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豪門的大才女——人稱“中國的居裏夫人”王明貞是我先生的四嬸。
我有幸見到她時,她已經是94歲高齡的老人了。她住在北京清華大學,見到她時四叔已經去世。她一生無兒無女。晚年和保姆一起生活。我記得去他家時,她請我們在附近的一家餐廳吃飯。吃飯時隨便聊天,只言片語了解了一些她的情況。
我那時不知道她的才華,更不知道她所有的成就,就知道她和四叔都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但是她平靜的外表和溫文爾雅的談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這位物理學術上的大才女她更多的是一種仰視和崇拜。我眼中的她,雖然已是遲暮之年,但是思維清晰,談吐不凡,一眼看去就會讓人肅然生敬。
她2010年8月28日去世,至今已經將近十年了。她走後,按照生前與四叔的約定,遺體捐獻給醫院做硏究。她絕不麻煩別人,自己能做的事都自己去做,晚年看病,從不打電話叫組織派車,都是由老保姆攙扶著去的。退休後,她唯一一次很嚴肅地“召見”單位負責人竟然是爲了打聽遺體捐獻事宜。切如此平凡,但這位老人不是平凡人。她的人生,她的成就,她的家族,都足以讓世界銘記。二叔的兒子和女兒也在北京,閑暇時會經常去看她。但是她從來不給他們添任何麻煩。
“中國的居裏夫人“這個稱號,曾被用在3名女物理學家身上:一個是“核物理女王”吳健雄,一個是錢三強的夫人何澤慧,還有一個,就是王明貞。
有意思的是,這3人中,何、王兩人還是親戚,王明貞是何澤慧的表姐。
1906年,王明貞出生于蘇州十全街,祖父王頌蔚,是晚清軍機章京,蔡元培的恩師;祖母謝長達是中國最早的女權運動家。創辦著名的蘇州振華女校,費孝通、楊绛等大師都是這所學校的校友。王明貞的父親王季同,是清末民初著名數學家、電機學家,也是第一個在國際數學刊物上發表論文的中國學者。伯父王季烈,是中國近代物理翻譯第一人。王明貞的哥哥王守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是中國首位享有世界聲譽的理論物理學家。姐姐王淑貞,是上海婦産醫院創始人,在婦産醫學界與林巧稚齊名。王明貞的兩個弟弟王守武、王守覺,都是半導體的頂級專家。
家族中,和王明貞一起成長的,還有表妹何怡貞和何泾慧。新中國成立前,留洋的物理學女博士,只有7人,這表姐妹就占了仨。在這個超級科技家族及其聯姻中,一代之內就出了6個院士,分別是王守覺、王守武、陸學善、葛庭燧以及何澤慧、錢三強夫婦。
百年以來,堪稱絕無僅有。
相比之下,王明貞自己也不弱,但她的求學經曆確實比較坎坷。王明貞10歲那年,祖母看到她在家給弟弟們穿衣服,就憤怒地怼她的繼母,明貞這時應當去學校念書,你怎麽把她留在家裏當婢女使喚?王明貞這才進了祖母創辦的女校念書。王明貞雖然入學晚,但是天資聰穎,上學後連連跳級。初中後,她隨家人遷到上海,進了一所教會學校,成績全A中學畢業後,繼母卻不想王明貞繼續讀大學,王明貞感到前途迷茫,其間差點被迫與父親老友的兒子成婚。恰巧,她的姐姐王淑貞學成回國,答應幫助妹妹上大學,王明貞的人生才有了轉機。20歲那年,王明貞進入金陵女子大學。
在大學裏,她的天賦顯山露水,她不僅跳級選課,還經常爲高年級同學答疑解難。有個教授,僅僅因爲她是低年級學生在成績單上給她打了個“B"。這讓王明貞難以接受,一氣之下,她轉校到了燕京大學物理系。
大學畢業後,王明貞向往著像哥哥姐姐一樣出國留學。沒想到,父親第一個出來阻攔,提醒她還有婚約在身,能讀完大學該知足了。王明貞意志堅定,跟父親談條件:要麽讓她留學,要麽讓她去死。最終,還是姐姐幫忙說服了父親,王明貞與人家解除了婚約。但是申請留學之路卻不平坦,她先後三次失去機會。
1930年,她第一次申請美國密歇根大學。獎學金申請到了,卻因沒有路費赴美而放棄,她是個獨立、倔強的人,並不願意向家裏或哥哥姐姐要錢。放棄後,她邊讀研究生邊兼職授課,積攢留學的路費。
等到她攢夠了路費,再次申請密歇根大學,卻通不過了。無奈之下,她只好參加當時的庚款留學考試,共考了三次,最後一次考了第一名。但是主考官吳有訓,近代物理學大師,卻帶有嚴重的性別偏見,一看頭名是個女的,直接說:派個女的出去學物理浪費錢,不如換一個男學生。于是,命運又一次捉弄了她。
幾番折騰下來,七八年過去了。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那年,她的表妹何怡貞已經拿到了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而她,還只能在國內給表妹寄特産。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吳贻芳,聽說了王明貞的遭遇,很同情她,便向密歇根大學寫了推薦信。她這才終于得到了全額獎學金,好運總算眷顧她一次。
1938年,當她抵達密歇根大學的時候,她已是32歲“高齡"的留學生。按照世俗的觀點,她出身名門,不努力,不奮鬥,也會有家族的光圈罩在身上。大可不必一個人漂洋過海,如此折騰。但是,王明貞心裏想的是,我生來不是爲了分享家族的榮光,而是爲了增加他的榮光。
確實,她的家族應該爲她感到驕傲。在密歇根大學,整個班上只有她一個外國人只有她一個女生。
入學後第一次考試,只有她一個人考了100分,而第二名只考了36分,跟她比,差得太遠太遠。她的物理天賦和才能展露無疑,理論課成績基本都是A或A+,四年課程,她三年修完,在校期間,榮獲全美學生最高榮譽獎。
1942年,王明貞拿到博士學位,因爲太平洋戰爭爆發,無法回國,導師推薦她到麻省理工學院雷達實驗室工作。在那裏,她又是“唯是理論研究組中唯一的女性。
她被稱爲噪聲研究的開拓者。直到50多年後,仍有美國學者寫文章指出王明貞的論文,比過去50年出版的著作要好幾個數量級。1945年,王明貞和導師烏倫貝克發表了一篇關于布朗運動的經典論文,至今仍在學界富有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這篇論文從發表以來至2010年,已被引用1500次以上,平均每年保持20次以上的引用。物理學界將王明貞及其導師的研究,命名爲Wang-Uhlenbeck定理。美國8年,是王明貞學術造詣的巅峰。她一生發表論文才11篇,是一名相當低産的物理學家,很多人用一年就可以超過這個數,但在質量上,絕大多數物理學家用一生都無法超越她。
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曾回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王明貞脫離一線研究30多年後,外國專家仍一致推薦一直埋名國內的她,擔任國際學術會議的主旨發言。1946年,王明貞回國後在雲南大學物理系任教,40歲遇到了丈夫俞啓忠——我先生的四叔。
俞家也是近代名門望族,與近代中國的幾大家族都有聯姻,比如曾國藩家族、陳寶箴家族、蔣介石家族等。結婚後,王明貞與俞啓忠再次回到美國繼續學術研究工作。
她在諾屈丹姆大學物理系做研究,爲美國的海軍部做課題。然而,造化弄人。
不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美成了敵對國。因爲不想爲敵人工作,王明貞決定回國。由于當年雷達實驗室的工作經曆,美國移民局對她百般阻撓,甚至嚇唬說如果王明貞偷偷回國,就要讓她坐牢。在美國最艱難的時候,夫妻倆靠著俞啓忠在旅館打工掙錢,維持生計。
然而王明貞無怨無悔,她就是要回國,幾次三番向移民局寄材料。1955年,移民局兩個官員找到她對她說:滾吧!王明貞沒有生氣,她很高興,1954年,與俞啓忠在舊金回國後,王明貞被分配到清華大學教物理。
在這之前,她是統計物理領域最有成就的中國人,但回國後,她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教學上,導致長期以來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與院士這樣的頭銜也毫不相幹。
盡管如此,終其一生,但她的心態都非常好,無悔無怨。當年與王明貞一起分配到清華物理系的還有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同學徐璋本。學校把徐璋本定爲三級教授,王明貞定爲二級教授。王明貞知道後,主動找學校,要求把自己降爲三級教授,不然就離開清華。
她在清華的所有同事和晚輩對她最大的印象,正是淡泊名利。在清華教書育人,王明貞可以底氣十足地說,自己從未在課堂上講過一句廢話。她不僅開創了統計物理學先河,也以獨特的教學方法,培養了一批物理學家、工程物理學家,對王明貞來說,這種不計個人得失、甘爲人梯的精神不過是深入骨髓的教養而已不用刻意展示,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來,而且一流露就是11年。
到1968年,厄運又找上王明貞。這一年,62歲的她與丈夫雙雙被投入監獄,沒有罪名,只有一句“你犯錯誤了”然後就是不停地審訊,不停地寫書面交代。1970年春天,王明貞被轉到秦城監。在監獄中,王明貞被要求讀馬恩列斯著作,于是,她把《資本論》中爲證明理論的數字,在頭腦中演算了一遍,從而發現了其中的錯誤。通過這種方式,她保持自己頭腦的清醒,確保不會變成一個神經病人。
出獄的時候,已經是兩千多個日夜之後。她清楚地記得那一天,1973年11月9日。她一再追問自己及丈夫的罪名,一個好心的人員後來告訴她“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就是這樣。一場無妄之災,耗去了她將近6年時間。而四叔比她遭受了更長的監禁,直到1975年4月才出獄。
四年後,王明貞夫婦才得到平反。他們第一次知道,他們的入獄是受四人幫陷害。從1955年回國起,王明貞就像物理學界的世外高人,雖沒有進深山,卻做了一名隱士。
在她1976年退休後,她的名字被人遺忘得更快。只有那些從事相關研究的人,還在一遍遍重讀她爲數不多的論文,然後一次次被震撼到。原來,數十年前,王明貞的論文就已經抵達了學術的巅峰。但她卻急于把自己藏起來,她知道自己遠離一線太久了。每逢相關的國際會議,國外學者點名要她出席,她都一一婉拒,深藏功與名。
在她90歲的時候,她說,她慶幸自己還有興趣和精力,設計縫制自己的襯衫和夾大衣,自己做中式棉襖。我看到她時,她還饒有興趣的自己納鞋底,做鞋。今天想起來,對于一個一生有輝煌成就的科學家,不知道是喜還是憂!她一生無兒無女,只有一個年老的保姆日常照顧她。她從不去麻煩學校和院系。僅有一次,她很不好意思地對清華物理系一位老師說,老俞萬一走了,你們能不能來幫忙,我怕我擡不動他!
1995年11月,四叔俞啓忠的去世。
他們之前已經約定,死後遺體捐獻給醫院做研究。跟王明貞一樣,四叔生前也是相當低調,幾乎沒有什麽人知道,他是一個很有成就的農業教授。
2010年8月28日,王明貞病逝,享年104歲。在她住了40多年的家,只有簡單的家具,一張古樸的藤椅尤其顯眼,從她回國一直用到她去世。
四叔和四嬸,這對理想主義夫妻,用現在的話說,他們是典型的“富三代”,家世顯赫。但他們,終生過著清貧生活,至死都想著怎麽爲這個社會多作點貢獻,少添點麻煩。作爲家族中的一員,我爲他們驕傲,爲他們一生的成就自豪!
謹以此文祭奠一位大才女,一位淡泊名利的偉大的物理學家,讓他們的靈魂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