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總理說大選可能提前至明年2019年舉行?
別緊張,以下是李顯龍總理的原話:
“這個可能性總會有的。政府可以有很多理由提前或不提前舉行選舉,我們再看吧。”
李顯龍總理昨晚是在出席首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的歡迎晚宴上,回答主持人彭博社總編輯約翰·米思偉(John Micklethwait)詢問:新加坡明年慶祝開埠200周年,政府是否會視這個時機會爲利好因素,提前舉行大選時,作出上述表態。總理的答複將了主持人一軍,引起全場大笑。其高明之處在于:回答了,卻什麽都沒透露。
(紅螞蟻小貼士:想聽總理的這句答複,可以快進至視頻的24分33秒處。)
《聯合早報》用“語帶玄機”和“爲下屆大選何時舉行增添伏筆”來形容總理的這句話。不過網民們卻認爲,總理的答複過于模棱兩可,畢竟“凡是都有可能”這樣的句子,可以適用于任何一種情況,包括買彩票,看似回答了,卻什麽也沒說,其實就是在賣關子。
有意思的是,總理的這句話並沒有在網上引發探討新加坡明年會否舉行大選的熱議,反而是引起網民在英文媒體的面簿上留言質疑爲何新加坡政府要砸錢慶祝開埠200周年(注:開埠200年指的是萊佛士1819年登陸新加坡至今已近200年)?
有網民甚至“威脅”說,
“這根本是胡鬧,開埠200周年這段被殖民的曆史有什麽好慶祝的?慶祝新加坡建國50周年(SG50)我完全支持,也爲我們50年來的建國成就深感驕傲。不過如果政府花錢慶祝萊佛士登陸新加坡,那鐵定就會失去我的支持和一張選票”。
學者和政治觀察家:明年是舉行大選的理想窗口
《聯合晚報》和《新明日報》就總理的這句話采訪了幾名學者和政治觀察家,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明年舉行大選的可能性頗高,是一個“理想的窗口”。
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兼職講師陳添金博士告訴《聯合晚報》:“新加坡明年慶祝開埠200周年,會有許多慶祝活動,國人參與之余有機會回顧我國一路走來取得的成就。總理或許想趁此民衆情緒高漲的機會舉行大選。”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則告訴《新明日報》,即使明年舉行大選,相信也會在明年下半年,如果明年沒有舉行選舉,那幾乎就可能會在2020年上半年之內。這主要是讓國人有時間更進一步了解總理接班人。關鍵就看總理接班人會否在這周末即將舉行的人民行動黨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中出爐。
政治觀察家賴涯橋副教授也認爲,若趁慶祝200周年時舉行大選是非常好的時機。新加坡今年所舉辦的多個重要國家會議,包括美朝峰會(特金會)“無形中發揮了一些作用,在外力結合內力的情況下,開始起了正面效應。”
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胡君傑也說:“人們在慶祝開埠200周年回首過去的成就時,也會展望未來,所以人民行動黨有可能借機讓人們好好想想過去50多年是誰領導新加坡,接下來他們又該投票給誰……從行動黨的角度來看,明年舉行大選料是更理想的選擇。”
更何況,政府已經放話,將在2021年至2025年之間,把消費稅從目前的7%上調至9%,所以不太可能在2021年,人民不開心時舉行大選。
不過,紅螞蟻想和蟻粉賭五毛錢:明年不會舉行大選。
雖然2015年9月11日的大選是在慶祝建國50周年(SG50)之後舉行,不過政府卻早在2014年2月就推出“建國配套”,到了2015年第三季度成效已相當顯著,也收獲不少民心,算得上是個“理想時機”。
相比之下,“立國配套”剛在今年8月的國慶群衆大會上演講上由總理首次公布,具體細節將在2019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立國配套”推出後還必須至少等上一年左右才能收獲成效。有消息人士稱,慶祝開埠200周年的重頭戲目前暫定在明年年底舉行,所以下一屆大選比較有可能在2020年上半年舉行。 (最遲必須在2021年初舉行)
身爲“李顯龍”的孩子已經夠不容易的了
得不到李顯龍總理對大選明確答複的主持人約翰·米思偉立即轉移話題問道:
“您說您不打算70歲以後依然在任……但您從政,您父親也從政,李家的下一代有人考慮從政嗎?您會在新時代鼓勵任何人從政嗎?”
總理答說:
“我的子女當中沒有人表示有意從政。他們可以從政,但我不認爲他們會像我當年從政時把這視爲義務一般有著一樣的感召。他們有自己的責任和事業,我相信他們會盡好新加坡公民的本份,以自己的方式爲國家做貢獻。我如果還給他們增加更多負擔,那就太苛刻了,他們身爲我的孩子已經夠不容易的了。”
李顯龍總理有四名子女,包括長女李修齊、長子李毅鵬、次子李鴻毅和幼子李浩毅。總理過往受訪時曾不止一次提到,孩子們都沒有興趣參政,他們必須理出自己想走的人生道路。
四名子女當中只有31歲的次子李鴻毅目前在公共領域服務,是政府科技局(GovTech)政府數碼服務數據科學署副署長,去年底帶頭開發了數碼停車應用parking.sg。
在去年年中引爆的李光耀故居糾紛當中,李鴻毅也在面簿上公開表態:
“不論你們相不相信,我對政治真的沒有興趣。”
紅螞蟻注意到,總理在說“他們身爲我的孩子已經夠不容易的了”這句話時,英語是這樣表述的:It’s difficult enough for them carrying my name,直譯就是:他們頂著我的名字,已經夠不容易的了。一句話道出了身爲李家子女所肩負的重擔,父母越有名氣,子女肩上的擔子就越沉重。相信總理在講這句話時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在發言,頗有感觸。
中國會否學習“新加坡模式”?
總理在昨天的對話會上從新加坡在中美關系中扮演的角色,談到新加坡在中國發展道路上發揮的作用,新加坡與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雙邊關系,到新加坡今年作爲亞細安輪值主席國所扮演的角色,再談到“新加坡模式”(醫療政策、公積金體制、教育體制、退休政策、移民政策、生育政策等等)的可取之處,是否能被其他國家複制?
總理也就特金會、《瘋狂富豪》電影,以及互聯網假新聞對新加坡及其他國家的影響發表意見,並回答了較爲私人的問題,包括李家下一代是否有人考慮從政,以及李光耀故居(歐思禮路38號)的去留問題等。
在27分鍾的對話會上,總理遊刃有余地針對各種課題侃侃而談,還不時糾正主持人約翰·米思偉的一些表述以及認知(約翰原本以爲李顯龍今年60歲,總理糾正他說今年66歲)。當約翰提到,在美國看來,新加坡似乎在中美關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也是中國學習的對象時,總理幽默地答說:
“我想,你誇大了新加坡所扮演的角色。美國只是把我們看成中國版的‘盆景模式’(bonsai model,全場大笑),看上去很引人入勝,細看也相當奇妙有趣。然後你就會問自己,中國比新加坡大上好幾百倍,這當中有哪些是適用的?希望這當中有些無法言喻的精髓依然能爲他們所用,能讓他們拿回去試著轉化成可在中國紮根的模式吧。”
主持人又追問:人們都認爲新加坡是一個比較民主的亞洲版治理模式,認爲日後中國或許會采納同樣的模式?
李顯龍:
我不認爲他們(中國)把我們看成中國日後會進化的道路,他們最感到好奇的是,新加坡是如何做到,在定期舉行自由開放的選舉的同時,又能維系多政黨的政治,而且由一個政黨執政那麽長時間。(全場大笑)
主持人:這真的很奇特。
李顯龍:確實奇特,對新加坡而言,這樣的成果其實並非必然。
蟻粉們,這才是語帶玄機好不好?不只美國和中國好奇,相信大家也很好奇。大選前,就看執政黨如何說服人民,新加坡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新加坡網民還是挺幽默的,有人說:看到李顯揚和陳清木都吃早餐了,大選當然要提前啦!
你說呢?敢不敢跟紅螞蟻賭五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