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心理所聽課時,講發展心理學的老師推薦了《讀懂孩子》這套書,老師當時給的評價是,這是中國寫的兒童發展書籍中,非常全面、系統又接地氣的一套書。
《讀懂孩子》是北京師範大學邊玉芳教授所著,熟悉國內心理學發展水平的朋友都知道,心理學,尤其是教育心理學的學科建設,北師大和中科院可謂國內頂尖。
而邊教授是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員,這套書是她帶領研究團隊,曆時近5年打磨出來的,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成長規律,提出具體全面的養育指導。
可以說,這套書是兒童發展的工具書,由于內容較多,也算大部頭作品。但經過設計,穿插了很多小欄目,小故事,測試等,可讀性非常強。
今天我想推薦《讀懂孩子》系列的第一本,《讀懂孩子:心理學家實用教子寶典(0-6歲)》,新手爸媽,養育的焦慮是最多最繁雜的,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可以極大地緩解父母的焦慮,幫助父母更好地解決養育過程中實際遇到的問題。
一、不知該怎麽辦才好,往往源自對孩子的不了解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 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 ”
該怎樣教育孩子,不少家長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焦慮和問題。
常有朋友問我,“孩子不愛吃飯,怎麽辦?”,“孩子看書坐不住,怎麽辦?”,“不給買玩具孩子就大哭大鬧,怎麽辦?”
在接下來的逐步了解中,就會發現他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不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導致孩子的不良行爲習慣。
很多父母在養育過程中,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看到問題的表面,無法理解問題背後真正的意義。
其實,孩子的生理心理水平跟成人又很大不同,他們的大腦發育、認知神經發育,都需要經曆很多階段,才能逐步趨于成熟。
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對父母有以下好處。
1、緩解自身焦慮。
比如3、4歲孩子的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專注力不夠,坐不住。了解了這是由于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完善所致,學齡期以後會逐漸提高以後,父母就不必再著急焦慮了。
2、更好地接納包容孩子
只看到孩子動辄發脾氣,無法真正接納孩子,容易給孩子貼上“不聽話”、“脾氣不好”等負面標簽,了解了孩子的情緒發展特點,更能做到理解包容孩子,做到真正的接納和無條件養育。
3、提供有效成長幫助
很多家長都跟風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了解了孩子的發育特點,才能認清孩子成長所需,特長所在,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
教育沒有終極正確的寶典,也沒有普適通用的方法,家長只有了解掌握了孩子發展發育的特點,結合自身情況,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爲孩子提供幫助。
二、0-6歲兒童發展的常見誤區
根據《讀懂孩子:心理學家實用教子寶典(0-6歲)》中介紹的兒童發展特點,我總結了低齡幼兒養育中的常見誤區。
1、感知覺發展
- 嬰兒該多抱,還是少抱?
在美劇《摩登家庭》裏,米切爾和小卡領養了一個越南寶寶,寶寶剛回家的時候,兩個人照顧起寶寶手足無措。
爲了讓寶寶適應自己一個人睡覺,兩個人非常糾結又痛苦守地在寶寶門口,而寶寶一個人在房間裏放聲大哭。
這個片段顯示了一種曾經非常流行的養育方法,“哭聲免疫法”。
“哭聲免疫法”是指,爲了訓練嬰兒形成某種習慣,或達成某種目的,不理會嬰兒的哭鬧,堅持執行教導方式的方法。
這種流傳範圍廣,流傳時間長的養育方法,建立在行爲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上。
行爲主義的開山鼻祖華生,曾驕傲地宣稱,“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爲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根據行爲訓練,確實有很多嬰兒養成了乖乖睡覺的好習慣,但他們成人後,紛紛出現了心理情緒上的問題,輕則睡眠障礙,重則出現精神疾病。
這種非人性化的養育手段已經在西方世界叫停,但直到現在,還在我們身邊以各種方式上演。
有句老話說,孩子“哭了就不抱,不哭才抱。”還有人說,“孩子抱多了會形成依賴,影響獨立性。”
其實都是偏見。
大量實驗研究表明,嬰兒從一出生開始,觸覺就非常敏感,他們需要被撫摸,被擁抱,經常撫摸和擁抱孩子,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還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也就是更聰明。
在部分醫療水平和教育觀念發達的地區,新生兒從出生起,就開始與母親肌膚接觸。我家二寶出生後,醫生就把他直接放在我的胸前趴著,濕漉漉軟綿綿熱乎乎的小家夥很快就開始蹭著尋奶,顯示著新生命的神奇。
- 怕摔怕碰,不給寶寶運動機會
嬰兒長到6個月以後,開始坐、爬、站、走的大動作發育。有的家長因爲怕孩子摔著碰著累著,不敢讓孩子自主運動,這樣往往會限制孩子的運動發展。
其實,寶寶的運動發展可以反映寶寶的正常生理、心理發育水平,對腦發育及其關鍵。尤其是爬行,需要大、小腦相互配合,同時調用手、眼、腳協調運動,對孩子的運動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的形成有積極作用。
爬行一般出現在嬰兒8個月以後。多爬可以豐富大、小腦之間的神經聯系,促進身體協調和腦的發育,如果因爲怕摔怕碰就限制孩子的爬行運動,對寶寶的成長來說太過可惜了。
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將寶寶放置在幹淨的地上,或者在看護下,在大而平的床上練習爬行,將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家長在孩子面前呼喚吸引,鼓勵孩子向前爬行。
寶寶爬行熟練後,需要注意家庭環境的安全度,將危險品收納放好,在容易磕碰的家具牆壁邊角包上防撞條等軟材料,爲寶寶打造一個有利運動的良好環境。
- “扶走”“扶跳”危害多,不要揠苗助長
寶寶長到7、8個月時,很多家長開始扶著寶寶“站”、“跳”、“走”。殊不知,這樣做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傷害很大。
寶寶的動作發育與身體發育息息相關,過早扶著運動,可能影響寶寶的肌肉、骨骼發育,影響寶寶以後的走路姿勢和習慣。
過多“扶跳”可能會使寶寶腿部發育變形,形成“O”型腿,過多“扶走”還會錯過爬行黃金期。
心理學家格賽爾設計的“雙生子爬梯實驗”證明,對寶寶的動作發育來說,生理成熟很重要。
他選擇了一對不會爬梯的同卵雙胞胎進行試驗,在他們48周大時,每天訓練弟弟爬梯10分鍾。一個月後,弟弟能勉強爬梯,水平明顯高于哥哥。
但五周後,開始訓練哥哥爬梯,只用了兩周,哥哥就可以靈活爬上梯子,水平與訓練了七周的弟弟相當。
所以,大動作的發育要孩子自己說了算,家長做好輔助和保護,大可不必急于求成。
2、認知情緒發展
兒童的認知發育與大腦發育相關,常見的誤區有以下幾個。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不會影響以後學習呢?
曾有朋友擔憂地問我,”我家寶寶特別不愛看書,看一會兒就走了,根本坐不住。人家都說要讓寶寶從小養成愛看書的習慣,這可怎麽辦!“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齡前的幼兒坐不住,是因爲他們的大腦發育不完善,中樞神經系統還不成熟,興奮性高,抑制力差。
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學齡期,保持注意力的能力就會逐漸提高。
不過,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幫助孩子提高注意水平。
①給孩子營造安靜、幹擾小的環境
幼兒選擇性注意能力差,容易被外界吸引,在幼兒進行閱讀、進食等需要專注的活動時,家長盡量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減少幹擾。
②不要催促
孩子動手能力差,做事情比較慢,家長要注意方式和態度,不要只顧著催孩子”快快快!“這樣不但會一直影響孩子做事的節奏,還不利于孩子專注地做好事情。
要出門時,提前給孩子預留充足的時間,平時孩子做事,也要有耐心,盡量不要催促。
③不隨意打擾孩子
寶寶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常常會很專注地沉迷在一件事中。當家長發現孩子正專注地做事,不要打擾他,不重要的事等等再說,孩子的專注力,也是需要保護的。
④一次只做一件事
最好讓孩子養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習慣,比如避免邊吃飯邊看動畫片。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時,給孩子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孩子體會到成就感和快樂,就會增強集中注意力的內驅力。
有的孩子好動、容易分心,過于活潑,總有家長或老師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多動症?
調查發現,因多動症來門診就診的孩子中,70%是被大人誤判了。
多動症是注意力缺陷障礙症的簡稱,指的是智力正常的兒童表現出分心、好動、活動過度和行爲沖動,多伴有學習困難和品行障礙,一般在7歲前就可以表現出來。
不是所有好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症,判斷方法還是要依靠醫院的診斷結果。
多動症在神經影像學檢測中,可以發現腦部結構性和功能性的病變,所以在醫院確診以後,一定要及時治療,正確幹預。
- 孩子總是發脾氣,是不是無理取鬧慣壞了?
《駱駝祥子》裏有句話,”夏天的天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小孩子容易發脾氣,稍不如意就大哭,實在是太常見的現象。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研究,3歲以前的兒童不具備情緒調節能力,這受制于他們不成熟的神經系統。
而3-6歲,是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重要時期,大腦中的杏仁核與前額葉的發育,爲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在這一時期,父母需要爲孩子提供幫助和榜樣作用,”身教勝于言傳“,家長首先要自身作則,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其次,父母對孩子的情緒變化要更加敏感,及時對孩子的情緒信號做出反應,對孩子的情緒變化表示理解,耐心與孩子溝通交流,采取正向的引導方式。
幫助孩子通過”認知重建“的方式重新思考問題,是不是有更積極的解決辦法,看起來是壞的事是不是有好的一面?還可以幫助孩子學會用”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平複情緒。
如果孩子發脾氣,大人也發脾氣,情緒控制的功課就無法完成了。情緒調節能力對兒童長遠的發展都有影響,情緒調節能力強的孩子,抗挫折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都會更強。
3、品質發展
在孩子的意志品質發展中,常見的誤區主要關于獨立性、自信心。
- 孩子的學習最重要,其他的事家長代勞就可以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認爲孩子只需要負責學習,生活上的事和家裏的事交給大人做就好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
兒童的獨立性發展非常重要,獨立性也稱自主性,獨立性差的孩子,在沒有外界指導下,缺乏作出決定、執行決定的能力,無法對自己行爲産生的後果負責。
例如,在孫楊抗檢事件中,孫楊母親的大包大攬,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缺乏獨立性的孩子,即使運動事業到達巅峰,也會因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犯下不必要的錯誤。
精神分析學家埃裏克森認爲,兒童1歲到6歲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兒童的自主性和主動感,在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獨立性有不同的發展目標。
1-2歲,應幫助兒童培養獨立飲食和排便的習慣。
3-4歲,慢慢學習自己照顧自己,穿衣穿鞋,洗手洗腳,做簡單的家務。
4-5歲,逐漸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鍛煉社交能力。
5-6歲的獨立性發展應該到達新的高度,自己的事自己做,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學習整理。
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過程中,家長要更多才去鼓勵、支持的方式,溫柔堅定地提出要求和限制,少幹涉、有耐心,幫助孩子逐步完成獨立性的發展。
- 孩子不自信,怕犯錯,是他天生膽小嗎?
研究顯示,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除了智力能力都比較強,還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信。
孩子的自信心並不是天生的,自信心較弱,往往是成長環境使然。
①父母對孩子過度照顧是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之一
《自卑與超越》作者,心理學家阿德勒指出,成人的過分呵護是造成兒童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
兒童獨立性的發展,有助于成就感、安全感、自信心的建立,而家長的過度保護,反而會剝奪孩子證明自己的能力和願望,長此以往,孩子開始變得自卑。
②父母對孩子的過高期望是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之二
父母對孩子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孩子常常難以達到,這是就會使他産生連續的挫敗和打擊,形成自我懷疑。
家長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發展特點,來協助孩子制定適合的目標,“跳一跳,夠得到”的目標,更適合孩子發展,還會刺激孩子進步的內驅力。
③父母的過度批評是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之三
很多父母常在不經意間,就給孩子貼上了很多負面標簽。“膽小”、“拖拉”、“害羞”等等,一旦讓孩子形成了對自我的固定認知,就很難打破,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
過度的批評是對孩子自信心的摧殘,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一定要注意措辭,避免給孩子帶去自我懷疑的困擾。
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①首先應當充分肯定孩子,給孩子恰當的評價,肯定和鼓勵孩子付出的努力,不要太過于關注結果。
②其次,父母可以幫助增加孩子的成功體驗,多給孩子設立挑戰自我的機會,在不斷地試錯中,鼓勵孩子堅持,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可以收獲成功體驗,形成不怕困難的自信和勇氣。
③第三,教給孩子正確的歸因方式,把成敗歸因于自身的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讓孩子知道,通過努力,不斷嘗試,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④最後,父母要真誠地信任孩子,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被愛和信任包圍的孩子,才能對自我有清晰正向的認知。
寫在最後
家庭教育最先要做的是什麽?邊玉芳教授告訴我們,是讀懂孩子。
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難將會很多,但好的教育不是不會遇到問題,而是如何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有效地解決問題。
父母在讀這本書的同時,注意理論聯系實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想多反思,踏踏實實做好父母,跟著孩子的步伐,一起成長,向前走。
願天下的孩子,都能平安順遂地長大成人,實現自己的價值,爲社會做出貢獻。
(圖片來自網絡)
薩妮兒,二寶媽媽,二級心理咨詢師,育兒育己,成長的路上,給你溫暖和力量。
本文由薩妮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