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小步在家早教雲寶媽媽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前幾天有寶媽在後台留言:
看來,這位寶媽是遇到了“育兒魔咒”——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有些老人會把孩子這種不乖的原因歸結爲媽媽太慣了或者孩子不喜歡媽媽。其實恰恰相反,“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並不是壞事,從親子關系上來說,這正說明了孩子和媽媽關系健康又親密。
一
爲什麽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1
孩子無條件信任媽媽,安全感足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其實是好事,是孩子安全感充足的一種表現。
他無條件信任媽媽,所以敢把自己的所有負面情緒都發泄出來,不用小心翼翼照顧大人的心情。
閨蜜曾給我講過她家孩子的事:
有一回周末,他們夫妻倆帶著3歲的孩子去公園玩,結果孩子旋轉木馬坐了四五遍還不下來,眼看著回家的時間到了,閨蜜一著急就“恐嚇”道:“你再不走,媽媽就自己回家不要你了啊。”
原以爲能讓孩子害怕,乖乖聽話,沒想到孩子居然回了她一句:“媽媽才不會走,嘿嘿嘿……”
閨蜜說,雖然當時聽到氣得上火,但晚上睡覺前想起孩子說那句話時一臉笃定的樣子,心裏卻莫名有些溫暖和心酸。
平時上班忙,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著,老人舍不得花錢,公園裏的娛樂設施很少讓孩子玩,孩子在他們面前也表現得很懂事,從來不敢耍賴犯渾。只有在媽媽面前,才願意放下戒備,做個任性的小孩。
也曾聽一位幼師說過,幼兒園的孩子不論在學校時多麽聽話獨立,一回到媽媽身邊都會變得調皮搗蛋,露出不乖的一面。
這正是因爲孩子只會在最信任最親近的人面前釋放真實的自己,而這個人毫無疑問就是媽媽。
面對這種不乖的孩子,媽媽們先不要指責,而是爲他們敢于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驕傲吧。
2
孩子用不乖,來試探媽媽底線
《美國育兒百科》裏說: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爲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朋友家兩歲半的兒子森森就喜歡用“作妖”來試探媽媽的底線:
爸爸和奶奶在家帶森森時,大人們在客廳看電視,森森能自己玩車玩一小時,還會用點讀筆自學英語單詞,完全是個天使寶寶。
可周末媽媽在家帶他時,既要寸步不離陪著玩,還要追在屁股後面餵飯,媽媽說東森森就偏往西。
通常周末都是大家高高興興起床,撐不到中午就要被森森大鬧一場,最後上演兒子哭泣母暴躁的戲碼。
陳奕迅有首歌裏說“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孩子在媽媽面前也想被偏愛,用各種行爲去試探媽媽的底線,去證明就算自己再不乖,媽媽也還是愛自己的。
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只是一味地縱容孩子,就不能讓孩子明白規則和界限的意思。
沒有界限感的孩子,喜歡破壞規則,容易産生行爲偏差,也不尊重別人的權利和感受,無法維持正常的人際關系。
3
孩子可能在發出求救信號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會問:“你爲什麽不聽媽媽話?是不是不喜歡媽媽?”面對孩子一些犯熊的行爲可能會說:“這孩子就是欠管教,打一頓就乖了。”
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孩子不乖很可能是在尋求媽媽關注。可以說,孩子每一次情緒失控,其實都是求救的信號。
當我們事情太忙忽略孩子時,他們會孤獨會難過;當我們誤解孩子時,他們會傷心會憤怒;當我們沒有給足他們安全感時,他們會害怕會焦慮……
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有著各種複雜的情緒,但不同的是,他們還不會正確表達,不懂怎麽去疏導情緒。
于是孩子們只能用哭鬧、磨人、發脾氣,甚至打人這些不乖的方式來引起媽媽注意,向媽媽發出“求救信號”:媽媽,快看看我,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選擇視而不見或者粗暴制止,只會讓孩子在尋找幫助中失望,漸漸對父母絕望,更加封閉自己,學不會正確的表達方式。長大後也可能變得孤僻而極端,無法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
而且,用“作妖”求關注的孩子,更可憐。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我們和他人的關系會産生一系列的反應,哪怕是生氣、暴躁、哭鬧和悲傷,都比沒有反應、被忽略的好。
特別是對于孩子來說,被忽略是很可怕的,他們甯願被罵(這是一種負向關注),也比沒有關注的好。
所以建議家長不要盯著孩子不乖的一面,多關注孩子、多給孩子正面的反饋吧,不要讓他們以爲只有用這樣的“求救信號”才能換來我們的反應。
二
怎樣解決“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孩子不乖時,確實是媽媽最容易暴躁的時候,卻也是孩子最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只要我們處理得好,就能幫孩子收獲新的成長。
1
理解孩子的真實情緒
美國作家帕蒂·惠芙勒在《倾听孩子》一书中指出:
孩子喜歡在家裏,在至親面前表達全部情感,是因爲他能被傾聽和理解。孩子被理解得越多,以後在外面他就會表現得越好。
面對孩子“哭鬧作妖”時,先幫助孩子確認自己的情緒,並借助同理心表示對孩子的接納和理解。
比如文章開頭,寶媽可以從廁所出來後告訴孩子:“我知道寶貝是因爲看不到媽媽很擔心,所以才哭著找媽媽的。媽媽要是看不到寶貝也會擔心,會想你的哦。”
一句“我知道”去同理,比給孩子講一百句大道理還管用。
2
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讓孩子知道,我們可以無條件包容他的情緒,不管他是什麽樣子,都是我們最愛的孩子。同時,讓孩子知道我們的底線,樹立正確的規則意識也很重要。
2歲左右的孩子就開始進入“自我意識敏感期”,他們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有了“我”的想法,不想凡事聽爸爸媽媽的“指令”。
同時,他們也開始進入規則敏感期,習慣性唱反調、說“不”,這背後的潛台詞其實就是:“這個規則能改嗎?這件事我能做嗎?”我們就可以開始給孩子樹立一些規則意識了,比如:
● 哪些是紅線不能碰——不玩插座、不往嘴裏塞小零件等涉及安全的事情;
● 哪些行爲是不合適的——打人咬人、搶玩具等傷害他人的行爲;
● 哪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今天穿哪件衣服、想吃什麽、想去哪兒玩等。
從小建立規則意識,長大後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3
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爲
孩子很多時候是因爲不會表達,才只能用不乖的行爲吸引注意。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反思自己這些行爲是否真正解決了問題,達到了目的。
比如,當孩子再次通過不願意睡覺,反複折騰來讓媽媽多陪陪自己時,可以告訴孩子:“寶貝是不是希望跟媽媽多玩兒會啊,媽媽也想多跟寶貝待會兒。但是現在太晚了,寶貝不睡覺明早就起不來,早上就不能跟媽媽一起玩刷牙遊戲了哦。你這周都早點睡,媽媽也好好把工作做完,周末就有時間,可以帶你去遊樂園玩一整天好不好?”
4
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
成年人的世界確實沒有容易二字,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但學齡前孩子的世界裏卻只有我們。他們把所有的愛都投在了我們身上,所以有時候可能會讓我們有點“煩”。
但,父母的有效期也就十年,隨著他們長大,有了自己的圈子和世界,我們再想讓他們粘著自己都難了。
所以,當你一大早被孩子從被窩裏吵醒時,先別生氣,畢竟一個人得多愛你才願意睜開眼睛第一時間來找你,才願意一起床就來親你抱你。
面對在媽媽面前用“作妖”來尋求關注的孩子,我們要更有耐心,多些正面的細節上的鼓勵,把生氣和指責改成擁抱和親吻,讓孩子知道媽媽一直都在關注著他,他不用刻意引起我們的注意。
在條件允許下,盡可能多給孩子一些高質量的陪伴吧,用心地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愛。
有一種愛叫:因爲媽媽愛,所以敢不乖!
媽媽從來不是孩子不乖的理由,而是親子關系依戀的源頭。
好好愛那個在我們面前不乖的孩子,因爲我們是他們最信任的至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