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王瑞傑本周一(19日)在國會講了近兩個小時,拼老命解釋政府爲何要加稅,你有被說服嗎?
呵呵,紅螞蟻和你一樣,沒有完全被說服,因爲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個財政年的盈余累積下來,有157.3億元之多。
好吧,如果真要找個最具說服力且老少通吃的加稅理由,在醫療、基礎建設、國家安全和教育四項開支裏面,紅螞蟻認爲應該就是:擴建基礎設施。
醫療:年輕人說,那是老人家的問題,爲何要我承擔?
教育:中老年人會說,那是年輕人的問題,關我什麽事?
國家安全:一票喜歡“扯大炮”的大叔會拍胸膛說,杞人憂天,新加坡才不會發生那麽不吉利的事。
基建人人有份用 內外都要強
那基礎設施呢?應該沒有什麽借口了吧。
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大家都有份用。你不搭飛機出遠門,也會在國內搭地鐵東南西北跑吧。你即便關在家裏不出門,當新加坡的機場和港口全部輸給其他國家時,經濟連帶受重創,那就大家一起喝西北風好了。
基礎建設是指什麽呢?
《海峽時報》今天刊登王瑞傑部長的專訪,部長提及的項目包括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新隆高鐵和地鐵跨島線等等。根據《聯合早報》的財政預算報道,未來10年,鐵路網絡將延長100多公裏,老舊水管、組屋和電梯也會翻新,政府還將建造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大士港口和新隆高鐵。
概括說:海、陸、空交通,外加小市民每天打交道的組屋、電梯和水管等。
紅螞蟻把這些基礎設施歸類爲內外兩面。
外的包括:機場、港口、銜接馬來西亞的鐵路等。
內的包括:交通、組屋、電梯、水管等。
內外都要強,小紅點才能和別國拼高下。
基建跟不上 選民用選票教訓政府
對內,大家或許更好理解爲何需要加強打造基建。當地鐵三天兩頭就出故障,當電梯驟升驟降像坐過山車、當水管好像約好時間一起爆裂時,民衆馬上怨聲載道,因爲我們的生活直接受影響了。而且,要緊密配合我國未來人口增長目標,政府當然必須做好基礎設施的長遠規劃。2011年大選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當基礎設施跟不上人口增加的步伐時,沉默的大衆會讓選票說話。
對外,有人或許會問,新加坡就這麽一個小紅點,萊佛士登陸都快200周年了,小漁村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把港口和機場都搞得有聲有色,這個時候還要大興土木?是政府嫌錢多,還是好大喜功?
新加坡政府像足守財奴,好大喜功不是它的性格。現在連最不受歡迎的消費稅都要漲了,肯定也不是嫌錢多或嫌選票多。那爲何還要冒政治風險硬幹呢?
兩個字:競爭。
面對競爭 須擴建機場
馬來西亞及泰國早就虎視眈眈,有意爭取成爲本區域航空樞紐。媒體去年報道稱,泰國計劃投入57億美元發展飛機保養、修理與翻修領域。另外,中國廣大的腹地使它在航空業以及航空樞紐的競爭上占盡優勢。 新加坡之所以能比本區域其他國家先行一步,奠定航空樞紐的地位,是因爲建國總理李光耀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決定投下15億建設樟宜機場。
那下一個50年或100年呢?
樟宜機場從T1發展至T5,這個規模和速度恐怕李光耀當初都沒料到。T5將是世界最大的”巨無霸”搭客大廈之一,啓用初期每年客容量多達5000萬人次。發展項目包括實行三跑道系統、建設貨運大廈及其他相關航空和地面交通的基礎設施。
一個500多萬人口的小紅點,需要T5嗎?如果是談國內市場的話,那麽我們連機場、連T1都不用了,哪來的國內航線?飛機一飛就直接飛進鄰國了。建機場當然不是爲了國內市場,而是爲了維持機場的競爭力和規模,以保住區域航空樞紐的地位。
紅螞蟻認爲,如果長期規劃做准、做好了,擴建機場是應該的。大原則是:花錢可以,花冤枉錢不可以。不要再像上次那樣花了4500萬元建造廉價航空搭客大廈後,結果只用了六年就拆掉。
港口競爭激烈 嚇死?等死?
再說說港口。這就更有故事性了。有一些國家的媒體和輿論總喜歡拿港口競爭一事來煽風點火,攪動新加坡人的神經,讓我們覺得新加坡港口轉運中心的地位快被取代了,新加坡大難臨頭了,准備自生自滅吧。
我們基本上有三種選擇:
A、嚇死;
B、等死;
C:不死。
除了C,我們別無選擇,直迎挑戰,死不得。
新加坡是東南亞最佳海港,連接全球600個港口,每年超過13萬艘船只經過新加坡港口。前年,港務集團在新加坡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059萬個標准箱。新加坡港口也占有全球七分之一的集裝箱船轉運量。
不過,區域國家來勢洶洶,大家都想爭搶港口生意。馬來西亞與中國合作興建東海岸鐵道,銜接巴生港口和關丹港口,有意讓貨船直接不走新加坡海峽。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馬來西亞就大力發展柔佛南部的兩個港口丹絨巴拉巴和巴西古當,並不惜削價硬要搶新加坡海港的生意。印尼總統佐科自上台以來,致力于提升國內基礎建設,尤其是港口設施,還宣布在2020年前升級24座港口,將印尼建成亞太地區的海運中心。
競爭像長跑競賽 靠管理效率把對手甩開
競爭是一場長跑競賽,靠的是實力,要把對手繼續甩後頭,就必須維持管理效率。政府作出的長期規劃是,興建大士港口。這個智慧港將通過高科技提升港口管理方式,2021年起分階段開放,預計2040年完成,每年可處理的標准集裝箱將達到6500萬個,確保新加坡在國際海事業保持競爭力。
我們的基礎設施開支很大,已從2011財年的85億元增至2018財年預估的200億元。政府還沒有宣布興建大士港口和機場T5總共要花掉多少錢,但相信絕對是一筆大數目,未來10年,我們的基礎開支勢必繼續上揚。 這下要蓋機場、港口、又要維修地鐵、水管,那麽多錢,去哪裏找?
王財長說,政府將通過“儲蓄和借貸”(save and borrow)雙管齊下,滿足主要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政府也在探討允許建設基礎設施的法定機構和政府旗下公司進行借貸,並考慮爲關鍵基礎設施的長期借貸提供擔保。據《聯合早報》分析報道,這麽做是希望讓這一代和未來世代分擔項目的資本支出和融資成本。
政府算總賬 開支大要加稅
不只基建開支大,政府算了一筆總賬,2020年之後,錢快不夠用,所以十年不漲的消費稅在下一屆政府任期內要漲到9%了。小市民能怎麽辦?只能勒緊褲袋了。
王部長在宣布財政預算案之後,就馬不停蹄地 “賣膏藥” ,借本地媒體的專訪推銷預算案,可見部長清楚知道,加稅這劑苦藥,人民實在難吞下。《海峽時報》今天封面頭條和內頁跨版刊登了財長的專訪,篇幅很大,你讀了嗎?
有被說服嗎?呵呵。還是說,讀著讀著紅螞蟻的這篇文章,你早已呼呼大睡了?基建,關我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