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4月2日11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93萬。這個數字從85萬到現在,只花了不到20個小時。
搶口罩、搶消毒水、搶體溫槍、搶衛生紙……我們發現,全球不少地方還陸續出現了“囤米搶油”的現象。
我們需要搶點大米囤著嗎?
圖片來源:新華社
3月3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一方面是供應鏈受影響,另一方面,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2個國家陸續宣布禁止、配額出口糧食等農作物。
但實際上,作爲最愛吃的大米的中國人,完全可以“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的糧食儲備率已經超過80%,而大米、面粉這兩樣“剛需”産品更是可供14億人吃上1年以上。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2日在商務部舉行的網上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長期穩定,國際市場對我國糧食供應的影響很小。我國口糧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批發、零售市場大米、面粉、食用油貨源充足,價格穩定。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量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
那麽,是哪些國家在限制糧食出口?最“受傷”的又是誰?
12國宣布糧食出口限制
3月下旬以來,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2個國家陸續宣布禁止、配額出口糧食等農作物。
——3月22日起,哈薩克斯坦限制出口11種農産品,包括小麥、白砂糖、葵花籽油、葵花籽、荞麥、甜菜、洋蔥、胡蘿蔔、土豆和蘿蔔等。全球小麥市場,哈薩克斯坦是主要的出口國之一。
——3月24日起,作爲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的越南宣布:暫停各種形式的大米出口,並計劃采購19萬噸大米以及8萬噸稻谷,以應對疫情危機。
資料顯示,越南每年出口的大米占到全球大米貿易量的15%左右。2019年出口大米637萬噸,其中,中國買了48萬噸。
——3月26日,泰國宣布,禁止雞蛋出口7天。
——3月25日,塞爾維亞宣布,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産品。
——3月27日,俄羅斯農業部官網宣布,已制定《關于對俄羅斯聯邦谷物出口到非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的國家實施臨時定量限額措施》的決議草案,擬在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將俄小麥、大麥、玉米等農産品出口限額定爲700萬噸。葵花籽也將限制出口。
實際上,作爲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2月底時俄羅斯就宣布過:自3月20日,將暫停10天荞麥及其他谷物出口。
——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稱,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産品的出口。
——3月30日,柬埔寨總理洪森表示,柬埔寨將從4月5日起,除了香米,將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
此外,據媒體報道稱,塞爾維亞、阿爾及利亞等國也陸續禁止農産品出口;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在內的歐亞經濟聯盟已決定采取第二批限制措施。
我國糧食夠吃嗎?
在多國宣布禁止糧食等農産品出口後,不少人也擔心,作爲最愛吃大米的國家之一,我國會不會出現“糧荒”?
首先,我們來看中國每年的糧食進口情況:
據國家農業農村部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農産品進出口金額爲2300.7億美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金額791億美元,同比減少1.7%;進口金額150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71億元),同比增長10%。
也就是說,從金額上來看,我國實屬農産品進口大國,2019年全年貿易逆差718.7億美元,同比增長26.5%。
從這一數字來看,多個多家出口限制糧食等農産品,似乎對我國影響頗大。不過紅星資本局細細一算,其實是無須急的。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看看我們需要吃多少糧食,以及能産多少糧食:
據《中國統計年鑒》,2018年中國主要人均糧食消費量是127.2公斤。紅星資本局按14億人口進行簡單的計算,一年全中國人吃掉糧食1.78億噸;而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對媒體的回複,在2019年,我國稻谷、小麥這兩項的食用消費爲2.5億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産量6.64億噸,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增長率是0.9%,創曆史最高水平。其中,大米年産量爲1.47億噸,占比22.1%,小麥年産量爲1.34億噸,占比20.2%,玉米年産量爲2.61億噸,三者合計達到5.42億噸。
也就是說,總産量來看,我國每年産的糧食完全能滿足實用消費量。
其次,我們來看米和面這兩項“剛需”糧食的情況:
2019年我國稻谷産量2.096億噸,同比減少252萬噸。其中,食用消費1.58億噸,同比減少50萬噸,盡管稻谷飼用和工業用糧有所增加,預計年度結余1430萬噸。
2019年我國小麥産量1.34億噸,已連續5年保持在1.3億噸以上。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算,食用消費爲9230萬噸,年度結余1400萬噸,同比增加870萬噸,已連續7年産大于需。
即便中國人愛吃米和面這兩樣主食,也早已能實現自給自足。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現在存的糧食夠我們吃多久: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上一市場年度,全球庫存的水稻是1.75億噸,中國就占了近1.2億噸。另外,中國小麥庫存亦高達1.4億噸。按照這一數據來算,存下的大米和面足矣滿足全國人民吃上一整年。
整體的數字來看,我國糧食儲備率已經超過80%,遠超世界農貿組織規定的17%-18%的國際安全紅線。也就是說,整體來說,即便不進口糧食,儲備的糧食也能夠吃上10個月。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今天也表示,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長期穩定,國際市場對我國糧食供應的影響很小。我國口糧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疫情發生以來,各地批發、零售市場大米、面粉、食用油貨源充足,價格穩定。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量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
不過,2019我國進口農産品金額的1500多億美金中,花了353.4億美元的大豆占比高達23%。多國的限制出口,對我國而言,大豆這一單項糧食的進口價格將不容樂觀。
糧食出口限制,影響的是誰?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紅星資本局發現,如今來看,有的國家稱糧食只夠吃三個月,有的國家糧食賣不出去只能下調價格——
受出口國限制出口的影響,也已經有多個進口國出現糧食供應緊張,甚至開始從國家層面帶頭“囤糧”。
作爲主要稻米和小麥進口國,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出現了“糧荒”。他們表示本國存儲糧食的供應最多能維持到6月,如果6月份疫情加重或未結束,這些國家的糧食供應也將告急。
外媒稱,菲律賓農業部長4月1日表示,菲律賓今年采購的130萬噸大米中仍有超過半數尚未交貨,爲應對疫情,菲律賓政府另將進口30萬噸大米作爲緊急措施,並期望緬甸等東南亞鄰國持續出口,協助其提高糧食庫存。
3月27日,伊拉克表示,在未來幾周,需要進口25萬噸大米、100萬噸小麥,來保證國家糧食儲備,向國民提供食物。
沙特農業部發言人也在3月31日指出,當下要確保國內以及進口食品的戰略供應。據悉,沙特打算從下月起開始進口超120萬噸。
阿爾及利亞、土耳其等主要小麥進口國已經發了采購標書,摩洛哥也暫停小麥進口關稅。
而另外一些出口國,卻只能面臨銷量、價格雙降的問題。
印度作爲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國,因爲疫情的影響已于3月24日宣布全國“封鎖”21天,出口難以進行。據環球時報報道,印度1月份出口總額較往年同期水平下降了約10%,價格也有所下降。
不過,印度直接選擇把糧食發給民衆。3月24日當天,印度宣布了一項價值1.7萬億盧比(225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印度低收入者爲未來三個月內每月可得到大米或小麥5公斤。
大米第一大出口國印度“封城”,第三大出口國越南禁止出口,市場普遍認爲,第二大出口國泰國迎來機會。
據外媒報道,泰國稻米出口協會一位高層表示,泰國稻米出口會在今年第二季度迎來改善,且目前並無迹象顯示泰國會限制稻米出口。
再來看對我國的影響——
3月28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對媒體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國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有利于消化不合理糧食庫存,減輕國內部分糧食品種庫存壓力。
不過,對于全球而言,3月28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警告,貿易限制措施也許會加重糧食危機。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糧食供應的不確定性可能促使決策者采取貿易限制措施,以保護國家糧食安全。而2007-20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的應對經驗證明,此類措施只會加劇危機。”
紅星資本局記者 俞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