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去年底宣布,從今年4月起,調高自主學校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助學金。憑特殊才藝通過直接收生計劃被錄取,或成績優秀的自主學校低收入家庭學生,還可申請一項新的獎學金來應付輔助課程、課外活動等額外費用。
自主學校學費不菲
本地12所自主學校的學費不菲,至少每月250元;一些提供國際文憑高中課程的學費更高達450元;新加坡體育學校的IBDP單元課程學費則高達675元。這還不包括雜費和其他輔助課程、課外活動等費用。政府學校的每月學費爲5元,雜費最多20元;自治學校則介于3元至18元,外加最多10元的附加雜費。
不難想象,這樣的費用會讓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弟卻步。所以,教育部的補貼措施,會幫助更多寒門子弟報讀這些被社會視爲名校的學府。這些學府不但是名校,而且還越來越變得貴族化。這是因爲不少學生都是校友的孩子,而能夠從這些名校畢業的大多是優等生,在社會上的成就自然不錯,也就是社會的中上階層。
西方的研究已經發現,如今發生在很多國家的貧富差距現象,除了是資本錢滾錢快速累積的原因,另一個重要因素正是這些中上階級(律師、醫生、企業高管、專業人士)努力維護自身利益,而且是通過壟斷資源,削弱中低階級上升渠道的方式,來保障下一代繼續維持競爭優勢和社會地位。他們于是全力投入子女的教育,占據名校學額、拓展孩子的生活閱曆、實習機會等,讓他們處于絕對競爭優勢。結果,當然是整體社會流動性放緩。中低收入階級日益發現,不但自己的命運越來越難改變,連下一代的命運可能也不容易改變。一旦他們對改變命運感到絕望,社會的穩定就變得不可能了。
從這個角度去看待教育部的學費補貼措施,就不難明白其背後的用心良苦。這不僅是教育問題,而關系到社會的長治久安。所以,這當然是應當支持的做法。
不只是學費問題,還有同學之間的攀比
但是,學費補貼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中低收入家庭子弟就讀名校,面對的不只是費用而已,也包括學校文化的壓力。他們可能得面對“貴族子弟”的同學的歧視——假期去什麽國家度假、課余參加什麽休閑活動、對流行文化口味的不同……這些“階級差異”,不是補貼學費就可以解決的。
萊佛士書院校長曾寶明2015年在校慶演講時指出,
該校已經成爲“中産階級學校”,不再像兩代人以前的學校,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
他警告,
其中的危險是學校將因此自絕于廣大社會,同基層脫節。書院校友大多是社會政治經濟界的翹楚,如果他們在成長階段就不知民間疾苦,日後將很難具備同理心來領導社會。
所以,如果教育部的目的是促進社會流動性,在補貼學費之余,可以做的事情還不少。比如,教育部在2014年規定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各校都必須在2B與2C兩階段,各保留20個學額給大衆申請,減少校友對學額的壟斷。類似的思路,或許也應該擴大到名校去。具體該如何做,當然必須考慮到公平性及合理性。
無論如何,當前世界各地的亂局,都和社會流動性減弱有關。要應對這個嚴峻挑戰,需要從更大的格局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