。以漢高祖劉邦爲第一代"漢室宗族"的話,排到籍籍無名的劉備這裏,是第21代。《禮記·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窮也,五世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這是中國古代規定的"五服"制度,說得是同家族之間的5代人,是親屬,在服喪時穿著5種不同的衣服。出了5服的,就不屬于這個家族的人了!
這也說明,就算劉備"追根溯源"的確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話,也早就出了"漢室"的五服,跟所謂的"宗親"沒有關系了!何況你這還是20多代!"劉皇叔"這頂帽子不僅是"不靠譜",簡直是很可笑了!
第三:諸葛亮"定三分隆中決策",這是一種什麽行爲?實質是分裂華夏"大一統"的行爲
《三國演義》裏寫的"定三分隆中決策"、"諸葛亮舌戰群儒",與史書上的記載相表裏。主角都是諸葛亮。諸葛亮早就成竹在胸:曹操占據北方得"天時",孫權占據南方得"地利",劉備占據西南方得"人和",不能不說羅貫中描寫地很"巧妙",三家割據勢力是"平等"的。在《三國志》記載裏,曹操來攻,劉備不能應敵,諸葛亮奉命到孫權那裏去"合縱連橫"(也就是小說裏"諸葛亮舌戰群儒"這一節),諸葛亮遊說孫權曰:"若能與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于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比較猶豫。但諸葛亮繼而遊說道:"今將軍若能命猛將統兵數萬,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孫權終于被說服,荊吳聯手,曹操大敗于赤壁。諸葛亮終于完成他"3分華夏"的目標!
無論史書還是小說,對諸葛亮這個"謀略"的評價基本上都很"中性",沒有什麽傾向性。赤壁之戰後曹操灰溜溜回到北邊,孫權損兵折將,沒有撈到什麽好處,收獲最大的是劉備,得到進可入中原,退可入西川的荊州之地,標志著劉備成爲與曹操、孫權鼎足的"第三個勢力"。"鼎足三分"變爲現實!
建安二十六年,劉備手下讓他稱尊號,劉備不允許,諸葛道:"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乃其宜也。"這裏說得更清楚,諸葛亮的理由就是劉備姓"劉",也沒有稱什麽"漢室宗親"、"劉皇叔"。天下同姓是一家,與劉氏"漢室宗親"攀上關系也說得通!從這裏開始,劉備的蜀國就具有了"正統性",就像諸葛亮所說:"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曹丕先于1年前建立的魏國是"非正統"的!諸葛亮進而說:"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也就是說,大家都想"自成一格",做上"高堂厚祿",諸葛亮當了丞相還管理尚書省!
"鼎足三分"的曹丕最先稱尊號,劉備1年後緊接著稱尊,孫權後于劉備稱尊。從普遍意義上說,魏國似乎最沒有"道義",是對"漢"的一種"篡","曹氏篡漢"後才形成了"連鎖反應",劉備孫權誰也不服誰,接連"獨立"!但不要忘記,正是諸葛亮率先"出謀劃策"把華夏"分"成3份,才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他的行爲屬于分裂華夏"大一統"的行爲!
第四:諸葛亮扯"劉姓"大旗作虎皮,多次阻擾華夏走向統一
劉備建立蜀國諸葛亮的功勞最大。因此金聖歎說:"然不得孔明出而東助赤壁一戰,西爲漢中一摧,則漢益亦幾折而入于曹,而吳亦不能獨立!"名義上孫權沒有在赤壁之戰中得到什麽好處,損失了很多兵將,但它的最終"獨立"還是建立在諸葛亮的謀略之上,這一點不能否認!"鼎足三分"是諸葛亮的"戰略目標"。也是他最爲聰明的地方。爲什麽要把華夏分成3份,而不是2份,就在于3是最穩固的關系,可以互爲琦角。倘若把華夏分成2份,就勢必造成一方是強的,一方是弱的,弱的一方必定會被強的一方吞並,也即"統一"!當曹操來攻時,劉備只有幾千兵馬,連托足之地都沒有,他不向孫權求助求誰?諸葛亮通過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孫權:二者聯手才能對付以曹操爲丞相的漢室正統,也即諸葛亮所說的"中國"!爲什麽要聯手對付曹操?就在于劉備和孫權保持這種"割據"或"半獨立"狀態,是最"有利可圖"的!
公元229年,孫權稱尊號,派出使者前來蜀國通報。蜀國群臣認爲應該與吳國絕交。諸葛亮道:"孫權有僭越之心久矣,所以省略他的挑釁,就在于求琦角之援……彼賢才尚多,未可一朝定也……倘若頓兵相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在這裏,諸葛亮還是以"漢室正統"自居,當年他厚著臉皮去孫權那裏求救,孫權出兵才使劉備有了西川之地,三分天下鼎足之勢乃成,現在又認爲孫權"僭越",不是很可笑嗎?諸葛亮真是拿著劉備的這個"劉"字當虎皮了!
諸葛亮最先造成華夏大分裂。後來魏國發動對吳對蜀戰爭,諸葛亮又出謀劃策,千方百計進行"阻撓",從"實質"上來說,他起到的作用就是延緩了華夏最終走向"大統一",這一點有必要明白!
第五:諸葛亮的矛盾心理,先分裂,後統一,但他有分裂華夏的智慧,卻無統一華夏的能力,知其不可而爲之,究竟是爲什麽?
曆史上對諸葛亮的評價相當正面。他的確作了很多貢獻。比如對蜀國老百姓就留下很多好處。向南方開疆拓土,七擒孟獲,立下很大功勞。但是人無完人,當我們衆口一詞看到他的"這一面"時,也有必要看到他的"另一面"。以《三國志》爲例,對曆史人物除了"正史"外,還在注釋裏添加了很多"野史",尤其是裴松之注釋《三國志》時搜羅了大量史料,比如現在已經大部分失傳的《魏略》,就大量引用。我認爲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目的就是讓後人既看到曆史的"這一面",也看到曆史的"那一面",這樣有利于我們對同一曆史人物有全面了解!
諸葛亮並不完全是"鞠躬盡瘁"的。或者說,當我們評價諸葛亮是"鞠躬盡瘁"時,首先是站在"各爲其主"的角度上來說的,也就是說,他爲了劉備和蜀國,的確做到了"鞠躬盡瘁"這一點,沒有任何問題。章武三年春天,劉備病重,以後事托付諸葛亮,說道:"若我的兒子可以輔佐,你就輔佐,若不成才,你就自己坐上尊位!"劉備爲什麽要這樣說呢?就在于他早就看透了諸葛亮,他是個有"野心"、"不安分"的人。劉備是什麽人?聰明得唻!倘若沒有智慧,能夠"兩手空空"建立蜀國?曹操評價劉備道:"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耳!"但在有史官記錄的情況下,諸葛亮能怎麽樣?他一定要保證輔佐劉禅:"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是"懂"諸葛亮的。諸葛亮也在"使用"劉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僅僅是"君臣"那麽簡單。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葛亮的很多朋友都到了曹操那裏做官,也有到孫權那裏做官,諸葛亮的才能比他們都強,爲什麽不去?張子布曾經向孫權推薦諸葛亮,但諸葛亮推辭了,理由是:"孫將軍能把我當做賢人,但不會重用我,不能讓我充分發揮才能,所以我不留在那裏!"這裏說得更清楚:諸葛亮要找一個能讓他完全發揮才能的人!劉備就是這樣!因此在劉備死後,"舉國"托付給諸葛亮,一如《袁子》所說:"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正,事凡庸之君……行君事而國人不疑。"也如諸葛亮在《出師表》裏所說:"宮中府中,俱爲一體。"什麽是"宮"?就是劉禅居住的"宮"!什麽是"府"?就是諸葛亮管理的"府"。"府"就是"宮","宮"就是"府"!到了這個程度,諸葛亮是不是完全滿足了發揮自己才能的願望呢?
諸葛亮是很矛盾的。先後兩次《出師表》,爲了什麽?爲了"北伐"!"北伐"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詞。這還是建立在他扯著劉備"劉姓"虎皮的旗子上,自認爲是"漢室正統",也就是說在他看來魏國和蜀國都是"不正統"的,只有姓"劉"的蜀國才是"正統",所以就像裴松之評價的那樣:諸葛亮的目的是"興微繼絕克複",興的什麽"微"?劉備"劉姓"的微;繼的什麽"絕",大漢王朝亡魂的"絕";克的什麽"複",複興"漢朝"的"複"!說實話這些都挺荒謬的,諸葛亮是分裂東漢王朝的"第一人",他的路線是先"分裂",後5次發動對曹魏"北伐","興複漢室,還于舊都"!以諸葛亮這樣具有智慧的人,怎麽能認爲他能打敗魏國,光複大漢王朝?孫權"稱尊"時他都沒有能力"討伐",現在就有力量打敗魏國了嗎?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吹捧地"神乎其神",連魯迅先生都看不下去了。但是如果以羅貫中的邏輯來看,諸葛亮既然這麽"能掐會算","呼風喚雨",通曉"天文地理",知道"奇門遁甲",難道他沒有算定最終統一華夏的是"篡魏"的司馬氏?還要做5次"北伐"的無用功呢?
3分華夏,鼎足而立。是諸葛亮第一階段的最高目標。只有分成3份對劉備和諸葛亮來說才是最有好處的。在當時,"大一統"觀念對他們來說是沒有好處的,除非由劉備和諸葛亮來進行"大一統"!因此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總覽蜀國,就進入了他第二個階段的目標:一統華夏!但諸葛亮有3分華夏的智慧,卻無一統華夏的能力!所以前後5次"北伐"都無功而返!他真的不明白蜀國有多大力量嗎?我認爲不是,那麽爲什麽還要"知其不可而爲之"?完成劉備的遺囑:"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是一個目的;另一個目的是如何對曆史進行交代:分裂後不能統一,那他成什麽了?頂著劉備"劉姓"的帽子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有實際行動!
晉朝《蜀記》評價曰:"有知己之主,則有竭命之良,所以三分我漢鼎,跨帶我邊疆,抗衡我北面,馳騁于我魏疆者也。"
結語
說三國,道三國。三國之所以有這麽大魅力,就在于它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朝代,是一個很難分清"是非"的朝代,都說"春秋無義戰",三國也是"無義戰"的。金聖歎說:"三國者,乃古今爭天下之一大奇局。"爭的什麽"奇局"?無非是"權"、"名"、"利"、"勢"4個字!
但不能不承認。諸葛亮和劉備真的很會"推銷"自己。他們善于打兩張牌,第一是"感情牌",民間有這樣的諺語:"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劉備一哭,就讓人覺得他是"弱勢群體",自然就贏得很多同情;諸葛亮善于打"正統牌",自認爲只有他才能代表"漢朝正統",所以在這兩張牌下,劉備和諸葛亮就贏得很多好名聲。相反,曹操和曹丕父子不善于打這兩張牌,在曆史上的名聲就不太好,曹操成了奸臣的象征,在京劇裏都是白臉。這倒是很有意思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