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開始有這樣的疑問“這麽小的孩子能學這個嗎?”“學了也記不住,有什麽用啊”。其實不然,中華古詩詞語言精煉、節奏感強、內容豐富、意境悠遠,符合3-6歲幼兒的認知特點。而且幼兒期是孩子們記憶力非常強的時期,古詩篇幅短小,句式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幼兒期學習古詩詞、誦讀古詩詞,既能促進幼兒口語的發展,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和創造力,又能使孩子在古詩詞的學習中陶冶情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所以,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方法讓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古詩詞。
1 從內容的選擇上,要具有科學性
首先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具體的古詩詞學習內容。3—6歲的幼兒知識經驗缺乏,理解能力相對較弱,選擇的古詩詞內容應淺顯易懂,合轍上口、節奏自然明快,富有童趣和生活氣息的古詩詞內容,更容易讓幼兒喜愛和接受。
其次是要選擇蘊含積極教育意義的古詩詞。幼兒教育是啓蒙教育,孩子們的可塑性非常強。在古詩詞中,有很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優秀作品,如《憫農》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幼兒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慢慢的去感受、理解詩句所表達的,今昔對照,知道了農民耕種糧食的辛苦,要愛惜糧食、不浪費,從而更加熱愛我們今天這樣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而《遊子吟》中所表達的是偉大的母愛,通過“縫衣服”這樣一件細微的小事情,流露出母親對即將離家的孩子不舍、關切這樣濃濃的愛意。在誦讀詩詞中,幫助幼兒理解媽媽的辛苦,告訴孩子們,無論什麽時候都要關心、照顧好自己的媽媽。
2 采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促進幼兒有興趣的學習古詩詞活動
2.1 創設適宜的古詩詞學習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爲每個幼兒提供學習與表現的機會,讓環境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利用每天幼兒入園、離園以及餐前等離散時間播放古詩詞,內容可以是新詩的預習,可以是學過的古詩詞的複習,配上舒緩的背景音樂,孩子們便會自然而然的沉浸其中。在班級區角環境創設的時候,在圖書角中,可以適當投放一些配有插圖的古詩詞書籍,字卡、詞卡、句卡,引導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定期舉行“詩詞大會”,可以采取個人或小組賽的形式,比一比誰誦讀的古詩詞多、誰的反應快。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複習、鞏固了所學詩詞,還能培養孩子們競爭、團結、合作的意識。
2.2 結合季節、傳統節日學習古詩詞
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每個季節裏都有不同的節日。在古詩詞中,描寫四季和節日的詩詞有很多。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通過放鞭炮、喝屠蘇酒、新桃換舊符三件傳統習俗渲染出春節祥和歡樂的氣氛,而且這些傳統習俗延續至今,孩子們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爲“剪刀”,將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孩子們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
2.3 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幼兒構建想象空間,理解古詩詞
幼兒知識經驗雖然有限,但思維不容易受拘束,天馬行空想象力豐富,多媒體設備集文字、動畫、音頻、視頻爲一體,由抽象到直觀,由靜止到動畫,能夠極大的提高幼兒對古詩詞理解的速度。如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描寫的是一家人幸福快樂的田園生活。本來富有家庭氣息的內容,對于幼兒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但現在的孩子們大多從小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對“茅檐”“鋤豆”“織雞籠”這樣的農村生活場景並不熟悉。制作幾張PPT,將古詩詞中的畫面呈現出來,大兒子下地種田,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小兒子天真可愛,在小溪邊剝蓮蓬吃,加上白發的老人一起情景交融,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2.4 根據詩詞內容,采用講故事和繪畫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詩詞大意
很多詩詞作品的內容來源于生活,采用簡短、凝練的語言把日常生活情景高度概括。如唐朝詩人呂岩的《牧童》“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非常富有兒童情趣和生活氣息,把它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從早到晚的,一個五六歲、天真可愛的牧童形象便立即呈現在孩子們眼前。此外,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孩子們對古詩詞有了一定的積累,就可以激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把詩詞內容畫出來。當然,幼兒的理解能力和繪畫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並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他們在這首古詩裏面想表現哪一點就表現哪一點,甚至可以是其中的一句、一詞、一字。慢慢地,孩子們理解的多了,深了,再進行添加,畫面內容自然會豐富起來。
2.5 鼓勵幼兒采用情景表演、歌唱的方法大膽表達
“詩言志,歌詠言。”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形象生動地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極大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加深、加快幼兒對古詩詞的記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慷慨淋漓的朗誦,惟妙惟肖的舞蹈,聲情並茂的演唱,孩子們嘗試著在一颦一笑、一舉一動中,體味詩歌的神韻,不僅爲幼兒創造了一個表達、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了古詩獨特的韻律之美、語言之美。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孩子們雖不可能一下子深刻的理解感悟幾千年前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幼兒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一點點積累,伴隨著成長的腳步,認知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經驗日益豐富,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學過的古詩詞自然可以“活用”出來。在忙碌的生活之外,他們將擁有一個“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