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AN
我是來自農村長大的家長,現在是全職媽媽,靠著自己的努力,一路從專科考上了研究生。我大寶13歲(讀初一),二寶5歲幼兒園。
01
有了孩子以後,我信奉快樂教育,認爲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下成長才能長大才能更陽光自信。
我的思想和接受的教育是知道孩子的成長是很需要陪伴的,但往往脾氣急,在陪伴哥哥成長的過程中又總缺乏耐心的,遇上不聽話或調皮搗蛋的時候經常是一頓吼,打哥哥也是常有發生的。
因爲我信奉快樂教育,所以哥哥幼兒園期間基本啥也沒學,除了上上幼兒園的畫畫興趣班,基本都樓下玩,公園玩,沙灘玩。
哥哥在上小學一年級功課基本上能跟上大部隊,除了英語有點吃力。
一年級,在陪伴哥哥學英語的時候,我發現帶哥哥讀了幾遍發現還不會,內心很是焦急。于是禍從口出,我常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吼哥哥,導致哥哥越來越抗拒我給他輔導作業。
弟弟出生在哥哥上二年級的時候,我更加根本沒空管哥哥。但沒法完全放得下哥哥的成績,轉眼一想,就在哥哥快考試的那一個月,突擊給哥哥輔導。
語文英語課文從頭到尾梳理一遍,但這樣導致哥哥的基礎知識學的不紮實,語文經常寫錯別字,英文的單詞量積累的特別少,不愛背單詞。
在哥哥五年級的時候,老師提醒過我哥哥的作文寫的不太好,應該要上上補習班。
但我覺得補習班太多都是應試教育,沒有去了解,也沒有讓孩子上補習班,和老師的互動也比較少,覺得孩子還在都小學快樂就好。
那時天真的認爲:學習的事情慢慢來,畢竟我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也不好啊,初中不也一樣趕上來了嘛?小學就上上興趣班就好了。
哥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國際象棋,學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畫畫,書法。
一路學來,目前堅持在學的就是畫畫,但畫畫也是很懶散的在學,沒有參加過什麽比賽。
學習書法是希望孩子寫字好看一些,但學了兩年,平時寫字還是一團糟。
作業書寫看不下去我也曾經撕過孩子作業讓他重寫,但也沒有什麽效果。
02
真正開始意識到有問題了是從孩子初一開始,小升初的暑假。哥哥要求開始上某網校課,英語數學語文一起補,這個時候我還是管孩子學習管的不多,基本自己搞定。
初一的上學期孩子語文和數學都有明顯的進步,進步最大的是書寫,班主任老師抓書寫很認真,孩子們書寫進步特別大。
但到了初一下學期,孩子開始感到吃力了,也許是之前基礎不太好的原因,也許是同學太優秀了,老師告訴我孩子的生字詞默寫和課文默寫經常不及格,數學也一樣,雖然有時有解題思路但不按照老師要求答題,所以經常出錯。
這個時候我開始晚上讓爸爸帶弟弟下樓玩,我陪哥哥寫作業。
但哥哥抗拒我檢查他的作業,不會的也不問老師,也不問我,就那樣空白這交上去給老師,寫作業拖拖拉拉,回到家吃完飯要跟弟弟玩到8點多,還是我們不停催促下才不情願的去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磨磨蹭蹭。
如果強制要求按質按量完成的話,搞到11點多完成,媽媽一松懈不檢查,那作業就基本應付了事。
此時和哥哥講道理已經沒什麽用了,要不敷衍你要麽不聽,要麽不耐煩了甩一句:我的事情不用你管。
我想到找他們班的任教老師了,我開始頻頻約老師見面,了解孩子在學校情況。並和老師約定好,哥哥每天的作業都要求家長簽字。
剛開始兩天,哥哥還會給我簽字。但我檢查他的作業的時候發現很多錯誤,開始幫他糾正錯誤,哥哥覺得很煩,聽我講解的時候也是一臉不耐煩。
我看到他的不耐煩就開始跟他講各種大道理,但收效甚微,此時我的內心真的是崩潰的,輔導完哥哥作業腦海裏經常出現一口鮮血要噴出來的畫面。
然而不管老母親有多著急,情況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有一次在檢查哥哥作業,我發現全對了,我挑了一個題目問哥哥細節,哥哥答不出來,我知道他開始找同學抄作業了。
慢慢地,我更加發現我給哥哥報的補習班他也是應付了事。老師說有時上課不想聽了就告訴老師:“別管他,讓他休息一下。”
03
我開始在找各種育兒管教的書來讀,希望從中找出答案。在慢慢摸索的同時,我也慢慢發現其實我孩子身上有很多我自己的影子。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改變,這時候距離我第一次和萬老師聊天已經有一年了。在我對自己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了媽媽課。
坦白的說,剛開始是不太相信萬老師課的,但幾堂課下來。媽媽發現了我和孩子的關系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按照萬老師所講,愛要從媽媽溫暖開始,我們不是不愛孩子,但我們很多時候不知道怎麽愛孩子。
記得哥哥小學的時候,拿著一本書給我看“媽媽怎麽說孩子才會聽,媽媽怎麽聽孩子才會講”孩子告訴我,我就是裏面的反面教材。
我才意識到:我在以愛爲名傷害著孩子,我把我認爲應該要做到的都強加給我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的我的焦慮、不安。
知道愛從媽媽溫暖開始,媽媽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不管什麽時候不管發生任何事情媽媽都是孩子的溫暖的後盾。
哥哥和媽媽的關系開始緩和了。哥哥主動找媽媽分析他的試卷,哪怕試卷考的很差,因爲此時的媽媽沒有給孩子傳遞焦慮和無奈的情緒,平和的接受孩子的現狀。
但孩子學習上的問題還是一大推,寫作業還是拖拖拉拉,每次出門要各種催促才能踩著點火急火燎的趕著出門。
聽了萬老師講用界線來推動孩子,我恍然大悟,不管哥哥寫作業拖拉,還是弟弟不愛吃飯的問題,其根本原因是我們越界了,管了不該管的,讓孩子不知道爲自己的事情負責,一切的精力都在和我們的唠叨和催促對抗。
和孩子們劃清了界線問題,哥哥出門拖拉和弟弟吃飯磨蹭的問題迎刃而解,爸爸和媽媽再也不催哥哥出門,都等著哥哥來叫我們。
我開始嘗試接受,接受孩子的一切,也學著接受自己。
改變從自己開始,先溫暖自己再溫暖孩子。
我不再要求孩子別玩手機,我自己放下手機,除非打電話不再孩子面前刷手機。慢慢的孩子也不刷手機,不用約定時間打完卡就會放下手機了。我也不要求孩子每天早起讀英語,我自己聽,慢慢的孩子也開始關注我聽的內容並跟我一起聽。
心慢下來了,你的世界也開始溫暖了,家裏也變得越來越溫馨了。
04
我想很多媽媽和我一樣,迫切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可在教育的過程中,結果總與我們的初衷相背離。原因看起來是各自不同,但本質上其實是一致,那就是還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沒有在正確的時候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話》中講到:“我們想使兒童變得聰明、賢良、磊落的人,用鞭撻以及別種奴隸性的體罰去管教他們是不合適的。只有萬不得已的時候,和到了極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爾使用。反之,用兒童心愛的事物去獎勵兒童,去討取兒童的歡心,也應該同樣小心的避免。”教育是需要手段的,但手段不是暴力。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你的舉止應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還是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爲是合理的,對于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可見,教育的過程是要講方法,講策略的。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學會對他們有耐心。在兩個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我也慢慢感受到:對他們教育的結果如同我們小時候期待果園裏的果子成熟,我們要學會在合適的時間澆水、合適的時間施肥、合適的時間修剪、合適的時間修護,只有這樣果樹才能吸收好陽光,果子才會更加香甜。孩子的教育結果才會朝我們所期盼的路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