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來往兜轉,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糾纏不清的事,我們總是被人情世故裹挾的前行,有時輾轉踟躇,焦頭爛額,有時盲目的和自己較勁,畫地爲牢。
其實學著釋懷放下,才是我們面對人生該有的態度。
01 學會放下,是療愈的開始
前段時間,朋友楊佳離婚了,這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
曾經的她,困在婚姻囚籠,日子過得狼狽不堪,一團亂麻。
這次疫情,她想明白很多事,人啊,不能和自己過不去,不能總給自己添堵,能好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因爲老公出軌,她幾度崩潰。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更接受不了五年的婚姻毀于一旦,孩子還那麽小,就要面對單親家庭的陰影。
越是想不通,越是固執,哪怕彼此嫌棄和厭倦,就是拖著,熬著。
尤其想到自己爲這個家忙得像個陀螺,像個保姆,就覺得不甘心,覺得委屈和氣憤。
很多人勸她看開點,畢竟日子還得繼續,可她就是不行,哪怕在這段關系裏,被折磨的不成樣子,哪怕整夜的睡不著覺,哪怕大把的掉頭發,哪怕臉色越來越差,她就是放不下執念,瘋了一樣陷進去。
有時靜下來看著年邁的父母,還有被自己忽略的孩子,她就覺得不該活成這樣。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她終于走出來了,很多事情,我們越放不下,越糾結;越糾結,越痛苦。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小夥子到山上去請教禅師,說:“我放不下一些人,也放不下一些事。”禅師說:“世上沒有什麽東西是放不下的。”小夥子說:“可我偏偏放不下。”
于是,禅師遞給他一個茶杯,然後往裏面倒熱水,水滿溢出,小夥子被燙到馬上松開。禅師說:“世上沒什麽放不下,痛了,自然就放下了。”
周國平說:“人生許多痛苦的原因在于盲目較勁。”
02 學會放下,與自己和解
柏拉圖說: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樂,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放下是一種能力和智慧,是接納自己,活出自己的開始。
劉若英的《後來》聽哭了很多人,那種“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感傷就如每個人胸口的朱砂痣,也是她多年感情的美麗句點。
當年21歲的劉若英愛上31歲的陳升,這是一個不能說愛的男人,因爲陳升已經是個有妻兒的人了。
她也在喝醉時表白:“或許我永遠無法和你在一起,但我的心永遠追隨你……”
陳升對她說:“你是個很有才華的女孩,就像風筝,屬于你的天空很高很高,你應該自由去飛翔,不要被我給你的天空局限了。”
15年的執念與等待,最後終于選擇放下。哪怕她在演唱會請求陳升給她一個擁抱,他也只是輕輕拍了拍她的頭。
有些人注定不能在一起,注定成爲回憶,釋懷和放手是另一種開始和人生。
現在的劉若英,有著疼愛自己的老公和可愛的寶寶,一家三口生活的很幸福。她出了書,拍了電影,活出了別人羨慕的樣子。
有時,愛就是天時地利的迷信,一回頭,發現原來你就在這裏。過往種種只是某段歲月留有的符號,收藏是最後的告別。
放下不屬于我們的,擁有現在得到的,才是接納自己,與自己和解的最好方式。
03 學會放下,就不會失望
阿根廷的作家博爾赫斯曾經說:過度的希望,自然而然地産生了極度的失望。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主人公松子追求愛和渴望被愛的一生,她曾經對生活滿懷希望,卻一次次失望,最後又在絕望中死去。
松子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妹妹,父親總是把大部分的關愛都放在了妹妹身上,從而使得年幼的松子一直被忽略。
松子總是放不下心中的芥蒂,認爲爸爸不愛她,爲了討好爸爸,她常常做鬼臉逗爸爸開心。
她性格敏感,原生家庭的影響,讓她因爲缺失某些關愛而不停的從外部索取,她在感情中一次次被騙,被傷害,被校長侵犯也不敢聲張,她很多次被靈魂拷問:爲什麽?我的人生結束了。生而爲人,我很抱歉。
讓她人生徹底絕望的是她和龍洋一的感情。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松子一直夢想著能與龍洋一相守到老。
而刑滿釋放後的龍洋一卻無情的抛棄了她。
從那以後,松子陷進絕望的執念,放不下,出不來,她自暴自棄,變成一個肥胖醜陋的老太婆。
直到最後,53歲的松子一個人倒在了荒川河邊,悲慘的死去。
回顧松子的一生,是孤獨的,矛盾的,可悲的。她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活得很累,也很辛苦。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松子的一生陷入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愛與歸屬的需求”中不能自拔,她需要愛,想獲得愛,人生因此失去平衡。
松子的故事,是很多人的故事和投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很多時候,越是渴求,越不容易得到,越是放不下,越對現實失望。
放下心裏的羁絆和雜念,活出自己,才能贏得更多的尊敬和愛,反之,則會成爲困擾自己的枷鎖,成爲心靈的負累。
04 學會放下,才是心靈達到的境界
漫漫人生路,每個人生活都不容易。有時,困住我們的不是某段感情,某件事,而是我們的心態。
有人說,心如一件容器,你往裏面注入什麽,就得到什麽,往裏面裝多沉就要承受多沉。裝下快樂,便得到快樂,裝進痛苦,便得到痛苦。
太執著是一種負擔,太在乎是一種羁絆,有些事做不到,不必耿耿于懷;有些人等不到,就該轉身離開;有些幹擾和顧慮,更應該懂得放下;
放下是一種境界和修行,更是一種能力和態度,只有擯棄舊的,才能騰出角落,接納新的人生,才能忘記困擾和痛苦,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
就如卡耐基所說:“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的快樂,並不在于我們身處何方,也不在于我們擁有什麽,更不在于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而只在于我們的心靈所達到的境界。”
往後余生,學會放下,好的壞的,真的假的,愛的恨的,都別太較真,也別太當真,依心而行,笑對人生!
作者簡介:俞小魚,一個在體制內努力碼字,以文字抒寫自由的女人,愛生活,愛旅遊,喜歡在文字裏快樂的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