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花
我們都相信,勤能補拙,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些勵志的話語一直是我們的長輩們在我們讀書時的諄諄教誨,而且一直印刻在我們的心中。但是勤奮,真的能夠彌補由于家庭環境和教學環境對人的影響麽?
一.
我有一發小,華子,是一名中學數學老師。寒假的時候他給幾名不同背景的學生做了數學輔導。後來他跟我說,我教了這三個孩子第一課,就知道,他們以後的發展會是什麽樣。
第一個孩子,我們稱他爲小明。
小明出生在新一線城市,目前初三,就讀于這所城市的最好幾所私立學校之一,成績靠前,自覺數學較差,主動要求補習。他的父母都是某985高校畢業,父親生意人,母親是市三甲醫院主任醫師。
可以說,給小明補課是一種享受。爲什麽呢?孩子謙遜得體,思維敏捷,言語得當。你說的話他能馬上接住,但是不顯突兀。講幾何題的時候,不需要去複習基礎知識,並且能夠自省發現身上的問題,然後及時去改進。
美中不足可能就是思維太敏捷,有時候容易發散和跳步,拉也拉不回來,所以顯得邏輯不嚴密,但是總的來說,我的發小很喜歡小明。因爲學生思維敏銳,能對輔導的內容及時作出反饋,他們的教學最後變成了信息交互。顯然,華子很享受這樣的上課方式。
原計劃14天的訓練課程,10天就完成了,最後幾天多加了一些高中的數學知識,孩子也吸收的很快。最後上完課,孩子的父親向華子發出邀請,一起吃一餐飯作爲補課辛苦的感謝。
飯桌上,父母溫文爾雅,談吐得體。交談中,發現孩子從小就得到了家長的陪伴,一直成長的十分順利,但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總有一種焦慮感,既擔心孩子學習太辛苦熬壞了身體損害身心健康,又憂慮孩子學習能力達不到自己當年水平,以至于長大後出現所謂的“階級滑落”,
最後,他母親說,夫妻給孩子定的計劃,最低目標是考上他們父母當年讀過得985高校,否則就送到國外去讀書。關鍵的是,他們家已經置辦了三套商鋪,光收租金都能供應孩子完成學業。
二.
第二個孩子是一個初一的孩子。
這個孩子我們就叫他小華吧。小華父母住郊區,城鄉結合部,要讀書只能去鄰村一所普通中學念書,他父母一想這不行,砸鍋賣鐵求爹爹告奶奶的把孩子送進了城區裏面一所普通中學念書。
當天他爸爸帶著小華到我那發小家裏面補習功課,然後匆匆忙忙的走了,說還要趕回去上班,讓孩子好好努力,要乖要聽話要勤奮嘴要甜。
送走爸爸,孩子沿著桌子邊坐了下來。孩子戴著黑框眼鏡,衣服幹淨但一看就洗多了有一點發白,腼腆,話也很少,基本上你問一句他答一句,屬于那種丟進人群也看不出來,也是老師們平常最喜歡忽略掉的一批孩子。
開始補課,這名孩子上課十分安靜,應該就是平常的乖乖生了。講解完畢,問小華,你聽懂了嗎?孩子點點頭。那你重複一下,把剛剛講的這道題說我聽聽。孩子拿起筆,開始講述這道題,幾次試圖張嘴,最後都沒有聲音發出,頓了半天,說“不記得了”。
于是重複開始講這個問題,講解完畢繼續讓小華來講,小華這一回講的磕磕絆絆。
如此反複三四次,他終于能比較流程的把這個知識點講出來,一看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當天傍晚,書本上的題目終于講完了,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摩托車的轟鳴聲,是從工地上下班的爸爸來接小華了。孩子背上書包,坐上爸爸的摩托車離開了。離開的時候羞澀的沖我那發小笑了笑,擺擺手,走了。
後來才知道,爲了把孩子能送進市區裏面讀書,家裏面花了好大一筆錢,基本上把整個家的老底都掏空了,好在最後順利的來這邊上學了。他們城鄉結合部,村裏和他一樣大的孩子還留在原處讀書,學校到點上課到點放學,也沒啥作業,放了學孩子們就撒了歡的到處玩,補習請家教那是不存在的。
小華來市區上學,可能毫不起眼,可能還會受到歧視,但是身邊的環境改變了,至少比他的出身環境要好,這一點還是值得欣慰的,但是孩子家庭普普通通,成績一般,智力一般,社交能力一般,自制力一般,父母雖然寵愛但是奈何要上班,也沒辦法陪伴。自己偶爾想要好好學習,奈何能力就只有這樣,始終沒有太大的進展。
這種孩子出身比較閉塞,來到城區,往往會有自卑感。從小對自己和對人生沒有想法,等到後知後覺的,或者因爲環境改變發現總慢人一步,但是可以預料到,已經來不及了。
三.
第三個孩子是一個小女孩,也是剛讀初中,接觸到她比較偶然,算是一個ZF的公益項目。這個女孩子來自一個比較偏遠的鄉村,父母都沒什麽文化。這一對夫妻還算比較勤奮,在村裏面有一家副食店,可以維持生活,條件在村裏面還算可以,但是和城市沒法比。
教了一段時間小姑娘,華子感覺有點崩潰。原來這個小姑娘是一名十足的學渣。滿分100分的數學卷子只能考二三十分,選擇題一律都選C,後來發現,小姑娘連題目想表達啥意思都不懂。她的父母對她的要求,念完初中隨便上個專科,學一門手藝,自己餓不死就行。
教小姑娘的時候,你跟她講任何題目,她都會一臉茫然的看著你。你講這道題,可能還需要把這道題目背後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全部講一遍。
每次跟她講課,都好像打仗一樣。關鍵是你急的滿頭大汗,小姑娘還毫不在意。上了十幾分鍾的課,小姑娘都會從書包裏面掏出一塊糖,吧唧吧唧的吃起來。上課過程中會突然興奮的打斷老師,說老師你見過人跳樓麽?老師你談朋友了麽?老師我老公真帥。
這還是初中的孩子。
有一回,華子問她,你的理想是什麽呢?小姑娘迷惑的看著華子,好像還不理解,理想是個什麽意思。
“想天天吃到大白兔奶糖”小姑娘天真的說,然後從逗逗裏掏出一顆,丟進嘴裏,還問老師,你要麽?
四.
我們這一代孩子,最大的差距並不是給孩子物質上的差距,而在于父母的意識和對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他們出生在高速發展全面決勝小康的時代,也出身在信息爆炸式傳播的時代。有的家庭,父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抓住了時代的紅利,給孩子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機會,協助指導孩子一步步的按照計劃行走,這樣的孩子,自知努力,還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做後盾,自然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實現階級的跨越,成爲人中翹楚。
但是底層的家庭,沒有眼界沒有能力察覺時代的變化,無法篩選個各種信息,也沒有意識到社會階級的日益固化。家長自身教育水平有限,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孩子早期成長潛能。他們對孩子唯一的愛就是拼命加班,賺取錢財給孩子買個各種孩子想要的,手機、遊戲機、蘋果。但是這類孩子長大後很大幾率成爲新一代的底層人民。
家庭沒有資源,自己沒有想法,沒事上街閑逛,偶爾想試著努力一下,但是周圍人卻看你笑話,最後也沒什麽成效。于是初中畢業隨便讀了個技校,然後進廠當一名流水線工人,日複一日的在機械化枯燥的流程揮灑青春;有的考上高中,最後上了學費昂貴的三本或專科,畢業即失業,找了個月薪三五千的工作,掏空父母的積蓄買個房,在老家或者哪個地方結婚生子,養育後代,然後又是一輪循環。
五.
曾看過這樣一篇新聞。
大意是某省舉辦了一次高中英語演講大賽,每個市都會派出最優秀的學生參加。其中就有偏遠落後的縣城和省會大城市的優秀學生代表。
偏遠落後的學生,穿著不太合身的正裝上台,語氣緊張,話語不太連貫,一聽就是把講義寫出來然後背下來照著念,輪到省會大城市的孩子上台演講,從自信從容的語態和純正的英文發音,一講出來,我就知道,縣城出來的孩子輸了,而且輸得很慘。省會的孩子一上台就跟大家開玩笑,“這場演講比較緊張,但是看到題目我就放心了,因爲在模擬聯合國的英文演講上我講過類似的題目。”
原來他們早就見怪不怪。當平常的孩子高考前都在焦慮的備考中,這些孩子已經在討論,高中畢業後去哪個國家讀書。
孩子們的差距越來越大。
回到本次的話題中來。華子只是一名普通的初中數學老師,可能在他的小圈子裏面比較有名,但是放眼全國,有太多的華子了。因爲自身的局限性,他所接觸的孩子上限不夠高,下限不夠低。
換句話說,即使是條件比較好的小明,他的家庭不算真正意義上的上流家庭,頂多算個中産;條件比較差的那個鄉村小女孩,也不算社會最底層,因爲在廣大農村,比這個小女孩家艱苦的比比皆是。
真正條件好的,不會來找我朋友輔導,他們會有更多更好的選擇;真正條件差的,也不會來找我朋友輔導,因爲他們根本付不起學費。
真正的差距,只會比這故事裏面的三個孩子,要大的多。
我是小花,每日都會分享關于教育的那點事,期待您的下次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