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聖誕節只關乎購物和聖誕老人?”
呵呵,這可不是紅螞蟻提出的問題,而是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幾天前上載到面簿的視頻中,開篇亮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下面這個視頻)
作爲促進本地宗教種族和諧的一種做法,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在這個近兩分鍾的視頻中,用教堂裏常見的彩繪玻璃藝術手法,藉由基督徒的敘事角度,介紹了聖誕節的真正意義。從聖母瑪利亞受聖神感召懷孕,到小耶稣在馬槽裏誕生的全過程,都運用古老的說故事技巧呈現出來,畫面美輪美奂。
視頻上載不到一星期就有將近2萬人觀看,並分享了近500次,頗受好評。不少網民都通過視頻了解到新加坡的多元宗教文化包容性。
其實,聖誕節在許多亞洲國家並不像新加坡這樣被列爲公定假日,而是一個與平日無異的工作日。然而,但這並不能阻止人們想過聖誕節的心,尤其是平安夜,更是在許多亞洲國家被“商業化”、“浪漫化”,約定俗成地演化出當地獨有的聖誕文化(怪異)習俗。如果你在這段期間出國到這些國家旅行或公幹,不妨入鄉隨俗吧。
中國
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當中,“蘋果”一直都帶有“平平安安”的含義,正如蝙蝠代表“福氣”、壽桃代表“長壽”、紅棗蓮子代表“早生貴子”那般。
據悉,許多到中國留學的外國學生因無法輕易購得火雞,于是就開始“入鄉隨俗”在平安夜送蘋果給彼此圖個好兆頭,收到蘋果的人則會回送橙子,意味著“心想事成”,漸漸地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風氣。商家們也瞄准這個巨大的商機,于是市場上就出現了各式各樣應節的“聖誕蘋果”。
中國網購平台上的蘋果禮盒價格更是水漲船高。京東網上還推出99人民幣(19.7新元)的“特惠價”蘋果,據稱進口自日本。
雖然送蘋果的習俗使到普通蘋果價格在聖誕節前後也跟著飙升,每斤都比平常貴上30%至50%,但多數人並不介意,因爲沒有人會抗拒在年底送出或收到“平平安安”。
著名的蘋果牌電器産品打入中國市場後,手頭寬裕的人也開始送出高科技“蘋果”,不過到目前爲止,最受歡迎的依然是原汁原味的紅彤彤蘋果。
日本
和中國一樣,聖誕節在日本也並非法定假日,但早已與“浪漫”劃上等號,平安夜甚至被譽爲“日本情人節”。再加上12月23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法定假日),今年又恰逢長周末,因此日本人和商家都特別重視平安夜的到來。隨著天皇明年4月退位,今年將是日本人慶祝最後一個帶有“法定假日”的聖誕節。
許多日本情侶會選擇在平安夜向心儀的對象送出聖誕禮物告白,或者請愛人去高級餐廳用餐。沒有男女朋友的單身人士在平安夜則不會輕易走在擠滿成雙成對情侶、裝飾浪漫的街上,以免觸景傷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日本過去40年來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聖誕傳統,就是在聖誕節,尤其是平安夜,一定要吃肯德基炸雞的傳統,一年比一年火。
上世紀70年代,日本肯德基第一家店的經理大河原毅有一次在店內聽到幾名外國遊客聊天說,在日本旅遊所以錯過了聖誕節的火雞大餐。其中一名外國人說:
“日本沒有火雞,聖誕節就只好買些炸雞來湊活”。
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讓大河原毅深受啓發,從1974年開始推出聖誕套餐,大力宣傳“聖誕節=肯德基炸雞”的消費概念,再搭配日本家庭圍著一個肯德基全家桶歡慶聖誕節的溫馨畫面,就這樣走入民心。吃肯德基炸雞桶過聖誕的方式一炮而紅,席卷了全國。
12月是日本肯德基最忙碌的一個月份。一些地方的肯德基餐廳的銷售額甚至是平時銷售額的10倍之多。想吃到肯德基的聖誕節套餐需要提前數周預訂,否則就要排隊數小時。
聖誕節期間,日本境內的肯德基桑德斯上校長也換上聖誕紅色套裝,配上他那招牌式的笑容,成了日本小朋友成長回憶中的“聖誕老公公”。BBC認爲,這是肯德基一個極爲成功的營銷手段,“利用了消費主義,將聖誕節在日本變成了一個炸雞派對”,也創造出一個意想不到卻深入民心的日本文化傳統。
印度
雖然印度只有約2.3%人口是基督徒,但數量已達2800萬人。大家在聖誕節期間不流行用松樹或枞樹來作爲聖誕樹,而是將印度隨處可見的香蕉樹或芒果樹裝飾成聖誕樹。不少人還就地取材使用芒果樹葉來裝飾自己的家,營造節日氣息。
歐洲許多國家的聖誕傳統也頗爲逗趣。
烏克蘭
烏克蘭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一名可憐的女人買不起裝飾品來裝飾自己的聖誕樹。聖誕節當天,她的孩子醒來後看到樹上覆蓋著蜘蛛網,于是用手觸摸了蜘蛛網。沒想到蜘蛛網竟然變成了黃金和白銀。從此,烏克蘭人民都會在聖誕樹上挂上蜘蛛網裝飾來“捕獲”好運。
德國南部與奧地利
在北歐山區的民間傳說裏,聖誕老公公的原型就是天主教活躍于四世紀的聖人:聖尼古拉斯(Saint Nicolas),身爲主教的他經常在聖誕節前後秘密行善,形成了聖誕節派禮物的傳統。與聖尼古拉斯作對的是一個長得“半妖半山羊”的魔鬼叫Krampus。當好孩子從聖尼古拉斯手中獲得禮物時,Krampus就會將壞孩子放進布袋裏擄走暴打一頓。
每年12月初,奧地利街頭總有成人扮成面目猙獰的Krampus四處嚇唬孩子和遊客,提醒大家做個好人。據說,只要給這些“魔鬼”提供一些Schnapps烈酒,他們就不會再騷擾你。
到了12月27日,居住在山區的小孩的“報複機會”就來了,他們可以拿起樹枝去鞭打村裏的成人,成人不得反擊。
西班牙
西班牙人民在慶祝聖誕節時有一個“屎分”有趣的Caga Tió習俗。Caga Tió在西班牙語裏,指的是“拉屎的木頭”。木頭是真空的,但是有手有腳,還有面部表情。
當地人在12月初會將一個Caga Tió擺放在家中,如果家裏有壁爐,Caga Tió的屁股就會朝向壁爐。每天,全家人都得“餵養”和照看這塊木頭。
到了聖誕前夕或聖誕節當天,全家人就一邊唱歌一邊用棍子擊打木頭,鼓勵它“拉屎”,直到它拉出糖果、水果和堅果等等。這些其實都是早已藏在Caga Tió身體裏,或者腳下紅色棉被裏的禮物,一般都由父母們藏(餵養)在裏面。早期,人們甚至會藏一條鹹魚,一根大蒜或者一段洋蔥。
芬蘭
提起芬蘭,自然少不了跨越北極圈的拉普蘭省羅瓦涅米市的聖誕老人村。
這裏不但可以坐著馴鹿雪橇去拜訪真正的聖誕老人,還可以參觀精靈禮物工作室,最有趣的就是到聖誕老人官方郵局給未來的自己寄出一封信,所有的信件都會蓋上特別的北極圈郵戳。這個郵局每年也會收到將近50萬封來自世界各地孩子們寄給聖誕老人的信件。
菲律賓
回到東南亞,聖誕節慶祝氛圍最爲濃郁的國度,非菲律賓莫屬。菲律賓有86%的人口都是天主教徒,因此聖誕節的意義在菲律賓“大過年”。
每年到了12月16日,菲律賓就會開始舉行爲期九天的馬拉松式“夜彌撒”(Simbang Gabi),又稱爲“九日彌撒”來慶祝聖誕節,一直持續至平安夜結束。
據說,這個習俗源自于拉丁美洲地區的“感謝彌撒”(Misa De Gallo),主要是爲了感謝上帝給予過去一年的豐收,也爲新的一年祈福。18世紀由殖民者傳入菲律賓後,當地天主教徒將它轉換爲“九日彌撒”,一直沿用至今。
“夜彌撒”其實是在淩晨3點至5點之間(日出時)舉行,彌撒結束後,大家就照常去上班或到田裏工作。信徒們相信,只要連續九天都參加彌撒不缺席,就能獲得上帝的祝福,實現心中的願望。平安夜的最後一場彌撒結束後,信徒們會在教堂外享用以新收割稻米制成的米糕(Suman)、竹筒飯及其他甜點。
近幾年,新加坡也開始舉行夜彌撒,不過一般在黃昏後舉行,而且每晚都在不同的天主教堂舉行,讓居住在新加坡以女傭居多的菲律賓人,可以趁這段期間認識與接觸不同區域的同胞。
在新加坡,擁有171年曆史的善牧主教堂(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自2016年起,每年也開始“複建”耶稣誕生地,也就是當初位于巴勒斯坦的伯利恆村莊(Bethlehem Village),重現耶稣出世的場景,一年比一年的規模更爲龐大。
今年的模型長約7.3米,寬3.6米,造型精致。從未見過這種Nativity Scene(小耶稣誕生場景)的蟻粉們,可以在明年1月13日之前去參觀,開放時間爲上午8點至淩晨12點。
紅螞蟻團隊在此祝福各位蟻粉:聖誕節快樂!來年平平安安,撈得風生水起,猶如當紅炸子雞般紅紅又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