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日本戰敗後,軍隊被遣送回國,但是很多日本平民尤其是女人和孩子都來不及轉移,都被滯留在了中國,這一問題在中國東三省尤其明顯。
而且日本官方對滯留在東北的這些人不管不顧,導致部分人不願意回到日本,許多的日本女人選擇嫁給了中國人,由于這些婦女並沒有直接參與戰爭,許多的中國人選擇接納了這些人,而且這些日本女人嫁給中國人的標准是要是忠厚老實就行,後來中國遣返戰俘回國,由于這些人都在這裏有了家庭,有了穩定的收入,許多人不願意回國,有的人之死都沒有回到過日本。
蘇聯軍隊將關東軍戰俘押送到西伯利亞之後,也沒有管這些婦女和孩子的去向。這些人全都被留在東北三省。
當時天氣嚴寒,經常是幾十個人擠在一間小屋子裏面,而且還沒有食物,很多人最後就被餓死和凍死了。雖然中國老百姓飽受日本人殘害,但是還是對這些日本婦孺們伸出了援手。
當時有不少中國人民收留了日本孩子,而留下的日本婦女則選擇嫁給了當地的中國男人。據統計,在東北光複後的兩個月當中,嫁給中國男人的日本婦女最起碼有11萬人。
後來日本派出船只來運送這些日本人回國的時候,很多人則選擇留在中國不回去了,因爲她們已經習慣了中國的生活方式,而且認爲留在中國會有更好的生活。可是回到日本之後,她們一定會被社會所歧視和抛棄。
多說一句啊,其實日本女人嫁給中國人很多啊,比如大英雄鄭成功他媽媽就是日本人。還有溥儀的弟弟溥傑的老婆也是日本人啊,還有魯迅的兩個弟弟娶得都是日本女性。特別是這個嵯峨浩,也就是溥傑的老婆。
她可以說是我見過的有照片爲證的最美麗的民國女性,是侯爵嵯峨實勝的長女,從小受過好的教育,畢業于女子學習院高等科。一開始她也不樂意,日本後來公開了嵯峨浩在與溥傑婚前的21封與友人的書信。其中的3封書信嵯峨浩談到了即將結婚的對象溥傑。嵯峨浩在書信中說,“原本我想著一死了之,但爲了國家卻不得不結婚” “多麽希望能夠是一個平凡的婚姻” “爲了國家我已做好一些思想准備”,三封書信顯示了嵯峨浩從對婚姻的疑慮不安到最終“覺悟”的心理曆程。
嵯峨浩1937年在日本關東軍的主導下與愛新覺羅·溥杰结婚,正好是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的一年,嵯峨浩也被日本国内笑称末代皇妃。但是没想到两个人婚后很幸福,还生了两个女儿。
二戰日軍戰敗後,溥傑被關押在戰犯所接受教育,嵯峨浩則輾轉回到日本。1961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嵯峨浩重返中國,到達廣州與離別16年的丈夫團聚,並在中國定居。同年,嵯峨浩加入中國國籍。日本還特意爲這位女性拍攝了《流轉的王妃》電視,由常盤貴子主演。
我只能這麽評論日本女人嫁給中國男人這件事,大部分都是不情願開始的,但是結果都不錯。
最後一個問題,很多人都在問爲什麽他們沒有像朝鮮族、俄羅斯族這些外來民族一樣,成爲一個叫大和的少數民族呢?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有很多的原因,第一個是這些日本人有部分並不心甘情願的留在中國,他們對日本懷有很高的期望,這種天皇的思想影響深重。
所以,在戰爭結束之後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手段接走了很多滯留在中國的日本人,一部分不喜歡日本或者說愛上中國的遺孤自願留在了中國。當然這些留下的日本人依然沒有形成大和民族,這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造成了了很嚴重的民族情緒問題,對于一個屠殺無數中國人的國家,中國怎麽可能同意這樣的民族存在,不僅僅政府不會同意,廣大的人民也不會同意,還有就是,對于一個民族的形成它不僅僅是客觀的還要有相應的文化交流,就像朝鮮族雖然他們的主體在朝鮮,但是在和中國人交流的同時,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另一種文化,而日本的遺孤別沒有這麽長時間的融合,所以不能形成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