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娃睡前喜歡掐我,以前是掐胸,後來變成了掐胳膊,睡前要掐,睡覺時翻身要掐,只要一點點意識就要來掐幾下,前幾天被我簡單粗暴的拍走了,最近一直在戒,真的很煩!
我家必須靠著我身體某個部位才睡,比如睡在我肚子上,睡在我手臂上,我把她移開,要麽是醒哭,要麽是分分鍾又爬上來接著睡,我懷疑她身體裏是不是有個雷達。
很多媽媽們都被孩子這些“怪毛病”困擾著,但是不知道這些行爲背後的原因是什麽,所以,既不忍心拒絕,又擔心這樣會慣壞孩子,一直糾結、痛苦。。。。。。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們睡前的種種行爲,實際是孩子在向父母表達自己的“另類饑餓”——皮膚饑餓。
01
什麽是“皮膚饑餓”
孩子出生前,一直生活在媽媽溫暖的子宮裏,受到羊水的輕撫,有絕對的安全感。孩子出生後,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被羊水浸撫的安全感消失了,孩子本能地會産生需要摟抱、撫摸等需求。這種需求在嬰幼兒身上表現得最爲明顯,醫學上稱之爲“皮膚饑餓”。
這是因爲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愛撫與觸摸,而産生“皮膚饑餓”現象。這種饑餓就是孩子對撫摸的需求。皮膚表面對接受刺激有一定的需求,如不能被滿足,就會出現“饑餓感”。
02孩子的哪些行爲,可能就是“皮膚饑餓”
- 要媽媽輕拍、撫摸才能入睡;
- 吮吸自己的大拇指才睡得著;
- 喜歡抱著毛毯或玩具睡覺;
- 有的摸著媽媽的胸部、手肘;
- 揪著父母的耳朵或頭發、摟著父母的脖子、摳鎖骨;
- 摸著媽媽的肚子才肯入睡。
許多父母長期被孩子睡前的這些“怪毛病”所困擾,甚至影響了自己的睡眠和心理,所以,有的父母采取粗暴的方式制止,有的甚至認爲孩子心理有問題,那麽造成孩子“皮膚饑餓”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03
“皮膚饑餓”背後孩子究竟在表達什麽“內心戲”
1、生理需求。
美國邁阿密接觸研究機構負責人菲爾德指出:“人體的肌膚和胃一樣需要進食以消除饑餓感,而進食的方式便是撫愛和觸摸。”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如果缺乏皮膚撫觸,可能會産生“皮膚饑餓”。父母舒適的擁抱和撫觸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分泌催産素,體內的皮質醇水平也會下降,可以幫助孩子平複情緒,緩解緊張感,增加安全感和聯結感。
2、心理需求
嬰幼兒時期和母親或者照看者之間親密的依戀關系,是寶寶生存發展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之一。孩子斷奶後,有了分離焦慮情緒,于是,他們不自覺出現了“行爲倒退”,本能反應就是在尋找心理的“安全港灣”。
“愛,源于接觸,母愛的核心更是接觸性關懷。”
肌膚接觸一直都是人類情感交流中重要的方式,不管是歡樂、喜愛、悲傷、痛苦、憐憫等多種情感都可以通過肌膚間的觸碰、撫摸來傳遞。
3、退縮性表現
三歲以上的孩子,仍然存在上述“皮膚饑餓”行爲,則是孩子的退縮性表現,其原因可能是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給予孩子充分的“主動性”和“自主感”所致。若是這些情況,父母就要考慮寶寶在家中是否得到足夠的愛和重視。
04
“皮膚饑餓”得不到滿足會對孩子産生什麽樣的影響
1、嬰幼兒“皮膚饑餓”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食欲不振,還會變得膽怯、抑郁和躁動不安,身體和智力的發育較同齡孩子的落後,也經常會出現一些讓媽媽們不能理解的睡前“怪毛病”。
2、缺少父母擁抱的寶寶,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長大後會潛在並深刻地對被愛被關心被撫慰形成強烈的渴望感,如果這種感覺過于強烈,就會形成病態的情感需求,對寶寶心理的健康發育産生很大影響。
05
如何滿足孩子的“皮膚饑餓”
1、給孩子做撫觸按摩,增加觸覺刺激體驗。
撫觸是通過輕輕刺激人體表皮的感受器促進觸覺神經系統發育,能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獲得安全感,達到好的睡眠狀態,促進孩子的大腦更好的分泌生長素,讓孩子更好的發育和成長。
媽媽爸爸跟寶寶寶能從這種接觸中,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感受到跟父母的親密,給足孩子情感的滋養,也會給寶寶充足的安全感、愛和自信,滿足孩子的“皮膚饑餓”,爲他們的成長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與寶寶同眠》這本書裏,有這樣一句話,“被愛撫是孩子發育成長中最重要的渴求,這種愛得到的越多,孩子的成長發育就越快,每天接受十五分鍾按摩的寶寶體重增長速度超過那些沒有接受按摩寶寶的47%,有的甚至更高。”
所以,平時多給孩子做撫觸、多跟孩子擁抱、牽手,把寶寶擠到沙發的角落等,做一些“親膚遊戲”和“身體遊戲’。
2、看見孩子的心理需求,正面回應孩子。
孩子的這些“怪毛病”,只是因爲需要愛。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看見孩子的心理需求,不簡單粗暴的阻止孩子求愛的行爲。
我曾見過一個媽媽,在孩子提出要求摸胸的時候,一把推開了孩子,我能理解媽媽的心情,覺得孩子這種行爲不合理,但是,如果簡單粗暴拒絕,會讓孩子更焦慮,甚至會出現更親近媽媽胸部的心理需求。
這時,媽媽可以將孩子摸胸部的行爲引導爲抱抱他,撫摸他的後背,或者讓他靠在媽媽懷裏,給孩子心理需求的滿足。
媽媽需要跟孩子溝通,用溫柔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媽媽的身體部位是媽媽的隱私,他的行爲讓媽媽不舒服,影響到媽媽的睡眠等,孩子知道原因後,心理就不會對媽媽的拒絕産生委屈。
3、給孩子找一個替代物——過渡性客體。
兒童精神醫學大師溫尼科特把布娃娃、毛絨玩具等孩子依戀的東西稱爲“過渡性客體”。
特殊時期,它甚至比母親重要,是“孩子幾乎無法切割的一部分 ”。
寶寶摸媽媽是爲了獲得安全感,因此,想讓寶寶戒掉“怪毛病”,需要給寶寶提供其他能給寶寶安全感的東西,例如,帶有媽媽味道的東西,衣服、玩偶等,代替自己陪伴在寶寶身邊。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22歲的傅園慧身上一直挂著根紅繩子,甚至睡覺都帶著它,包括出門見朋友。
傅爸爸解釋說,他們管這個叫“摸摸”。
他說,傅園慧小時候就一直喜歡摸一塊小毛巾,後來長大就改成一根繩子了。
維嘉問:“如果不摸會怎麽樣?”
傅爸爸說:“不摸,手就沒有地方放。”
秦海璐說:“但是她已經二十二了。”
傅爸爸笑著說:“她一直都是這樣的,這樣可以給她安全感。”
溫尼科特曾通過對6萬對母嬰的咨詢,在大量臨床經驗基礎上總結出:“這些過渡性客體在某一階段替代了母親的作用,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對兒童成長是必須的、有積極作用的。”
所以,當媽媽對孩子的一些“怪毛病”無法忍受時,可以選擇一種物品,讓孩子依戀,滿足寶寶的“皮膚饑餓”需求。
4、多做一些感官和感覺協調的配合訓練。
滿足孩子的“皮膚饑餓”需求,可以多跟孩子做一些感官和感覺協調的遊戲,例如,把孩子卷到被子裏,做擀蛋卷的遊戲;把孩子放在瑜伽球上,做搖擺旋轉訓練遊戲;也可以把孩子放在瑜伽球下,做按壓觸碰遊戲,多增加孩子身體接觸,滿足孩子身體的碰觸需求。
但是,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些遊戲必須爸媽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孩子自己不可以獨自去玩。
另外,也要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不斷擴大他的體驗邊界,增加孩子的認知,隨著接觸範圍變大,孩子也會越開朗,會主動去探索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
記得從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用眼睛看到的是一個生命,你關切這個生命,你就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生命就會受到尊重。”
所以,請溫柔對待那個有著“怪毛病”的孩子,只有愛才能化解孩子心中對物體的依戀,滿足寶寶的“皮膚饑餓”,才能給孩子更有安全感的童年,才能讓他們自信地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