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窮,才沒錢理財;因爲沒錢理財,所以就越來越窮。”
“天哪,我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哎呀,等有錢了再說吧……”
我們常常會說“等有錢了再說吧”,但你等錢,錢是不會等你的。想跳出人生的死循環,讓今天的你賺錢給未來的自己,避開以下4個誤區,你就成功了一半。
誤區 1 :
✖ 錢夠花就行了
總是聽到身邊有人說:”哎呀,我的錢還是夠花的,就不用理財先啦。”
但是這種懶得折騰的心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不到水沸騰的那一刻是察覺不到事情的嚴重性的。
有個朋友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我們都勸過他好歹每個月要強存一筆錢,這樣就算遇到突發情況也不會手忙腳亂。然而他根本沒把我們的話當回事。
後來他到杭州出差,半夜突發腸胃炎,檢查費醫藥費各種加起來要好幾千,奈何他又還沒發工資,身上也沒多少錢,存款更是空白的。只好挨個給朋友打電話救急,好不容易才把事情解決了。
錢夠花就不用理財,典型的居安不思危,但是我們得學會打理自己的錢包,遇到突發情況,才不會手足無措。
誤區 2 :
✖ 等到有錢再說
很多時候,原本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人,距離越拉越大,大多跟個人對已有財富的利用程度有關。
余先生和他的朋友,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上的是同級別的大學,都成爲了公務員,工資福利待遇相差不大。但是幾年之後,余先生的經濟能力上了好幾個台階,而他朋友還在原地踏步。余先生在2000年就開始摸索股票投資,後來也嘗試了互聯網金融投資。
期間也想說服他的朋友加入理財投資的行列,但是他朋友總是說,“現在都沒什麽錢啊,等有錢了再去理財啊。”坦白說,什麽時候才算是真正的有錢呢?一百萬?還是一千萬?
其實,變有錢就是要在你還沒有那麽有錢的時候,開始摸索錢賺錢,然後一步一步地把錢一桶一桶地賺起來。
誤區 3 :
✖ 漫無目標地等錢來
財務目標是一個很管用的燈塔。當我們走在漫漫長路上,途中總會遇到阻礙,而燈塔就是支撐我們去克服阻礙的關鍵性因素。
比如,我的業務員朋友燕子,她每天出門都會給自己定個目標,要出多少多少單,每個月會給自己定一個更大的目標,要賺多少多少的錢。
所以她遇到再怎麽蠻不講理的客戶,都可以做到不失禮貌的微笑,因爲她有目標要完成,決不能小不忍而亂大謀。
燕子剛畢業的時候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年10萬的財務目標。
爲了達到這個目標,她先是節流,把自己的工資收入分配成4份,強存1份,房租水電1份,飲食娛樂1份,學習增值1份,她的小賬本超級細致地記錄自己的每一筆消費。說真的,我從來沒聽過她說,“錢又沒有了,都不知道錢花在哪裏了。”
她也有開源,強存的那一部分錢,她都會用來做一些穩定型投資,一開始的時候本金當然是非常少的,但是積少成多,現在本金加收益都非常可觀。
誤區 4 :
✖ 模糊自己的風險底線
投資過于集中或者過于分散,其實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
拿生活中的小事來說,女人大多注重保養,買了死貴的精華霜讓臉蛋維持著花樣年華,卻忘了保養脖子,明眼人一看,還是可以窺見端倪。這就屬于投資過于集中。
那麽投資過于分散呢?父母讓孩子去上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孩子們分身乏術,最後卻沒有一門精通的。
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是爲了規避風險,但這不是絕對正確的。關鍵是要去考核籃子本身牢固不牢固,安全不安全,而不是去考量籃子的數量和種類。
在理財投資的問題上,對待風險的認識有很重要的兩點。
一是對于理財産品本身,有風險是正常的,但是我們要去衡量這個風險對于這個産品是可控還是不可控。
二是對于投資者,風險于我們自身是能承受還是不能承受。哪怕你有一個以小風險換取大收益的夢,你也要清楚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底線在哪裏。
避開誤區只是成功了一半,想要越來越富,還需要另一半,安全又可靠的財富增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