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讓讓媽媽,80 後美少女, 三級心理咨詢師,專治新手媽媽焦慮症,親子關系擰巴症。
說起中國近現代史,誰也繞不過宋家皇朝。從電影裏《宋家皇朝》裏可以看到,宋霭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女團,什麽張家四姐妹,南唐北陸,這姐妹仨才是真正的翻雲覆雨,左右時局:宋慶齡成爲國母,萬民景仰;宋美齡嫁給蔣介石,權勢顯赫,宋藹齡聯姻孔祥熙,富甲天下,三姐妹聯手影響了中國政壇長達半個多世紀。
有人說她們出身權貴,生在羅馬才能嫁得好,其實非也。三姐妹嫁的人都不是父母挑選的,每一次婚姻開始都不被父母接受;再說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那麽多,爲什麽只有她們三個太太名垂青史呢?可見,能讓她們熠熠生輝的除了丈夫,更是自身的才華和能量,而這一切則受益于父母的教育。
宋耀如的一生非常傳奇,他生于中國最貧苦的農村,少年被過繼給美國的舅舅,在美國接受了基督教又回到中國與倪桂珍結婚。與其他的家庭不同,宋家是嚴母慈父,母親倪桂珍出生于顯赫的大家族,對孩子要求非常嚴厲,而父親宋耀如則比較慈愛。
宋家的教育結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主要有3個特點:
一是崇尚自由和天性,富養孩子的精神
1890年,上海灘治安混亂,政府無能,黑幫當道,權貴們普遍都住在外國領事館附近,以求就近得到庇護。宋耀如雖然已經大富,但他不願意孩子天天在外國人面前低三下四,就選擇了在郊區的田地中建造房屋,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和玩耍的空間。孩子們剛學會走路,他就買一大箱皮球給孩子們玩,不在乎會不會砸壞家裏的東西;孩子們出去玩踩踏了農民的莊稼,他就提前預支補償費,不讓農民障礙孩子探索自然;每周在家裏舉辦文藝晚會,彈琴、唱歌、演講、繪畫、書法、辦報紙,召開演講辯論賽;在客廳中專門開辟一面作品牆,把女兒們的毛筆字、英語作文和畫作張貼出來,有客人來了大張旗鼓的表揚和宣傳。
《宋慶齡傳》中寫道:“正是這樣,宗教、田園、鋼琴、英語和民主精神,使這個家庭與當時中國萬千個普通家庭相比較,處在一種‘世外桃源’的優越環境中,既有基督教嚴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諧、歡樂和詩情畫意的氛圍。”
在父母的鼓勵下,宋家子女個個多才多藝,獨立自信。二戰時期宋美齡代表中國在美國國會演講震驚世界,就是在童年時期打下的底子。
二、推崇獨立與堅韌,狠養孩子們的意志
宋家有句家訓:“皮囊非所倚,唯才華與勇氣,足可照亮坎坷之路。”意思是,支持一個人走下去的不是外貌,而是才華和勇氣。
《宋耀如———宋氏家族奠基人》中記載:宋耀如夫妻倆一直盡最大努力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和意志。孩子學走路摔跤,父母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父親定期帶領孩子們負重爬山,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禁食,切身感受饑餓;下雨天帶孩子們跑步淋雨,最小的孩子甚至只有4歲。這些在一般人看來“自虐式”的行爲,逐漸磨練出宋家子女堅韌不拔的信念,支持她們在波瀾詭谲的政壇一路斬荊披棘笑到最後。
三、著眼國家與世界,闊養孩子們的格局。
宋耀如雖然皈依了基督教,身價巨富,但是一直堅持爲中國的獨立而奮鬥,積極贊助革命活動,成爲孫中山先生的重要資助人。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宋耀如夫婦就教孩子學英語,讓她們更好的看世界學知識,報效祖國。
盡管每個孩子都出國留學,但是宋耀如夫婦不支持孩子們在國外定居,每次寫信都囑咐他們要學成歸國。
他帶著孩子參加政治集會,探訪窮人,讓孩子們感受底層的貧困,國家的屈辱。
宋耀如說過:“只要一百個孩子有一個成爲超人式的偉大人才,中國就有四百萬超人,害怕不能得救?”
在這樣的教育下,三姐妹的個個眼光長遠,成績非凡。
《宋耀如———宋氏家族奠基人》這本書裏中記載著當時宋霭齡對宋慶齡說過的一段話:“我本來決心不過問政事,一心經營事業,用賺來的錢給國家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辦些實事。可現在,日本人打到了家門口,生意也沒法做了。國家到了讓人打上門的程度,賺錢還有什麽用?我聽說你正在發起組織婦女抗敵後援團,這抗日的大事,我也要積極參加。父親生前一直教育我們要愛國,還有什麽比抵抗侵略更能顯示愛國的行動嗎?” 後來宋氏三姐妹在南京攜手成立“婦慰會”,組織婦女抗敵後援團。
宋霭齡15歲前往美國留學,開創了中國女性海外留學的先河。學成歸國後曾任孫中山秘書,之後嫁給孔祥熙,助其執掌財政大權。她以精明,厲害著稱,是父親去世後宋家的實際掌控者。《《紐約時報》如此評價她: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婦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手段的最有錢的婦女,是宋家神話的創造者,是宋家王朝掌權的設計者。"
宋慶齡則被周恩來總理稱爲20世紀偉大的女性,一生繼承孫中山的遺志,與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爲新中國的創立嘔心瀝血,是“國之瑰寶”。
宋美齡則是蔣介石政治生涯中的得力助手,抗戰期間赴美國募款,並成爲第一個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在近代中國曆史與對外關系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在每個孩子的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這對偉大父母的影子。
感謝關注@讓媽育兒,我會一直在這裏,愛你們,醬!
參考文獻:
《宋耀如——宋氏家族奠基人》
《宋慶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