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旬,馬國對外宣稱,爲避免農曆新年期間海産供應短缺,從今年元旦起至2月28日將限制6種魚蝦出口。不管是小的大的新鮮的還是冷凍的,一律禁止出口,留給自家人吃。這樣一來,也能穩定國內價格。
被禁出口的是:甘望魚、色拉魚(亦稱黃尾魚)、甘文魚、巴宋魚(Selayang)、鲳魚以及海蝦。
當時這起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紅螞蟻也咬緊時事寫了一篇。沒看過的蟻粉趕緊看過來,點這裏。
沒想到禁令生效不到7天,馬國當地就傳出囤貨過多,指政府事前沒跟魚商了解情況,魚商們紛紛促請當局收回成命。
據《中國報》報道,馬國漁業總會會長謝天僖指出,隨著6種魚蝦被禁止出口,馬國國內的各個海産冷凍庫開始出現“爆倉”情況。截至昨天,體積小的甘望魚、色拉魚、甘文魚以及巴宋魚等的存貨已經過萬噸。他因此接到很多批發商、出口商和漁民的投訴。
吉隆坡海商公會會長辛建佳則說,
該商會不認同長達兩個月的禁止出口令,禁出口令才剛執行不久,馬國就已經出現庫存過量,相關種類小魚過多的情況。
謝天僖也說:
“同意和接受鲳魚和海蝦,在華人農曆新年被進出口的政策,但不應該將甘望魚、色拉魚、甘文魚以及巴宋魚等也列如禁止出口的名單,這些小魚在本地沒有市場,不只是在華人農曆新年,平日也不會有人購買作爲烹饪用途。”
他指出,這些小魚體質真的非常小,馬國人一般買來當飼料用途,因爲價格相當便宜。
謝天僖說:不過這些小魚在菲律賓、印尼等國家有一定的市場,一般以冷凍的方式出口。
“如果出口到菲律賓,每公斤可以賣到3令吉50仙(約1.15新元),如果在本地(馬國)出售每公斤1令吉。如果當局還是堅持甘望魚、色拉魚、甘文魚以及巴宋魚禁止出口的話,這些魚類的庫存過量將會持續至2月。”
說白了,就是出個國,就鹹魚翻身,賺個3.5倍。
紅螞蟻粗劣算了一下,以1萬噸小魚的囤積量爲例,在馬國只能賣約910萬令吉(300萬新元),出口到菲律賓就能賣約3175萬令吉(1049萬新元)。
馬國當地人不愛吃,囤著的小魚又只當成飼料賤賣,馬國的政策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馬國網民說,巴刹和超級市場的甘望魚在當地還是很有市場的,而且如今售價已經漲了近3倍,大的都要每公斤10到12令吉,小的也要8令吉到10令吉,並不是漁業總會會長所說的每公斤1令吉,有的網民還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砍菜頭。
那就奇怪了,是漁業總會會長口中的小魚和平民百姓的心中的小魚的體積有差?還是百姓買的是新鮮魚,而會長所指的是冷凍魚?還是零售商不能賣出國就擡高價?如果零售商坐地起價,那麽就和政府限制出口來穩定價格的政策背道而馳了。
謝天僖說,
漁業總會將在本月22日和馬國漁業發展局會面,希望政府能讓其中4個品種體積小的冷凍魚恢複出口。
馬國最大型的漁産出口商之一全利興樓海産,擁有超過20艘漁船。該執行董事謝立群日前告訴《聯合晚報》,政府禁令讓漁商感到壓力,雖說是要讓人民有魚吃,但卻可能打亂市場的運作。
他說:
“魚有大小之分,其實可以大魚留在國內賣,小只的魚繼續出口去其他國家,不必完全禁止。”
不過我國進口商早就補足貨源,即使馬國想出口到我國,進口商也未必要。
我國農糧局早前發文告表示,去年馬國出口至我國的六種海鮮類僅占總海鮮供應的10%。基于過去的經驗,馬國出口限制令不會對我國整體海産品供應造成顯著影響,我國進口商已做足准備,在限制令生效期間,從其他現成的供應商補足貨源。
農糧局還表示,馬國去年10月通知新加坡農糧局將在2019年1月1日至2月28日,以及5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對五種魚類及蝦實行季節性限制出口政策。
當局指出,馬國這類出口限制令其實已實施了六年,以確保受季候風影響導致産量下降,以及華人農曆新年等佳節期間需求上漲時,魚蝦供應仍能滿足國內需求。
其實早在魚不來之前,還曾“鬧過”馬國雞蛋不來的插曲,理由無獨有偶也是爲了穩定國內雞蛋的價格。爲此,本地藝人李國煌最近也出招,制作短視頻“阿馬和阿隆的食物戰”,用誇張搞笑的手法來調侃,即使馬國不出口部分食物到我國,我國還有別國的進口商。
馬國的魚類出口禁制令會不會繼續實施下去還是來個急轉彎,目前仍是未知數。不過,無論政策如何轉,我國還是有魚、有蝦、有雞蛋、也有水喝。畢竟,肯“雪中送炭”的遠親朋友還真不少。