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都市生活劇經常有這樣的台詞,“不以結婚爲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在本地,“耍流氓”的大有人在!
據新加坡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調查顯示,在去年8月至12月,”2016年度結婚與生育調查”訪問了5801位公衆,包括了2940名單身者,以了解他們對于結婚和生育的心態和考量,有接近60%的單身國人並不是以結婚爲前提在談戀愛。
此外,新加坡全國青年理事會最新公布的調查也發現,盡管八成的青年仍然將結婚視爲重要的人生目標,但認爲最好不要結婚或沒必要結婚的人,從2010年的18%上升到2016年的的33%,比率增加近一倍。
越來越多人不想結婚,這到底是什麽原因?
據《新明日報》報道,翺翔輔導服務中心主任袁鳳珠分析說,根據她的經驗,現今社會,人與人相處之間的責任感越來越淡,人性也開始比較自私,不希望承擔婚姻責任等。另一方面,主要也是受到父母或周遭親友的影響:“他們可能看見父母或朋友的婚姻沒那麽快樂,所以就影響了他們對婚姻的想法。”
許多受訪的公衆也表示,在現代社會,男女生活忙碌,更少了結婚的理由。
目前有穩定交往對象卻選擇不婚的吳立俊(28歲,服裝設計師)說,現在社會觀念開放,即使不結婚,情侶也能同居。“若已經同居的話,其實結婚與否都只是一個名分而已,所以我沒有很在意。”
女經理陳小姐(40歲)每天忙于工作,社交圈子小,也認爲自己錯過了“黃金時段”,目前更沒結婚打算,自己生活開心自在,沒有束縛。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感情這東西,還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當你真心想定下來的時候,那些條條框框所謂的“理由”,似乎也都不能夠成爲阻礙你想結婚的絆腳石了。
言歸正傳,究竟本地的調查數據和其他國家相比,算高嗎?
日本將有一半的人會過單身生活
日本總務省的國勢調查數據顯示,到2035年日本總人口將約有1.12億,其中15歲以上人口約1億。另外,博報堂的調查顯示,到2035年日本1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4805萬是單身者,有配偶者約爲5279萬,即約有一半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2015年日本單身戶比例接近35%。博報堂調查後推測,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37.2%。丁克家庭和單親家庭的比例也將加大。
博報堂負責調查單身問題的項目負責人荒川和久說,經濟環境惡化、收入下滑是導致很多人不想和不能結婚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男性的收入下降導致很多男人無力結婚。他說,在日本300萬日元(約合新幣3萬6000元)的年收入被認爲是結婚的一道門坎。沒有較高收入的男性沒有自信結婚養家,而女性也不太看得上那些低收入的男性。荒川和久總結說:“女性爲了金錢選擇結婚,而男人因爲金錢選擇不婚。”
中國單身人口 相當于俄羅斯與英國人口的總和
據中國民政局數據顯示,中國人口有13億,單身成年人口已達到2億,相當于俄羅斯與英國人口的總和!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明顯增多,獨居人口也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就單身女性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6%的人認爲適齡女性主動選擇單身的原因,是她們將婚姻視作一種理想主義的生活模式,不再將就;也有接近42%的人表示,因爲社會倫理道德的崩潰,讓女性對婚姻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因而選擇不婚。
有中國網友表示,“我不想找對象,是因爲根本不想有一個陌生人插足自己的生活。”更有網友稱,“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電影不好看?是遊戲全服第一了,還是賺夠環遊世界的錢了?這麽多事要去做,沒事找事給自己找個對象添堵?”
瑞典獨居比率世界最高
據《聯合早報》報道,美國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有1億900萬未婚、離婚或孤寡單身人士,相當于美國成年人口的45%,其中六成從來沒有結過婚,未婚不婚者中的獨居人士則有3500萬,相當于人口的14%。在北歐,單身者比率更高,瑞典是世界上獨居比率最高的國家,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獨居比率高達60%。
而新加坡的單身人口又有多少呢?據新加坡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5歲以上的單身人數占31.6%,離婚、喪偶者占3.6%。
其中,介于適婚年齡(25-29)的居民當中,有78.5%的男性單身,64%的女性單身。
相較于其他國家,本地的單身比例也不算是特別高。但李顯龍總理還是放話(催婚)了:
在今年的國慶獻詞中,李顯龍總理提到了“學前教育”。李總理說,政府將繼續增加幼兒園和托兒所學額、加強教師培訓,以及提升學前教育的素質,從而營造更有利的家庭環境。在8月20日的國慶大會上,李總理也表示,在接下來的五年,政府將增加4萬個學前教育學額。政府也會將投入學前教育領域的金額增加一倍,在2022年達17億元。
看似是民生育兒問題,但潛台詞則依然是鼓勵更多國人組織家庭、生兒育女。當代年輕人抱持不婚主義的原因複雜,有因爲經濟因素,有因爲信任問題,難以一言以蔽之。
80、90年代,在幾乎人人結婚的社會氛圍下,不婚獨居被認爲是失敗的人生,值得同情憐憫,甚至有的會被社會歧視。但隨著經濟環境與家庭觀念轉變,如今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變得多種多樣,一個人生活甚至衍變成了一種“潮流”,不婚獨居的比率增高已是不能扭轉的趨勢。
因此,一個包容進步的社會,對此也應給予更多的寬容與理解,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