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關系有問題嗎?”
Boleh啦。
在馬來西亞人民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眼中,新馬關系,“一點問題也沒有”。這位內定馬國“候任首相”還說:“如果我成爲首相,我第一個出訪的國家一定是新加坡。”
語畢,全場鼓掌。
70歲的安華今年獲釋後,上周六首次來到新加坡,在“新加坡峰會”上做公開演講。他這番話是既說給新加坡賓客聽,也說給馬哈迪聽的吧?
老馬回鍋任馬國首相之後,第一個出訪的國家不是新加坡而是印度尼西亞。馬哈迪似乎還故意刺激新加坡說,由于印尼是馬國“最親近的鄰居”,因此選擇印尼作爲自己正式出訪東南亞的第一站。
老馬上台執政四個多月來,一再威嚇要調漲水價,然後又擱置新隆高鐵項目。相比之下,安華就新馬關系發表的談話內容,看似比馬哈迪更友善些。
安華不只認爲新馬關系“沒有問題”,他還強調,盡管馬哈迪展延新隆高鐵計劃,但馬哈迪此舉只是針對特定項目,而不是新馬雙邊關系。
安華:放輕松,新加坡人太公事公辦了
在安華看來,新馬兩國一個很大的差異在于,領導人的作風很不一樣。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到訪新加坡時,曾經告訴時任我國總理吳作棟,新加坡領導人和新加坡人都太嚴肅了。
安華笑說:“你知道,新加坡人和新加坡領導人太認真、太公事公辦。我們比較隨性一點、放松一點(relax sikit)。新加坡就是精打細算(dollars and cents)。”
一個月後,安華繼續說道,吳資政邀請他去觀賞已故世界知名男高音帕瓦羅蒂的表演。安華說:“他認真看待我的話”。
全場大笑,坐在台下的吳資政也笑了。台下賓客還包括我國前總統陳慶炎和李顯龍總理夫人何晶。
(安華在新加坡峰會上談新馬關系。沈澤玮攝)
安華:接任首相後,新馬關系將改善
新馬關系千絲萬縷,在馬哈迪第一次當首相的22年間,兩國關系波瀾起伏。兩年後,如果安華順利接任首相,新馬關系會不會更加平順些呢?
安華最近在接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研究員的訪問時,透露出自己對新馬關系的態度。他評估,自己從馬哈迪手中接任首相之後,新馬雙邊關系“將會改善”。
安華說:“我認爲會改善,但不只因爲是馬哈迪。我覺得,如果你認爲馬新關系在前首相納吉任內是好的,其實並不一定是正面的,因爲有些交易是可疑的……”
新馬關系:安華態度較溫和 沒有老馬那樣冷 不像納吉那樣熱
安華也指出,重要的是雙方要繼續協商,嘗試解決及超越水價和新隆高鐵這兩個課題,“底線是我們必須合作”。
安華還說,新馬關系是獨特的,這是因爲兩國在曆史、經濟、貿易及文化方面有更深的淵源。他希望雙方能夠有更多交流,新馬關系不應只是建立在金錢、法律與指令上。他說:“雖然有些問題,但兩國關系唇亡齒寒,雙方要竭盡所能鞏固關系。”
從安華的公開演講及受訪談話的溫和語調判斷,他對新馬關系的態度介于馬哈迪和納吉之間,不像馬先生那樣冷,也不像納先生那樣熱,屬于中間溫和派。新馬關系相信會比馬哈迪在位好,但或許不會像納吉主政時期那樣熱絡。(納吉與李顯龍同屬“政治世家二代”,有更多的交集不讓人意外。)
如果李顯龍總理在下屆大選後交棒,而安華又順利在兩年後接任馬國首相,那麽接下來和安華打交道的,就是我們的4G領導人,尤其是那三位總理接班熱門人選。坐上大位後,大家不妨多搞些吃榴蓮、看賽車的活動,不要太公事公辦。
我國4G核心成員與安華會面
難得安華這位“候任首相”來到新加坡,我國第四代領導班子成員也抓緊機會建立聯系。
據媒體報道,安華上周六除了與李顯龍總理會面,也參觀了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F1)新加坡大獎賽。陪同觀賽包括我國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貿工部長陳振聲和貿工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
在香格裏拉舉行的“新加坡峰會”現場,紅螞蟻留意到有另一位4G成員、總理接班“熱門馬”也和安華見面了。
沒錯,就是財長王瑞傑。
兩位經曆過亞洲金融風暴的“掌櫃”會面,相信有不少話可以聊。安華曾擔任馬國副首相兼財長,在1998年金融風暴席卷亞洲期間,更是站到風口浪尖上去。王瑞傑從2005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我國金融管理局局長,參與協助國家渡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同的是,王瑞傑在處理危機後順利步入政壇,安華卻在危機中被老馬拉下台。
安華原本是老馬的政治寵兒,在還沒鬧翻之前,兩人關系被人形容爲一對“政治父子”,1993年至1998年搭檔掌權。
當副首相期間,安華在新馬關系上發言相對謹慎
紅螞蟻翻看了一下當年的一些新聞報道,那些攻擊新加坡的言論,大多數都是馬哈迪或時任馬國外長賽哈密或巫青團打前鋒,馬國媒體順勢做輿論助攻手,安華發言相對謹慎。
一個較撲朔迷離的消息是,1997年3月下旬,馬國媒體報道稱,因爲不滿李光耀資政冒犯柔佛州的言論(欲知事件由來,請看文末解說),馬國政府內閣在3月26日的會議上,決定“凍結馬新兩國的關系”。當時的首相馬哈迪在日本訪問,主持會議的是當時的副首相安華。
外電後來報道稱,接近馬國內閣的消息人士說,馬哈迪要求內閣成員解釋有關大馬凍結與新加坡新的雙邊交往的報道所引起的風波。到底是誰做出“凍結馬新兩國的關系”的決定?又或是哪位內閣成員故意亂放話,制造內部矛盾?後來沒了下文。
1996年,我國領導人在不同場合談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重新合並的課題,在長堤彼岸引起激烈的反應,認爲是我國領導人利用合並課題把馬來西亞當作“魔鬼”來恐嚇新加坡人民,借此強化新加坡人的憂患意識。
有輿論當時指出,時任副首相的安華在馬國政治人物當中表現最冷靜,他呼籲雙方平息對重新合並的辯論,以免搞下去會影響長期建立起來的雙邊關系。
政治一周嫌太長,更何況是兩年?
事過境遷20年,馬哈迪又當上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又回到當年蓄勢接大位的位置上。新馬兩國已經同意,新隆高鐵將展延兩年至2020年。兩年後,馬哈迪也已經95歲高齡,不可能長期霸著大位不放。如果安華真的順利接棒,新隆高鐵的命運將掌握在他手中,新馬關系能否改善也看他怎麽處理。
現在懸在頭上的最大疑問還是,20年前被老馬毀掉的安華這次會不會順利當上馬國首相?馬國媒體人形容他是個深具領袖魅力的“天生的戰士”。但在政治上,一周都嫌太長,更何況是兩年?
知多一點
*李光耀資政關于柔佛州的言論:
1997年3月,李光耀資政在起訴鄧亮洪誹謗案的宣誓書中,以個人名義提到,對聲稱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鄧亮洪逃到柔佛避難感到不解。宣誓書提到,柔佛是以”槍擊、搶劫和攔路搶車”聞名的地方,這段話引起馬國不滿。李資政先通過他的新聞秘書作出道歉,過後發表個人的聲明,重申毫無保留的道歉,並說已指示律師向法庭申請刪除宣誓書中的冒犯性言論。
時任外長賈古瑪教授強調,李資政是以個人名義起訴鄧亮洪,以維護他個人的名譽與聲望以及行使他個人的權利,因此這份宣誓書並不是以他作爲內閣資政的身分作出的,而他也不是代表新加坡政府作出這份宣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