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文憑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話題似乎最近成爲教育部長王乙康的“寵物課題”。他今天在一個公開場合上進一步把思路講清:
“你如果生病了,請找一位有大學文憑的醫生。如果你要建一座橋,請找一個有大學文憑的工程師。所以,大學教育還是重要的,特別是在很多專業領域。不過,同個時候要意識到,現在有更多條途徑讓你發揮技能並取得成就。”
這麽說,清楚了吧?簡單地說,當醫生還是要大學學位,如果你找上蒙古大夫,部長可不負責的喔。沒有戴四方帽的就從事技術工作,也就是各司其職啦。當坐冷氣房的白領過剩,藍領技術工作又找不到人做的時候,社會運作是會出問題的。
王部長自從全面接掌教育部之後,就一直強調技術的重要性,甚至抛出“沒有大學文憑也可以當總理”等鬼話金句。只能說部長太用心良苦了,希望消除人們重學術、輕技術的觀念。
他今天強調,不是說文憑不重要,但學業成績不是全部,“軟技能”還是重要的。部長今天參與的是了一場關于創新創業的對話,與年輕企業家交流。結果三句不離本行,繼續把“條條大路通羅馬”、“終身學習”挂嘴邊。
新加坡有可能出現“螞蟻金服”,但必須監管
當主持人最後問,新加坡有沒有可能出現類似“螞蟻金服”這種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時,部長說,“當然可能。”
部長答得爽快,但不要以爲新加坡政府會撒手不管,讓金融借貸行業像野草那樣滋長。恰恰相反,從部長的語氣判斷,新加坡下階段就是要靠這個吃糊——有效監管。
他說,在很多市場,初創公司可以發展起來是因爲沒有監管,它們可以天馬行空幹什麽都行,成爲市場的大玩家。但新加坡是一個城市,一切都要“有效監管”,“我們不是一個10億人口的市場,不可以允許初創公司不受監管地發展”。
部長說,新加坡要做個“城市測試床”,“整個政府”(意思是跨部門)要密切合作,把所有矛盾給化解掉。聽到這裏,蟻粉是不是覺得部長的話自相矛盾呢?什麽都管,初創産品不全都死光光?
新加坡領導人的思維就是不一樣:不管會死,管了才活。
部長舉了共享單車這個例子。共享帶來的副作用需要所有政府部門一起去解決,例如腳踏車亂停,怎麽辦?腳踏車車亂丟,怎麽辦?那就要靠不同政府部門一起合作,把所有潛在問題給處理掉,讓科技産品得以在新加坡測試、存活。
人民行動黨4G政治人物紮堆亮相
忘了和大家說,部長今天出席的這場活動很牛,名字特長,叫“慧眼中國環球論壇” 暨 “新加坡暨區域商務論壇” 2018 特別年會。紅螞蟻算了一算,今天在台上亮相的人民行動黨政治人物就有七位,明天還有一位重量級的。
張志賢副總理在開幕式上致辭,兩位總理接班人選“熱門馬”發言,今天是王乙康,明天是陳振聲,第四代領導班子的“中國通”也紮堆捧場了。
他們是人力部長楊莉明、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孫雪玲及麥波申區議員陳佩玲。這群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和“通商中國”扯上關系,他們華語比較好,和本地華社或中國有聯系。
根據通商中國官網,王乙康、陳振聲和楊莉明是通商中國的顧問,許寶琨是董事。陳佩玲是現任通商中國總裁,孫雪玲是上一任總裁。這麽多4G出動,估計是想乘這個機會,和遠道而來的中國領導人和官員建立交情。
非4G班子的東海岸集選區議員李奕賢也出席了,因爲他是通商中國主席。活動當然和通商中國有關系,它是由通商中國及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首次聯辦的大型論壇。有800多名海內外人士出席。
通商中國在會上推出兩個新計劃 – “中新科技創新平台”及“慧眼中國區域專才新絲網”,同時簽署了幾項爲新加坡年輕人提供實習機會的合作備忘錄,旨在于促進新中民間交流。這也符合通商中國的創建初衷,就是要建立一個以華文華語爲交流媒介的平台,造就一批雙語雙文化的中流砥柱,搭建聯系中國與世界各地文化和經濟的橋梁。
2007年創立的通商中國爲何有這般的江湖地位?
嗯,因爲它是我國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以及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共同正式啓動。我國總理李顯龍是贊助人。推動的是民間活動,但是有政治任務的,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