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建省莆田市的湄洲媽祖坐鎮祖廟整千年以來幾乎“足不出戶”,今年7月初卻舉行了隆重的起駕儀式,第一次乘坐廈門航空商務艙到東南亞巡安。
有人說這是“家長千裏迢迢過來看望她的孩子們”。也有民俗專家認爲,一尊本該永遠坐鎮廟內的正殿神尊,外出巡遊本身就是一種帶有濃烈政治色彩的語言。亦有種種蛛絲馬迹顯示,媽祖其實是“奉旨”下南洋。
所謂“奉旨”,指的是奉2016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裏所列出的工作方針。
媽祖下南洋處處大開綠燈
高1.8米的湄洲媽祖正殿金身此次下南洋的行程一共8天7夜,先後到訪馬來西亞吉隆坡、馬六甲及新加坡三地。終點站是新加坡的福建會館天福宮,駐跸一晚後,于7月7日啓程回銮到湄洲祖廟安座。
莆田市這次安排湄洲媽祖在誕辰1057年後到東南亞出任”巡回大使“,首要任務就是打響媽祖文化這一國際品牌,並通過‘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的民間活動,讓擁有“大愛”形象的媽祖,將中國大陸、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的“華族心“緊密聯系在一起。畢竟在曆史上,媽祖信仰一直被視爲維系華族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能夠産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媽祖文化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當中,中國各個層面自然要大開綠燈,全面配合媽祖正殿金身下南洋巡遊的所有環節。
于是,我們看到媽祖不但擁有了中國身份證,廈門航空還特地爲她發出商務艙登機牌,上面寫著媽祖的本名:林默。
此外,媽祖的左右護法千裏眼和順風耳,也同樣享有乘坐商務艙的特殊待遇。媽祖這次真的是名副其實乘坐商務艙到東南亞“出差”。
儀式莊重氣派非凡
此次巡遊,湄洲媽祖祖廟共派出130多名工作人員隨行照料。每到一處,都有成千上百名信衆簇擁迎接、還有張燈結彩的花車與無數五顔六色的舞龍舞獅幫忙開路,場面莊嚴壯觀,比任何一位名人或明星出行都更爲氣派。
中港台與新馬各大媒體都大篇幅報道了媽祖正殿金身的巡遊活動。新聞焦點幾乎毫無懸念都放在身爲“航海守護神”的媽祖此次重走海絲路,竟沒有選擇坐船而是搭乘飛機坐商務艙,擁有自己的專用登機牌與“禦用保镖”。
在乘飛機前來南洋之前,媽祖正殿金身先在湄洲媽祖祖廟的寢殿裏舉行了隆重繁瑣的起駕儀式,包括信衆上香、行三拜禮、宣讀起駕祈告文、行三獻之禮、行三跪九叩禮等。
湄洲開基媽祖
福建湄洲媽祖祖廟(朝天閣)是世界上最早的媽祖廟。據史料記載,開基媽祖(真發軟身黑面,代表媽祖拯救黎民百姓時受苦受難的相貌)一共有六尊,體型都比較嬌小。
第一尊開基媽祖(大媽)原本供奉在湄洲祖廟,不過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第二尊開基媽祖(二媽)在明末清初被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請到台灣的鹿港天後宮。第三尊(三媽)則被供奉在台灣新竹長和宮。鹿港媽祖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湄洲開基媽祖。
此次下南洋巡遊的是湄洲媽祖祖廟的正殿金身,是媽祖得道之後的神仙相貌,又稱鎮殿媽祖,尺寸接近真人身高,常年鎮守于廟中,不能隨意請出正殿,只有在極爲特殊的情況下,才有例外,可謂千載難逢。
繞境巡安
繞境巡安是湄洲媽祖此次到訪東南亞的重頭戲。
湄洲媽祖的正殿金身在抵達新加坡後,就乘花車巡遊新加坡九個供奉媽祖神像的宮廟(正華村金福宮、木山聖母宮、半港天後宮、雲峰天後廟、金榜山亭天後宮、興安天後宮、文山聯誼社、粵海清廟和福建會館天福宮),巡遊路程約100公裏。
午夜過後,全島38家宮廟的媽祖神像也齊聚福建會館天福宮,共同接受湄洲媽祖巡安,場面十分壯觀。
比較有意思的是,參與祭典的舞龍舞獅成員竟有不少本地其他族群的年輕人,體現出南洋一帶獨有的文化氛圍。
巡遊花車上坐著的雖然是湄洲媽祖,擴音器裏大聲播放著的卻是台灣街頭年輕盲人歌手徐承邦演唱的台語歌曲《媽祖的囝仔》(媽祖的孩子)。
《媽祖的囝仔》歌詞講述一群沒有媽媽的孩子,從小就必須活得比別人更堅強勇敢。他們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全部寄托在媽祖身上,所以身邊的人都稱呼他們爲“媽祖的囝仔”。許多新加坡信徒在現場上香後都紛紛掏出手機將這首動聽的歌曲錄下,待花車走遠後再慢慢播放來聽,一臉的陶醉。
主辦這類大型活動,所有的准備工作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確保萬無一失。至于《媽祖的囝仔》爲何會被選爲繞境巡安的“主題曲”,是純屬巧合,還是這又是另有所指,想傳達某些信息呢?
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這次也受邀以主祭人身份,參與了祭祀禮儀,還在媽祖面前行“三叩九跪”之禮。這是古代祭天的最高規格禮儀。根據清祀典,只有對“宣聖孔子、聖武關帝、女聖媽祖”才能行此大禮。
天福宮的媽祖也來自湄洲
天福宮的媽祖神像是在1840年從福建湄州運到新加坡安座。目前正殿擺放的是粉面媽祖,代表媽祖成仙之前的凡人相貌。
1840年的那尊媽祖與湄洲開基媽祖的形象一致,是黑面媽祖,身形嬌小,只有在每年農曆3月23日慶祝媽祖誕時才會被請出來,坐上轎子參加迎神賽會,前往濱海南碼頭坐遊輪繞行新加坡南部海岸一周後才算完成出巡。
20年前曾到台灣巡安
湄洲媽祖正殿金身這次雖然是第一次下南洋,卻並非首次到海外繞境巡安。
早在1997年1月農曆新年之前,湄洲媽祖也曾經乘搭飛機到台灣巡遊了100日,當時在台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媽祖熱”,轟動一時。當年媽祖乘坐的是長榮航空的專機,第一站是台南。至于當年湄洲媽祖所乘坐的是否也是商務艙,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沒有登機牌的照片,新聞報道中也沒有提到這點。
1997年也是香港回歸中國大陸的同一年。中國的媽祖特地選擇在如此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年赴台,當年台灣政黨都紛紛表示害怕中國大陸會借此活動對台進行“統戰”,而且這種擔憂當時也透過各大傳媒廣爲宣傳。
中國大陸的說法則是,湄洲媽祖出遊是爲了證明各地同胞骨肉相連、一脈相承、人同祖,神同緣,親情非同一般。
20年後,在香港慶祝回歸中國20周年的7月,湄洲媽祖又再次離開祖廟南下發揮其凝聚民衆的作用。看來,這就是一張旨在凝聚中國大陸以外的民族情感、發揮中國文化影響力的“大統一”情感牌。
畢竟,湄洲媽祖信仰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後,目前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有1萬余座媽祖廟,信衆約3億人。能夠將3億人凝聚統一起來,也算是功德無量,而且是一股不容忽視的軟實力。
莆田市委副書記程強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指出,“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只是一個開篇。湄洲媽祖祖廟非常歡迎“天下媽祖回娘家”,借此推動中馬、中新之間的經貿、文化、海洋交流合作。
這,應該才是媽祖文化的積極作用和真正的影響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