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期常規賽了,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風格,這期咱溫和一點兒,把以前想聊但沒聊的都聊聊。
聲入人心男團《春風十裏》
高天鶴的口紅色號好純情。像是看了一場“中學生春遊合唱”。前段回味感十足,清新脫俗,像是校園電影裏的情節,橘紅川唱流行的音色極具唱片價值,中間像是由音樂老師組織的春遊的合唱表演,後段那一句“留在山河”,瞬間把我拉入《建國大業》電影劇情裏,滿滿的革命精神,戎馬生涯。最後,高天鶴開始變身校領導,帶領同學共同唱響青春未來。
他們參加《聲入人心》的精彩程度遠好過《歌手 當打之年》。一個美聲組合藝術道路的選擇方向並不多,他們用這個舞台,嘗試突破,一路上一直在摸索不同的方式。在未知風格效果不確定的情況下,堅定的走自己擅長的風格,用最純粹的方法唱“經典歌劇遺珠”其實更好,也更有意義。這也是我爲什麽覺得他們參加《聲入人心》比《歌手》精彩。
Misia《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misia真的是有爵士情懷,比之前唱《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好很多。將原曲裏熱情的那一部分放大了,唱得熱情奔放,春天來臨,鮮花盛開,直接可以當作戀愛動漫的片頭曲了。給這首歌起個中文名字,應該叫《Misia的花樣春天》。
Misia有種去氣氛,去經典的特殊能力。每唱這種經典小資咖啡店必放歌曲時,都會大刀闊斧,改成Misia特有的“日式黑人R&B唱腔”。當然,有的時候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但觀衆未必能接受。
徐佳瑩《克蔔勒》
這首歌作爲常規賽的最後一首歌,非常合適。如果用生命力來形容孫燕姿的幾張唱片,《克蔔勒》正處于孫燕姿的低生命力階段。當我們把孫燕姿這個角色從歌曲裏剔除掉時,這首歌本身,從曲到詞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然而,當一個歌手的音色、語感,聲音性格過于立體且高級的時候。歌手的演唱會給一首普通的歌曲冠以超出音樂本身的脫俗氣質。
徐佳瑩,同樣是台灣唱片行業精挑細選出來的歌手,多位一體(這個我們說過無數遍了)。然而,徐佳瑩的整體屬性是反千禧年大潮流的,沒有過分突出叛逆與自由不羁氣質的音色,(孫燕姿、蕭亞軒、蔡依林等都有這種氣質)。因此,徐佳瑩在千禧世代的大潮下沒有大紅大紫,她的屬性更適合今天的審美觀念,輕盈,小衆,與世無爭,她更像是一個被超前了十年發掘出來的小衆歌手。當我們反觀徐佳瑩在這個舞台的表演,發現她並不是沒有叛逆的,個性化的氣質,而是被刻意掩埋了,她如今應該是希望把這種氣質重新挖掘出來。
因此,這首歌唱得很像徐佳瑩“發展曆程”,前段溫和,平靜,與世無爭,後段激烈表達,最終依舊克制,由此,我很好奇她下一張唱片會是什麽樣子的。
周深《自己按門鈴自己聽》
看了一眼作曲,果然是高曉松,像是聽了一首《昨天涯2.0》。文藝失落後的癫狂,緬懷後的爆發。我很喜歡周深唱這種另類風格,他音色裏的“非常規”與這種神秘色彩相得益彰,電子合成器爲這首歌帶去張力的同時讓周深幹淨的音色黑化,聽起來很有意思。
旅行團《逝去的歌》
旅行團音樂節必唱曲目,也是奠定了旅行團在觀衆心中藝術形象的一首歌。也許是少了觀衆大合唱,這是旅行團所有現場版本中唱的最不濃烈,最治愈的一首。也因此使這首歌有了新的味道,溫暖不煽情,惆怅不狗血。對于這首歌曲本身表演的十分好。
但是吧,旅行團唱這首歌太多次了,你去網上搜旅行團,第二條就是《逝去的歌》,第一條是《永遠都會在》他們上期唱的。即便這個版本有了新的味道,那爲什麽不去聽唱片看MV呢?私心說,我太喜歡旅行團了,再私心一點兒說,就因爲我喜歡旅行團,所以我想看到旅行團更新鮮的樣子,他們這些年做的非常好,那些新歌有很多值得去唱的。
艾熱《聽音樂安慰你》
如今與時俱進的說唱方式就該是這樣的。曾經的說唱真的是“說”唱,今天好的說唱歌手,都是類似Nicki Minaj這種很接近演唱的方式。整首歌的結構很前衛,也沒有提到說唱就硬要有的暴躁批判,機關槍配合著口水突突突突……十分現代,溫暖,舒服的表演。
蕭敬騰《Haunting me》
蕭敬騰感覺都失去自信了,如果他前半季這麽有能量多好啊。蕭敬騰目前嗓音條件下,最適合展示唱功的的一首歌,頭聲高音表現,但直播不修音效果可能出不來。大衆所熟知的、鍾愛的蕭敬騰,是作爲台灣唱片歌手,唱著《王妃》《新不了情》的蕭敬騰。如今的蕭敬騰,是受Muse的影響極大,Alternative風格的蕭敬騰,但這種風格放進中文填詞可能不太適合,像今天這樣純英文填詞效果真的不錯。
華晨宇《強迫症》
華晨宇唱現場時,現場沒有觀衆總覺得奇奇怪怪的,他這首歌怎麽樣,網上各種教授都解讀得赤裸裸,我們再聊點兒別的吧。
一整季下來,華晨宇的音樂有兩點兒是值得我們討論的,一是他音樂的品味以及廣度,二是他的自我音樂意識。他很清楚現在流行什麽,自己需要什麽,在雷鬼重新橫掃世界樂壇的今天,我們這裏幾乎沒有動靜,華晨宇願意去嘗試,願意與時俱進就很好。歌手利用各種風格達成自己藝術需求,與制作人利用各種風格達成歌手需求是非常不同的。
華晨宇清楚自己喜歡什麽,自己適合什麽以及粉絲喜歡什麽樣的華晨宇。很多人說華晨宇現在的音樂風格很糟糕,很難get到點,但華晨宇應該是什麽樣子的,觀衆沒說。華晨宇有很多值得完善精進和改善的地方不假,但他也不避諱。他出道時的確有著博人眼球的行爲,但今天來看,那些行爲也存在著部分真實性,他在有體系的從原有基礎上,高速生長出新的藝術人設,他能持續多久,巅峰在哪我不清楚。因此,他不像是個流行歌手,更像是個內心固執多思的,被歌手包裝上了偶像光環的小衆音樂人。
這個時代下,就該是五光十色,三教九流,無數個性格鮮明的小圈子組成一個大而整的樂壇,各個小圈子也沒必要意圖吞噬其他圈子,也做不到。因爲互聯網的到來,全民都聽音樂了,受衆群體的構成十分複雜,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也都不同。如今已經很難達到,林憶蓮、鄧麗君那樣的面面俱到,全民通吃了。而且,絕大多數人說林憶蓮都是《至少還有你》《爲你我受冷風吹》,你們都不知道林憶蓮新出的專輯《0》是什麽樣子,《蓋亞》是什麽樣子,是的,如今連林憶蓮大衆也都接受不來了。
最後說回華晨宇,華晨宇從出道開始,就是小衆歌手屬性,因爲偶像價值爲他帶來了遠超越小衆歌手的話題度。在大衆的視野裏,是用“看待王俊凱”的方式看待華晨宇(沒有黑王俊凱的意思)。我們換一個角度,拿看待李泉,蘇運瑩的方式看待華晨宇,會是什麽樣子?也許大衆還是不喜歡他,但至少不會討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