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時期叱咤風雲的人物,他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他的一生充滿著爭議。有人說他反複無常,三姓家奴;有人說他深明大義,性情中人。他的一生多次倒戈,從推翻自己效忠的清政府,到反戈北洋領導與朋友,從義結金蘭到中原大戰,從聯俄聯共再到絞殺革命。曆史的洪流,裹挾著將軍前進。
清廷的掘墓人
1882年,馮玉祥出生于直隸青縣興濟鎮,此時正是光緒八年,距離清廷滅亡還有30年的時間。誰也不曾想到,這位直隸小子,後來竟弄得清朝王室們蒙羞,灰溜溜地從故宮逃出來。當年金戈鐵馬的八旗子弟,只能在赳赳武夫的威嚇聲中,慌亂逃離紫禁城,史稱“北京政變”。
溥儀和晚清貴胄不會想到,這支軍隊的首領馮玉祥,竟然曾經是清朝軍營裏的士兵。直隸省,馮玉祥出生于此,成長于此,也深深地打上直隸的烙印。在中國近代史中,有一支軍閥就以直隸爲名,這就是直系,而馮玉祥後來就是直系軍閥的幹將。不過,年少的馮玉祥還沒敢多想,他要做的是填飽肚子。
馮玉祥的父親出身行伍,從小就給兒子灌輸軍營之事。在父親的影響下,馮玉祥學著兵法,操練著武藝。15歲投身淮軍,21歲轉投袁世凱的武衛右軍。三年後,他已經是年輕有爲的排長,在軍營浸淫的日子裏,他還收獲了第一座靠山——自己的領導兼嶽父,北洋兵的協統陸建章,相當于是現在的旅長職務。
從此,馮玉祥更是如魚得水,並且多次化險爲夷。1911年的武昌起義,還在北方清廷中心的馮玉祥,發動灤州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被押解保定。第二年,更多官兵起義成功,革命的先行者馮玉祥,成爲新政府的一員。之後,馮玉祥跟隨袁世凱的腳步,成爲北洋政府的一杆長槍,鎮壓白朗起義,絞殺護國運動,俨然成爲軍界新星。
北洋時期的倒戈
也許是內心使然,也許是形勢所迫,北洋時期的馮玉祥,開啓更加頻繁的倒戈之路。就在所有人以爲他是袁世凱幹將時,馮玉祥已經悄悄埋下“倒袁”的種子。1915年,馮玉祥率部入川,本是鎮壓蔡锷等人的護國行動,卻私下與護國軍議和停戰。袁世凱在一片反對聲中,結束醜惡的帝制複辟。
盡管由于前線倒戈,馮玉祥被免除旅長之職,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又因戰功恢複原職。本是北洋軍堡壘的他,內心又開始悸動。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舉起護法大旗,奉上司段祺瑞命令,派往福建鎮壓護法軍的馮玉祥,又一次陣前抗命,公開通電全國,主張南北議和。
脫離中央控制的馮玉祥,率兵移駐湖南,在常德任湘西鎮守使期間,馮玉祥開始信奉基督教。在軍中設教堂,請牧師向官兵宣講教義,洗禮入教。從此,“基督將軍”不胫而走。時間來到1920年,直皖戰爭中,皖系的失利,讓馮玉祥趁機率兵入陝,自此占據西北地盤,在蘇聯的支持下,馮玉祥逐漸展現“西北王”的野心。
對內選賢舉能,修路辦廠;對外收編部隊,攻守轉換。坐穩地盤的馮玉祥,又一次施展政治手腕。受吳佩孚與曹锟的排擠,直系馮玉祥尋機倒戈。先是與孫中山、盧永祥組成反直三角聯盟,再是爭取與北方將領孫嶽、胡景翼的支持。一切准備成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奉命討奉的馮玉祥,在熱河停戰議和,轉而回到北京,不僅軟禁了北洋政府的曹锟總統,順帶著把溥儀趕出紫禁城。
驅使馮玉祥倒戈吳、曹二人,除了本身怨恨之外,還有張學良的50萬銀元賄賂。只是有錢能行事,卻擋不住軍閥本色。1925年,馮玉祥暗中支持郭松齡,助力後者倒戈奉系張作霖。就在郭松齡揮兵北上,戰況焦灼時,盟友馮玉祥又一次袖手旁觀,眼看戰局有變,爲保存實力,馮玉祥不再出兵相助。就此,郭松齡兵敗巨流河,曝屍三日,馮玉祥卻安然無恙。
革命與反革命
1924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開始,在西北軍耕耘多年的馮玉祥,走上了紅色道路。結識李大钊、邀請劉伯堅,派遣軍官留學蘇聯,蘇聯軍事顧問進駐。他還通電支持五卅工人運動,1926年從蘇聯回國的馮玉祥,成爲廣州革命政府的座上賓。
大革命滾滾向前,1926年馮玉祥在五原誓師,決定出師北伐,推翻北洋政府。五色旗變青天白日旗,西北軍裏,紅色基因到處都有。在共産黨和蘇聯的幫助下,馮玉祥改革行政,扶助農工,加強軍事力量,提高治理能力。只是,他終究是個軍閥,在蔣介石、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後,馮玉祥也秉持軍人政治,把共産黨人禮送出境。
1930年,蔣、馮、閻、桂中原大戰,中央軍、晉綏軍、西北軍、桂軍,甚至東北軍也參戰其中。此役死傷30余萬人,主戰場河南更是深受其害。本來與蔣介石義結金蘭的馮玉祥,卻要聯合外人倒戈兄弟;本來受盡晉綏軍屈辱,此時卻成爲同一陣營。國民政府的新舊軍閥,在蠅營狗苟、爾虞我詐的戰場,最終形成蔣介石形式上的統一。
此後,馮玉祥更像個政治寓公,盡管他曾經爲抗戰奔走,主張和平建國,但最終只得灰頭土臉,落得個“出國考察”的結果。1948年夏,在回國路上,不幸遇難于黑海,馮玉祥走完極富爭議的一生。
作者:一個有情懷的曆史老師。這裏有學生年代的共鳴,有平凡你我的故事,有縱橫捭阖的曆史,有娓娓道來的深情,總有一款撥動心弦。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