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疫情,引發出來的一系列事情太多太多…有感動,有悲傷,有失望…
先是疫情重災區封城,重慶也啓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接著四面八方的各地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 ,接著小區封閉管理,然後春節延長假期,企業不能複工,絕大部分商家都暫停營業。
到現在,雖然已經快要完全恢複正常了,但經過這70天的打磨,部分行業堅持不住了,部分行業正拼命掙紮,還有部分行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關注到這個點,就是在昨天。大概下午的時候,收到一張截圖,說的是樓下yuki進口超市,因爲房租貴人流少做不走了,打算全場五折起。說實話我看到的第一反應也是:好撒,趕緊去多買點零食撿趴活。大概兩分鍾過後,心情突然變得有點嚴肅。
我開始回想起來,我的朋友A,她是在19年國慶節左右自己開始創業的,創業初期不怎麽理想,到快要過年的時候生意逐漸好了起來,當時她還很舍不得給自己放假,因爲休息的每一天都在燒錢,于是和家裏人商量後准備休息5天。沒想到這一休,休了她近兩年的假,她在過年期間每一天都在休息,但也每一天都在焦慮和憂傷。我無法完全的體會她的感受,但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能懂。
另外一個自己在福建開公司的朋友B,90後,沒什麽經驗,開公司也是他第一次創業經曆,跟別人合夥的。2月初的時候擔心公司,多次想從重慶飛去福建,機票多次被退。但他還挺能忍的,沒有主動說起過自己的顧慮,只是在一次與他聊天過程中提到,既然不能出去就好好放松休息吧,他說:沒辦法放松,那麽多人的工資等著他發。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創業人身上的壓力。還好,我這兩個朋友都堅持下來了!
今天我就上街看看,在疫情的影響下,一度沉睡的它們,哪些醒來了,哪些在拼命抵抗放手一搏,而哪些就永遠的停在一段曆史記憶裏了。
最先看到的紮眼的就是各種五折起,特別是這種臨街店鋪,現在出門逛街大多有目的性的去商場,而這種不是人流集中地的街鋪,著實值得擔心。
然後藥房,藥房在這段時間乃至以後,應該都很難出現對整個行業有沖擊的事,除非人不會生病了。
雖然對行業的影響不大,但連著快兩個月,買藥的人還是少了些,還有就是我聽做醫藥行業保健品等東西的朋友說,他們的東西已經兩個月沒有人買了。
而旅遊業更是堪稱今年行業中的滅頂之災,別人一個月可以恢複,而旅遊業的損失可能今年都很難恢複回來。
酒店:旅遊業都涼涼了,那酒店也就不用說了,本來酒店的半邊天就算是靠旅遊業撐起的,另一半邊天就是靠宴席了,可惜現在連親人去世都不能聚,那也不要指望其他的了。
說完酒店,樓上就有朋友說做酒店用品的也難,一條消費鏈斷了其中一環,那可能最後受傷的就是這條消費鏈上的所有參與者。
雖然現在國外回來的機票一票難求,而且票價很昂貴,但是國內的票價不僅低,買的人還少。重慶到北京往返才700塊左右。上次就聽到從事航空事業的人說自己疫情期間都只有領基礎工資。
旅遊軟件,像去哪兒、攜程這些靠旅遊業靠酒店靠交通的行業,因爲疫情退掉的訂單上億次,攜程高管只能自願降薪。
去年年底的時候,就經常聽說某個健身房不在了,某個培訓機構跑路了,現在健身房無法授課,沒有課時,沒有業績,沒有收入。
全國影院,好不容易前幾天是允許開業了的,我看電影院的朋友還發朋友圈說好高興,終于可以上班了。結果周末的時候就通知不准開門了,于是我朋友又發朋友圈了,說再持續下去,全家都得打包回鄉下了。
理發行業個人覺得還不算太大,從允許開始營業起,很多人都忍不住沖出家門理發去了,我去剪頭發的時候也是排著隊的。
房産行業,其實我不太清楚,也沒看多少報道,不過看到微博一個大V說房産今年也是受到了重創,很多人不敢輕易買房賣房。
餐飲行業是受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有專家預判,2020年全國整體餐飲行業收入將會減少7000–8000億,危難之際,餐飲企業爲了活下去,降低庫存的損失,都開始在門店門口擺攤賣菜了。
疫情後段時間,點外賣的人越來越多,衆多餐飲企業推出了無接觸外賣,也算推動了這一行業的發展。
受影響較大的還有線下的實體書店,期間停業的書店超90%,超99%的實體書店當時沒有正常收入,79%的實體書店的資金支撐在3個月內,扶持和自救都在進行,最近也舉辦了很多線上讀書會,以渡過經營困境。
KTV和酒吧這種娛樂場所,就靠大家去喝酒消費帶來效益,這下不僅不能開門營業,還沒辦法做相關的線上活動或者直播。
還有那種剛投放進市場的按摩椅,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多
商場和商家能做的活動一個都不放過,盡力找理由找時機做活動。區裏組織了春夏消費季活動,圍觀的熱還是挺多的。
養身、足浴、按摩類的,像金色印象這種大一點的,可能還能撐下去,但很對個體戶,如果房東不給面租那就惱火了
路過美食城,空置的商家不少,老麻抄手和缽缽雞都是做不走的那類。
網吧網咖電競室,在裏面都找不到人影子,但是設備、網絡、房租都不會理解你的。
從過年關門到現在的社區店
看心情開門的寵物店
補課班培訓班不知道經過這70多天,還能堅持下來的有哪些
店鋪轉租的轉租,求賣的求賣。
不過樓下的小賣部倒是掙了不少錢,封閉管理期間,生活中百分之六十的生活所需品都是靠他們供應。
公交車上少了很多大爺大媽,停用老年卡的效果好明顯。
解放碑的都市旅遊觀光巴士車,停在那裏就像在提醒你,沒有人來坐,沒有人旅遊啦。
整形美容醫院也要休息一陣子了吧,還是說有人真的趁著帶口罩的大好恢複時期去整容啊?
婚紗攝影、影樓寫真,這些行業也是只能看著現狀,努力掙紮。
家裝行業,大一點的應該還是要照常營業,小一點的就等著訂單熬日子啊。
疫情期間的花店,花市,花場死掉了多少花,焉掉了多少花。
像車站外面問走不走XX的黃牛,這段時間也不會出來工作了。
律師分授薪和獨立兩種。授薪的估計早被老板要求在家辦公了。獨立的沒人發工資,手停口停,而法院整個2月份的庭都取消了。二月業績0,三月四月會在哪裏去?律師屬于商業服務行業,經濟越好他們越好,經濟不好他們也跟著吃糠。
牙醫朋友說再不允許複工的話,有些牙髓炎患者的牙髓就要壞死了。
晚上的時候,朋友圈的朋友說:商場防疫期間不允許開空調,又冷又空曠,每天就這麽熬著。再持續下去我就要倒閉並負債累累了。
最近還有一下連鎖反應不知道大家發覺沒有:輕軌站也是個生態,乘客數一少,很多“鏈條”自然斷裂。輕軌站外面賣小吃的少,小賣鋪長期歇業,門口的出租車、黑車也消失了很多,連每天定時打卡撿垃圾的老阿姨也斷了音信。
看了那麽多行業受到沖擊,肯定影響了大家的心情,其實疫情期間也有很多行業正在逆境中爆發。疫情之下,醫療健康領域反應最快,也是最直接的需求爆發點,二級市場的情緒直觀地反映了這一點。
在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相關公司,比如阿裏健康、騰訊健康、平安好醫生、微醫、醫聯、丁香醫生等平台都開通了在線義診,初篩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緩解線下壓力,減少交叉感染,也讓更多人體驗了互聯網醫療。
線上線下企業同押注在線教育再站風口,疫情爆發後,線下培訓機構爲避免聚集而停止營業,各地大中小學也紛紛延期開學。不得已自救的線下培訓機構開始轉向線上授課,而迫切需要增長的在線教育企業更是盯緊了這次機會。在線教育再次回到風口。衆多企業也推出免費課程,降低體驗門檻必然會增加在線教育産品的使用率,給企業帶來留存轉化的巨大機會。
企業服務迎來高光時刻,在衆多上班族無法坐辦公室的時期,兼顧在家隔離與在線工作的遠程辦公工具迎來了高光時刻。企業遠程辦公涉及到即時通訊、協同文檔、在線會議、雲盤以及客戶管理、合同管理、員工培訓等等多個領域産品和服務。阿裏的釘釘、騰訊的企業微信、字節跳動的飛書作爲巨頭公司産品,已擁有大批用戶;石墨文檔、小魚易連等創業型公司也曾獲得上億人民幣融資。部分公司基于既有産品,在疫情期間針對“在家辦公”推出了新舉措,比如升級原有功能、上線健康板塊、免費開放等。
疫情還催化了配送到家各種相關業務的快速增長,主要幾個平台在春節期間都出現了訂單量暴漲。美團買菜、京東生鮮、每日優鮮等,春節後隨著快送配送人員到崗,配送到家各業務將進一步增長。線下需求轉到線上後,各大電商和O2O平台獲得了一批新客戶和潛在客戶。尤其是生鮮電商,很多消費者在疫情發生後才開始接觸生鮮電商平台,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此前線上平台獲客成本高企、獲客難度加大的緊張局面。
線上娛樂,集中爆發的“黑馬”,受春節期間疫情持續發酵影響,包括遊戲、短視頻在內的在線娛樂異常活躍。今年春節,國民對手遊的熱愛超過了預期。
在疫情面前,國家面對的是打贏這場人民健康的保衛戰,企業面對的是糟糕經濟形勢下企業生存的保衛戰。沒有人能左右變化,唯有走在變化之前,無論是否被感染,每個人都在這場災難裏了,這個春天,注定不同尋常。
我們要保持希望,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