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知乎宣布,截至2020年2月底,其付費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此消息一出,頓時,並沒有引發什麽太大關注。
筆者嘗試在百度搜索關鍵詞“知乎、付費用戶”,搜索結果中確有不少相關的報道,但仔細查閱報道內容後卻發現,它們似乎都來自同一出處。
這些稿件核心內容幾乎均是圍繞知乎的鹽選會員展開,肯定知乎在貢獻優質內容上取得了巨大建樹,以多元化的知識付費形式,爲用戶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驚喜,更爲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商機。
除此之外,便沒有什麽其他比較有價值的觀點了。
如果一個消息出來時,圍繞它的只有一種聲音,而且都是正面的聲音,闡述的觀點亦極其相似,那麽,這些聲音就很可能都來源于品牌方的通稿。
另外,知乎在公布這則消息時有一點非常耐人尋味,就是他們並沒有公布付費用戶的實際數量。
作爲一名浸淫公關行業多年的老鳥,筆者冒昧地推測,知乎之所以沒有大肆宣揚自己付費用戶量的實際數字,很可能是因爲這個數字並不是那麽好看,不然按照慣常的推廣手法,一定會對這個數字大書特書。
比如隔壁的B站,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自己的數據。
在關系産品聲譽的相關數字並不太樂觀的情況下,品牌團隊往往需要找角度對推廣信息進行包裝來提升品牌的美譽度。
“付費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就是一個不錯的角度,至少聽起來是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那麽,在互聯網行業,付費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意味著什麽呢?是否能夠證明這個産品擁有巨大的潛力?
在沒有獲得完整數據的情況下,對這些問題進行臆測,是無法得出結論的。
因爲,假如産品原始的付費用戶量只有10人,那麽要在1個月內做到增長至40人,並非難事。反之,如果原本付費用戶基數是1億人,那即使只比上月同期增長10%,也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
簡言之,原始基數越小,後期數據翻倍的可操作性就越大,但這種翻倍蘊含的價值往往很難給人們帶來真正的驚喜。
而知乎隱瞞自己的用戶數據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Questmobile上,知乎用戶數據的更新還停留在去年9月,當時知乎的月活是4865萬,注冊用戶量則是2.2億,此後知乎一直未再披露過自己的用戶數據。
所以在2019年9月以後,知乎的用戶量到底是上升還是下滑依舊是個迷,結合近兩年業內對知乎的負評,我們懷疑,知乎確有可能正在走下坡路。
1.瘋狂刪帖是知乎自我閹割的開始?
一言不合就刪帖是很多用戶逃離知乎的原因,甚至有不少用戶爲此卸載了知乎。
原本刪帖、禁言是“論壇”類産品慣有的管理手段,一衆網民對此類操作早就見慣不怪了。
爲何到了知乎這裏,卻引發了那麽大的反彈?
這要從知乎的刪帖機制說起,知乎的刪帖標准中,有一個異于其他平台的考量標准,叫做“友善度”。而這個友善度的判定彈性十分大,但凡有人覺得答主的發言不夠友善,甚至是提問的方式不夠友善,就能以此爲理由進行舉報。
筆者的某位朋友曾經發布過一個格式類似于“XXX是劣質産品嗎?”的問題,就因爲“劣質”這個詞具有一定的傾向性(預設了不友善的立場),而被刪除了整個問題,底下的回答也隨之一並消失。
如果魯迅先生活在今天,估計也會被刪得片甲不留。
雖然這一管理機制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就現有的結果來看很顯然有點矯枉過正,在友善度的束縛下,內容輸出者幾乎很難客觀地去論述一件事的正反面,甚至連表示質疑的基本權利也被剝奪,這一標准極大限制了某些專業性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畢竟,很多時候,負面的觀點是反省事實教訓的必要存在,也是輿論監督發生效力的方式,而知乎爲了保障平台的“政治正確”,時常以此來屏蔽內容創作者較爲敏感的言辭。
不僅如此,這種荒謬的價值取向還延續至了知乎的其他管控原則上,比如侵權舉報。
目前知乎的侵權舉報是,只要權利主體指出答主回答中與其相關的負面內容,認爲這些內容屬于不實評價,知乎小管家就會直接進行刪帖操作(權利主體無需提交任何實質證據),且刪貼後答主本人無法對此進行申訴,只能選擇跟管理員反饋,而這類反饋操作又基本都是無效的。
假如說用戶回答的負面內容真爲不實,那麽知乎刪帖的行爲無可指摘。但最核心的問題是,知乎小管家並沒有分辨真相的判斷力。以至于讓很多真相埋沒在了這些陰暗的舉報操作下。
當然,埋沒真相的責任不能完全歸咎于小管家這個角色,平台作爲第三方是很難觸及到事件真相本身的,比如用戶A在知乎上批判公司B碰瓷式裁員的手法令人不齒,小管家要認定事實的真相不可能像法官一般讓雙方提交證據,再讓當事人就事實真僞展開交鋒,好讓其作出定論。
這個時候,公司B提出異議,說碰瓷式裁員完全是子虛烏有的謠言。作爲負有監管義務的平台方,直接刪帖是處理這類糾紛最輕松高效的方法。
不過輕松高效並不意味著合理,在相同問題的處理上,微信與知乎采取了背道而馳的方式,舉報者需提交必要性的證據,來證實內容創作者的侵權行爲,平台才會對內容發布者采取刪文或是禁言的管控,而非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刀切,倒也很符合法律上“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這讓微信的內容創作者保留了相對較大的話語權。
反觀知乎對創作者話語權的閹割,已經強烈地傳遞出不說好話最好別說話的信號,同時也大大限制了閱讀者的視角。最後,這兩類核心用戶在平台上的體驗都變得有點一言難盡。
舉個例子,有天某位用戶發布了一個“如何評價公司C發布的XX新産品?”的問題,恰好有幾位深度體驗過該産品的用戶獲邀回答此問題,並在回答內容中提到了XX新産品的不足之處,公司C看見,覺得這種回答會影響産品銷量,以回答內容不實爲由選擇了侵權舉報。
知乎小管家在自己沒用過這款XX新産品的情況下,收到舉報後爲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只能火速刪帖,于是這一問題下方只剩下對XX新産品的盛贊。
很快,XX新産品正式量産,不少潛在客戶到知乎查看産品評價,發現均是清一色的好評,于是愉快地下單了,卻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XX新産品的諸多問題,瞬間感覺知乎問答具有欺騙性,來回這般折騰幾次,知乎最終上演了一則“狼來了”的故事。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是知乎在閹割創作者的話語權,實質上體現的卻是平台的自我閹割,這種畸形的表達機制最終帶來的結局是平台核心功能的喪失。
長此以往,用戶再難在知乎上找到專業、嚴謹的回答內容,知乎成立之初最引以爲傲的光環正日漸黯淡。
2.知乎微博化是其自我閹割的導火索?
2011年,知乎憑借“專業”的標簽在問答領域橫空出世,剛上線的知乎是一個半開放的小圈子,用戶必須獲得邀請才可進入平台,但當時平台內確實是大咖雲集,很多高質的內容都來源于這個冷啓動階段,一句“認真你就贏了”頗能體現知乎彼時的調性。
但創始人周源很顯然不是想做一個公益性的平台,爲了積累足夠的用戶流量,更好的商業變現,2013年,知乎決定面向公衆開放注冊,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知乎的用戶量和內容量都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
隨之而來的,還有因爲用戶素質良莠不齊而造成內容低質化的影響。知乎熱榜逐步被各種形形色色的娛樂話題占據,要不然就是一些家長裏短的瑣事。許多高贊內容甚至是在色情邊緣徘徊以博取看客的歡心,這一切讓知乎的整個生態環境越來越向微博靠近。
于是,微博上互噴對罵的場景也在知乎上演了,並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畢竟有文化的人罵起街來也是戰鬥力爆表,一時間知乎內戾氣彌漫,最終迫使知乎不得不采用高壓手段對相關的用戶禁言、刪帖。
可由于這個尺度把握得並不好,且對于許多大V來說,知乎的變現模式並未具有顯著、可持續性的優勢,很多靈魂人物紛紛出走,尤其是人文曆史、社會學科類的優質UGC(這類內容涉及較多禁區和敏感詞)。這麽一來,反而又加劇了知乎內容低質化的程度。
這一切都讓知乎處于一種頗爲尴尬的狀態。
論內容的專業度,比不上過往的自己,也比不上其他一些垂直性網站(比如在科普上比不過果殼,在互聯網時評上比不過36kr和虎嗅),論泛娛樂內容的廣度,又比不過微博和今日頭條。
但即便如此,知乎還是堅持要做自己的生態,既然說是生態,就必須大而全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今年愚人節,知乎又上線了個B乎,主打年輕用戶群,頗有幾分對標B站的意思,至于成效如何還有待觀望。
3.鹽選真的能夠成爲知乎的救命稻草嗎?
看完了關于鹽選的新聞稿,最大的感受是,知乎做了一個大雜燴。
知乎會員的內容分類,有讀書會、雜志、鹽選專欄、Live講座四個部分,分成科學、前沿、財商、文學、藝術等若幹板塊。內容分類列表,清楚地呈現了內容定位。
知乎現嘗試在內容付費上提供一站式的服務,鹽選會員可以在知乎上找到各種形式的優質內容,想看電子書就看電子書,想參加Live就參加Live,根據自己要學習的內容標簽去找就可以了。
但功能多,並不等于做得好。這些內容功能獨立開來看,都可以在其他付費知識的App上找到相應的替代品,很多App只是做其中的一到兩項功能,憑借在知識付費領域入場早,深度足的優勢,保有大量專業領域的Leader,體驗也相當不錯。
況且,在付費內容選取上,用戶是否需要一站式的場景還值得商榷,譬如想看電子書的用戶,在看完電子書後是否會想馬上再去參加一場Live,開啓另一個專注做Live的App對于用戶來說是否需要很大的操作成本?
筆者作爲一名鹽選會員(開京東plus送的,不知道有沒被算在增加4倍的付費用戶裏),去年曾嘗試聽過幾個知乎Live,內容之水有點出人意料,不排除是因爲個人選課不慎導致,當時感覺這些Live和其他App的精選推薦,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此後便再沒有用過鹽選特權,直到會員過期。
近期再次開通鹽選,是爲了和小管家快速溝通,因爲鹽選會員有專屬客服,能夠讓小管家做到即問即答。而普通用戶和小管家對話,可能要過個兩三天小管家才會回複。
如此的特權設置令普通用戶和付費用戶的邊界變得十分別扭,用戶很容易産生這樣一種感覺——沒有購買鹽選會員的人不配和小管家說話。
這又讓人不由得聯想起之前大衆關于知乎“天龍人”的傳說,當初被知乎重點扶持的“天龍人”們(早期的頭部大V),享有最寬松的政策福利,憑借資源優勢賺得盆滿缽滿,而底部的內容作者卻備受打壓,所以在後來帶著滿腹的怨怼集體出走。
現在,知乎的會員機制也隱隱透露出這種貧富分化的氣息。最終,現存的普通用戶會不會也選擇離開呢?抑或是轉化成爲付費用戶?如知乎願意公布相關數據,我們或能從其中窺得一二。
還是那句話,要看鹽選是否真的能讓知乎再次崛起,實質的用戶數據是最充分的說明。單就知乎當前的産品形態來看,並不足以和其他知識付費産品拉開差距,而早期主打的優質問答內容又一直在持續流失,讓人感覺知乎的前景並不是那麽明朗。
但不能否認的是,依靠早年的積澱,在問答內容這塊,知乎仍是最具優勢的領先者,如果往後能夠在內容輸出上找回當年的“專業”,多一點大企的“擔當”,或可避免重蹈天涯、豆瓣的覆轍。
不說了,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倒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