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雖然一些慢性疾病可以適當推遲去醫院,但如果身體出現其他異常,該去就診還是得去啊!!
孩子發燒到40.5℃也沒去醫院,家長自行服用退燒藥也沒用.
山東青島4歲男孩多多(化名)平時就活潑好動,春節時期,雖然不能外出玩耍,但在家也“上躥下跳”,經常一玩就是一身汗。
一天,多多突然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多多父母認爲孩子不小心“感冒”,也沒太在意。于是,在“感冒”後的前3天時間裏,多多父母在家自行給多多服用退熱藥物,體溫暫時退至正常後就以爲沒事了。誰知,之後多多體溫再次升高,最高竟達到40.5℃。
同時,多多出現陣發性連聲咳、有痰不會咳出、劇烈咳嗽時伴嘔吐等症狀。這個時候,多多父母開始慌神了,但他們依然沒去醫院就診。經打聽和網上查詢,繼續選擇在家,並自行服用頭孢地尼、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等藥物,但效果不好,多多病情持續加重,甚至發熱時口服退熱藥很難退至正常。最終,多多父母沒有了辦法,才聽從親戚的建議後前往青島市婦兒醫院就診。到醫院病情已十分嚴重已發展爲雙側嚴重肺炎按醫院相關疫情防控規定,多多在進行預約分診和流行病學調查後就診。門診看診醫師檢查時發現多多已出現呼吸費力的症狀,立刻完善胸部CT及相關檢查,結合多項檢查結果顯示:多多患有肺炎合並胸腔積液,排除新冠肺炎。結合多多病情,看診醫師立刻按規定將多多收治入呼吸內科病房治療。
入院後,結合相關檢查結果,呼吸內科團隊在進行相關病源檢查後診斷多多患有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感染,已發展爲雙側嚴重肺炎,並有胸腔積液,病情十分嚴重。針對病源檢查,呼吸科團隊一邊給多多進行抗感染等對症治療,一邊准備給多多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呼吸科主治醫師在麻醉師的協助下,精心操作查找病源,發現在多多個支氣管分支處有大量黃白色粘痰附著,是多多肺炎治療效果欠佳的“罪魁禍首”。呼吸科團隊馬上給多多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清除分泌物。揪出“罪魁禍首”後,多多的病情明顯好轉。經過呼吸內科團隊長達20天的精心治療,近日,多多已康複出院。
類似事件不是頭一回
3歲兒童危在旦夕
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起。近日,廣東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PICU),接診一名懷疑溶血的3歲危重患兒聰聰(化名)。送到PICU時,孩子臉色蒼黃,口唇蒼白。更恐怖的是,聰聰的小便顔色加深呈醬油樣。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原來3天前,孩子父母自駕車帶小朋友從外省老家返回,途中孩子出現嘔吐、小便呈茶色,以爲是暈車、喝水少,沒有重視。到東莞後,孩子出現高熱,並有腹痛,但由于家長因爲有所忌諱,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送醫,而是私自給孩子用藥。
這一系列舉動,致使孩子情況加重,出現臉色蒼白、精神轉差、坐立不穩、嗜睡和拒食等症狀,甚至出現了醬油色的尿液。家長這才害怕了,于是趕緊到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求助。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馬戰英表示,經過輸血和藥物等不足48小時的治療,患兒溶血停止,小便顔色轉清。聰聰3月1日轉出重症監護室。經檢查,原來患兒有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症,也就是G-6PD缺乏症所致的急性溶血,俗稱“蠶豆病”。
蠶豆病是因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所導致的疾病,當機體進食蠶豆、蠶豆制品、接觸蠶豆花粉、某些藥物或者母親進食蠶豆後,母乳哺乳嬰幼兒而引起紅細胞破壞加速,産生的急性溶血性貧血。患兒常表現爲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痛和腰痛等;並出現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濃茶色或暗紅色。
該病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代謝性疾病,不能根治。目前此病仍以預防爲主。
盡管處在疫情非常時期,但生病時還是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