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伊始,狗的世界,已遭惡搞。多道“開花結狗”之流的春節賀詞,狗屁不通,招來熱議與炮轟,給罵得狗血淋頭,大有雞飛狗跳,雞犬不甯之勢。
猶記得雞年方登場,20只野雞被指噪音煩人,給有關當局的捕雞高手一網打盡,賜以人道毀滅(相當于“安樂死”)。全屍得保,不至于割喉淩遲而亡,“儈子手”可算是“刀下留情”。
自古以來,雞與犬關系密切,非但在不少成語中相依爲命,在十二生肖排行榜上,也是唇齒相依。狗兒接班後,要替雞“報仇”的機會恐怕不大,因爲,狗兒今日之身價,已非昔比,主人萬千寵愛于一身,吃得飽、住得好、美容理發、養生醫病,連“排毒之物”于身後之事,皆有專人伺候,焉有恩將仇報之理?
狗與人關系密切
狗與人類的關系,亦是密不可分。
狗向來被形容爲:勇敢忠誠,聰明伶俐,既通人性,又善解人意,討人喜歡,受人寵愛。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狗甚至能救人于危難之中。
早在遠古時代,狗已協助人類捕獲獵物,守門防盜。在中國舊農業社會裏,雞犬相聞營造的是“安居樂業”的氛圍,雞鳴狗吠、 “雞犬村深一徑通”、“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以及“隔牆猶吠折花人”,不但是人煙多寡的象征,更顯示了狗之忠于職守。
無論古今中外,至今還流傳了不少義犬救主的故事。隨著人們對狗之特性的認識不斷加深,狗的潛能經過特殊的訓練,比昔時更上一層樓,非但能夠導盲尋人、擒賊捕盜、還能追凶緝毒,破案立功。可見狗之對人,已極盡“犬馬之勞”。
可是,狗盡忠的代價又如何?
由于東西方文化與社會背景等複雜因素,狗的形象在東西方也大爲不同。
以狗罵人,今古一脈相承
單單以十二生肖來說,狗遠不如蛇毒,不如鼠那樣令人討厭,過街時人人喊打;然而,東方人卻偏愛將一切憎惡厭恨之憤,全借惡毒的“狗話”加以發泄,例如:狗嘴長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娘養的、狗腿子、狗奴才等等,將無辜的狗牽扯進來,讓它蒙上“不白之冤”。這比起對蛇的“蛇蠍心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等,以及鼠輩的“鼠目寸光”、“獐頭鼠目”等,不知要惡毒刻薄了多少倍!
尤其是大文豪魯迅的名言“痛打落水狗”面世後,更讓人對狗橫下心腸,落井下石,使到狗的“聲譽”每況愈下,臭名遠播。
以狗罵人,今古一脈相承,是有意?還是無心?抑或是“指桑罵槐”的借喻?
狗如此受人鄙視,其實不關狗的事,其咎皆在于人。狗的世界應該是單純的世界,狗性豈會比人性難測?
慣于吹捧拍馬 人與狗還不是一樣
狗的特性,尾巴一翹,主人已了然。誰給它吃,它便跟誰,奉令使盡渾身解數,討好巴結,搖尾乞憐。這是其“求生之道”,它才不管、也無法分辨主人是善是惡,所以在傳統“重義輕利”的文化包袱下,狗便成了“勢利”的代名詞,“狗眼看人低”即爲最經典的例子。
想深一層,人與狗還不是一樣,慣于吹捧拍馬、趨炎附勢、“有奶便是娘”者,亦大有其人。
可憐又可悲的狗啊狗,多少“罪惡”與“毒舌”,皆假汝之名招搖過市,“橫行霸道”!
其實,狗的成語是多樣化的,當中也有褒義與中性詞。例如:狗吠聲諧音引申爲“旺”,便是大家熟知的褒義詞。他如:表示時光流逝、變化無常的“白雲蒼狗”,形容太平安定社會的“狗吠不驚”,比喻臣子各忠其主的“狗吠非主”,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的“顧犬補牢”(類似亡羊補牢)、還有“虎父無犬子”、以及供養父母的謙稱“犬馬之養”等等。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小名叫“犬子”,其父母本意是“愛而字之也”。老一輩的華人,也有對外人謙稱自己的兒子爲“犬子”的;還好以“狗“字爲兒子取花名乳名的陋習,則已被時代淘汰了。
在這喜氣洋洋的春節裏,讓我們感念著狗的種種好處,別再“惡搞”狗兒。
敬祝大家新春吉祥,狗年旺旺帶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